評論深度

王菁:民族矛盾、網絡極化、選擇性審查——解剖中國網絡反穆情緒

中國網絡生態上的反穆仇穆言論與當代信息技術的本身特性息息相關,深受以伊斯蘭恐懼症為特徵之一的全球右翼思潮崛起影響,並在中國當前選擇性審查機制中,成為官方意識形態和民族政策自相矛盾下的怪胎之一。

近十年間,中文網絡社區和社交媒體中對伊斯蘭教和穆斯林的關注不斷增加。一方面,與伊斯蘭教、穆斯林、回族和維族相關的搜索呈現斷點式的增長趨勢。另一方面,「穆黑」相關的反穆情緒也在微博和其它網絡社區裏出現了各種沿襲、擴散和變體。

近十年間,中文網絡社區和社交媒體中對伊斯蘭教和穆斯林的關注不斷增加。一方面,與伊斯蘭教、穆斯林、回族和維族相關的搜索呈現斷點式的增長趨勢。另一方面,「穆黑」相關的反穆情緒也在微博和其它網絡社區裏出現了各種沿襲、擴散和變體。攝: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刊登於 2019-05-10

#仇穆#王菁#穆斯林#評論

【編者按】:王菁4月29日在端上發表了文章《從紐西蘭慘案到斯里蘭卡爆炸,中國的仇穆情緒從何而來?》,從文化及歷史角度,嘗試釐清全球化情境中,中國的「伊斯蘭恐懼症」與西方語境的「伊斯蘭恐懼症」的異同。本文為後續的第二篇,嘗試梳理中國反穆言論網絡生態的複雜性及其流變。

「穆黑」的產生

大陸中文網絡中「穆黑」(編註:中國大陸網絡上攻擊伊斯蘭教和穆斯林的言論)一詞的出現與網絡社區和社交媒體的發展密不可分。

2011年1月26日,知乎正式建立,它類似於美國Quora的社會化問答網站。「穆黑」一詞也正是自當年出現在了知乎的問答當中。當時,「穆黑」與「穆斯林」、「皇漢」(編註:中國大陸網絡上大漢民族主義者的代稱)、「少民」(編註:中國大陸網絡上少數民族的代稱)同時出現,而「穆黑」與「皇漢」在少數民族問題上,都傾向於認為穆斯林是當今文明的主要威脅之一。

同年7月,知乎實現了與新浪微博的綁定功能,其於iPhone的客戶端也於9月正式推出,使得網絡社區和社交媒體的聯繫變得更為緊密,而有關皇漢、穆黑的討論也逐漸在中文世界擴散,不但出現在早於知乎的「天涯論壇」和「人人網」上,也更多出現在了當時方興未艾的微博平台上。

在接下來的將近十年間,中文網絡社區和社交媒體中對伊斯蘭教和穆斯林的關注不斷增加。一方面,與伊斯蘭教、穆斯林、回族和維族相關的搜索呈現斷點式的增長趨勢。在每次國內外出現大規模恐襲或獨狼式暴力事件後,無論兇手為極端穆斯林還是白人極端主義分子,從百度搜索指數趨勢和谷歌搜索趨勢數據來看,有關「伊斯蘭教」和「穆斯林」的搜索都會一下子大幅上升。但對「穆斯林」的關注度在中文世界總體呈顯著上升趨勢,而對「回族」、「維族」等信仰伊斯蘭教的中國少數民族的網絡關注也水漲船高。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