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長韓國瑜的人氣與討論熱度,並未隨2018年地方選舉落幕而消退。毫無疑問地,即便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已高調宣布參選,但在2019年上半年,韓國瑜仍是台灣政壇的頭號流量明星。滾滾「韓流」所及,捲出了一場「遙控器戰爭」:部分觀眾不滿電視台大量製播韓國瑜新聞,不但有人指控「小吃店疑似收錢才把電視鎖頻在報導韓國瑜的電視台」更發起「新聞頻道轉台運動」,爭議所及,讓NCC(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首度以「報導不實」為由,對特定電視台開罰。台大、政大等校學生更串連籌組「青年抵制假新聞陣線」,堪稱「韓流」的外溢效應。
這場遙控器戰爭的爭議核心,正是遭NCC開罰、被網友戲稱為「韓天電視台」的中天電視台。但,到底中天製播韓國瑜相關新聞的比例跟其他新聞台相較起來有多高?而從中天新聞播報韓國瑜的型態中,又透露了什麼樣的與眾不同之處?此外,中天大篇幅報導韓國瑜究竟是出於逆勢而為的「造神」之舉,還是其實能夠以收視率的市場因素來予以證成其合理性?
對此,《端傳媒》取得中天、TVBS、東森、三立、民視與壹電視等六家電視台,以3月16日的立委補選日為基準點,回推十日,每一天午間新聞(12-13)與晚間新聞(18-19)共2小時的播報紀錄,經過人工檢視編碼,以數據來討論「韓國瑜電視台」的爭議從何而來。本系列報導共有兩篇,本篇為電視台播報韓國瑜新聞的時數實測分析,下篇為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與各電視台專訪,深入解析「韓國瑜電視台」樣貌。
資料編碼方法如下:紀錄者以畫面鏡框上的新聞標題與時間作為依據,新聞則數的計算方式則不以完整的電視新聞帶為限,對於一般觀看電視的受眾而言,即使只有主播口頭陳述的播報或是缺乏完整現場畫面的快訊,仍然都是在接收一則新聞資訊,因此無論新聞類型、長短,全都計入該節新聞則數計算。至於韓國瑜新聞的判別方式則限縮在與韓切身相關的主題,或是有韓本人受訪才予以計入。因此包括韓國瑜妻子李佳芬、或是女兒韓冰的新聞,又或是討論韓流或是選舉造勢場合的花絮新聞都不包含在內。

午間新聞數據分析:韓國瑜是固定主菜
首先,在這10天之內,各台午間時段累計報導最多則新聞的是東森,一共有291則,最少的是民視,只有224則,中天則是次少的264則,其餘三台都在285則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