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改革開放40年

習時代的「改革」是什麼?——改革開放40週年紀念講話關鍵字分析

習近平一面批「左」,顯示改革決心;一面推崇「馬克思主義」,避設政改路線圖。「改革開放」四個字,已和40年前大為不同。

2018年12月18日,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並發表講話。

2018年12月18日,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並發表講話。攝:Sheng Jiapeng/China News Service/VCG via Getty Images

文非林

刊登於 2018-12-20

#改革開放#改革開放40年#中國大陸

中共改革開放40週年紀念大會因其政治深意而引人矚目。透過近30年的紀念講話及文本,筆者嘗試透視何謂習近平新時代的「改革」,「改革」往何處去。

習式「改革開放」,與鄧、江、胡有何不同?

習將改革開放的成就首先歸結於「黨的領導」⋯⋯在鄧小平時代,遏制個人專制與特權成為中共黨內的共識。

除了總結40年改革開放歷程,此次紀念講話老調重彈,再度總結習式治國理政主張,可謂中共「十九大」報告的濃縮版。「十九大」報告中的十四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全部在講話中重現。不同的是,對於「依法治國」,講話以「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依法治國體制改革」、「司法體制改革」等詞簡略帶過,而「十九大」則提出建設法治國家、政府和社會的具體步驟。此外,講話更重視闡釋馬克思主義,「十九大」則細化了國家安全觀的要求。

將三次紀念講話比照,筆者發現歷屆中共高層均將「改革開放」定性為「歷史決策」、「偉大」事業,「新時期中國最鮮明的特徵」,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必經之路」。相較而言,20週年講話強調改革開放對於社會主義制度的促進作用,30週年講話增加了其對於黨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意義。40週年講話則將改革開放的影響抬升至民族前途、世界發展層面,稱其是「五四運動以來我國發生的三大歷史性事件」之一,是「近代以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三大里程碑」之一,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

講話也吸納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等突出國際反響的熱詞,以「沒有可以奉為金科玉律的教科書,也沒有可以對中國人民頤指氣使的教師爺」、「不該改的、不能改的堅決不改」等表述突出中國道路的底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詞被提及的頻率,也在節節攀升。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