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馬紹章:馬英九提「新三不」,是老調重彈,還是老歌新唱?

馬英九日前提出的不排除統一,並非過去所未曾言者,但他為什麼要在今日把「不統」改成「不排除統一」,還是耐人尋味。

馬英九日前提出的「不排斥統一,不支持台獨,不使用武力」,後兩項其實完全沒有變化,有意思的是不排斥統一,或者說是不排除統一。圖為2018年7月27日馬英九基金會舉成立茶會。

馬英九日前提出的「不排斥統一,不支持台獨,不使用武力」,後兩項其實完全沒有變化,有意思的是不排斥統一,或者說是不排除統一。圖為2018年7月27日馬英九基金會舉成立茶會。攝:陳焯煇/端傳媒

刊登於 2018-11-15

#馬英九#新三不#兩岸關係#評論#馬紹章

編按:11月7日,台灣前總統馬英九在馬習會三週年研討會上提出「不排斥統一,不支持台獨,不使用武力」的「新三不」原則。這與他在2007年競選總統時曾提出的「不統、不獨、不武」出現變化,當時他主張的「不統」是指「任內不推動兩岸統一」。

從「不統一」到「不排斥統一」,如何解讀這項「新三不」原則?時值台灣地方選舉,馬英九此舉又是何意?端傳媒今天推出兩篇相關分析,此為第一篇。

陳水扁和馬英九是一個有趣的對比。陳水扁在總統任內曾說,台獨做不到就是做不到,李登輝來也做不到;卸任後他卻揮起了台獨的大旗,主張獨立建國,更參與支持喜樂島聯盟在2019年推動台獨公投。馬英九在任內時談兩岸問題,幾乎口不離「不統、不獨、不武」這「六字大明咒」,也成了他的金字招牌;然而,日前他在馬習會三週年研討會致詞時,六字變成了十五字:「不排斥統一,不支持台獨,不使用武力」,不少媒體稱之為新三不。

其實,政治人物的一言一行,都是精算過後的結果。陳水扁的改變比較容易理解,他在卸任後積極主張台獨,因為獨派已成為他保命、延命的稻草,是他最後、最大的靠山,當然,陳水扁對獨派也還有利用價值。然而,要理解馬英九的改變,則需要費點精神,回到時空脈絡之中,因為他的改變不只是個人的精算而已。事實上,馬英九真的變了嗎?會不會只是老調重彈呢?

馬英九當年提出「不統、不獨、不武」,媒體不也稱之為新三不嗎!至於他日前提出的「不排斥統一,不支持台獨,不使用武力」,後兩項其實完全沒有變化,有意思的是不排斥統一,或者說是不排除統一(從他的致詞內容來看,二者意思是一樣的)。

其實馬英九在2009年接受雜誌專訪時即指出,「不統,不是排除統一這個選項」,而是在他任期八年內不去討論統一問題。換言之,馬英九日前提出的不排除統一,並非過去所未曾言者,但他為什麼要在今日把「不統」改成「不排除統一」,還是耐人尋味。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