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

為同志挺身而出的基督徒們:專訪《牧者》導演盧盈良

「牧者」不只是宗教含義,而是走在前面的少數人,即使孤單,也能挺身而出,願意做一些事的人⋯⋯

製片起初來找盧盈良導演的時候,他是沒有興趣拍攝的,覺得同志議題在這時代已經稀鬆平常,好像沒有太多可說。

製片起初來找盧盈良導演的時候,他是沒有興趣拍攝的,覺得同志議題在這時代已經稀鬆平常,好像沒有太多可說。 攝:陳焯煇/端傳媒

特約撰稿人 李屏瑤 發自台北

刊登於 2018-10-28

我確確實實地告訴你們:一粒麥子如果不落在地裏死去,它仍然是一粒;如果死了,就結出很多子粒來。--《約翰福音》12:24

一個自殺的牧師能不能上天堂?1996年楊雅惠牧師創辦同光同志長老教會,簡稱同光教會。跟一般教會不一樣,這是一個接納同志的會所。當時社會氣氛很不友善,很多人會惡意滋事。為了保護會眾,同光教會早期招募的時候,約可能的新成員見面要在公園,說好帶著一本紅色的聖經,甚至加註碰面的暗號,要經過好幾層審核,才會確認可不可以讓此人加入。2008年,創立同光教會的楊雅惠牧師在一般教會找不到工作,自述「全台灣的教會我幾乎都投過了,也請身邊的朋友幫忙,但是最後都石沉大海。」

楊雅惠不是同志,卻願意挺身而出,走在時代的前方,孤身帶領群眾。由於疾病、經濟、批評等種種原因,楊牧師燒炭自殺,留下僅印刷150本的遺著《揹著十字架的女牧師--楊雅惠牧師的信仰歷程》。「死去的麥子落在地裏,會結出更多子粒」,這是《牧者》紀錄片的由來。但是製片起初來找盧盈良導演的時候,他是沒有興趣拍攝的,覺得同志議題在這時代已經稀鬆平常,好像沒有太多可說。

信仰與性向的恆久戰場

「許多感受是來自她(楊牧師)的自傳。所以我找一片荒野,她一個人,打著赤腳走。」

「隔一陣子製片失蹤,透過了解,發現製片跟家裏出櫃,他是第三代基督徒,被趕出家族。沒想到同志跟宗教扣在一起,衝突會這麼大。」盧盈良說,「經過介紹,我認識曾恕敏牧師,他給我楊牧師的自傳,看完非常感動。楊牧師對我來講是人權精神的展現,上網查詢,發現沒什麼紀錄著墨,維基百科只有短短兩行字,問了一些基督徒、同志基督徒,沒什麼人知道他。他的故事跟生命在我們的記憶中慢慢被遺忘,我覺得我要做點事情,決定要拍一部紀錄片。」

從2013年夏天拍到2017年年底,在十字架的巨大光環與陰影下,《牧者》跟隨三位基督徒的腳步,去窺看信仰與性向之間的恆久戰場。黃國堯牧師來自香港,因為創辦同志團契遭受排擠,數年前帶著妻子來到台灣,接下同光教會的職務;曾恕敏牧師則是出櫃同志,因為台灣教會很難接受同志牧者,必須打零工度日;小恩則完全被牧師之路抹除,當時長老教會總會年會的反同牧函通過,她在台南神學院的考試前,直接被取消資格。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