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

楊早:我們缺乏一個不逾規矩的類型片導演嗎?《邪不壓正》與壞小子姜文

姜文曾經表達過他的困惑:為什麼我們年輕時看不懂電影,會覺得自己不行;現在的人看不懂電影,會覺得是電影不行?

姜文,《邪不壓正》。

姜文,《邪不壓正》。圖:英皇電影提供

特約撰稿人 楊早 發自北京

刊登於 2018-09-05

#楊早#評論

​兩月前,《邪不壓正》在大陸上映,許多人又因為姜文吵起來了。

​誇獎的聲音比較相似,就是說《邪不壓正》「很姜文」,這個說法裏包含了任性、荒誕、魔幻、熱血、雄性荷爾蒙等一系列「姜文元素」。

質疑的聲音就各自不同了。有人說姜文「抖小機靈」,有人說他「夾帶私貨」、「自戀兼寵妻」,有人說他中年荷爾蒙已經不足所以不夠High,有人說他還像個任性的孩子不知道好好講故事,有人殷殷指點該向原著借三分從容,還有人痛心疾首地表示《邪不壓正》格調低了⋯⋯

《邪不壓正》,武俠動作喜劇片,姜文導演。改編自作家張北海武俠小說《俠隱》,講述1936年發生在北平城的間諜鬥爭。影片是姜文「民國三部曲」的終章,於2018年7月13日在中國上映,9月6日在香港上映。

《陽光燦爛的日子》這種「輝煌的高起點」,以及《鬼子來了》的悲情命運,鑄就了一個「姜文神話」。從那時到現在,是很多觀眾、評論者而不是姜文,深陷在這個神話中不能自拔。

質疑者想像的《邪不壓正》該是什麼樣子呢?就像不同年代開始看世界杯的球迷分別會迷戀巴西、阿根廷、意大利或德國一樣,有人希望姜文能延續《陽光燦爛的日子》的騷動與迷離,有人索求《鬼子來了》似的歷史反諷與反思,有人期盼還能看到《讓子彈飛》那樣的強烈衝突,還有人高喊為何《太陽照常升起》的詩意與壯烈不再⋯⋯當然還有原著黨的不滿:「沒有我期待的小說裏的烙餅炒雞子,差評!」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