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少數族群

提升中華民族、國家認同感?香港少數族裔必修中國歷史課的痛苦心路

既然中文是少數族裔學生的「第二語言」,他們視中國歷史為自己「第二家鄉」的歷史也可以嗎?

地利亞修女紀念中學(吉利徑)因其辦學機構一直有招收基層少數族裔學生的傳統,故2010年起開始招非華語學生,現在少數族裔學生是學校的大多數。由於學生背景多元,故現時授課語言為英文。

地利亞修女紀念中學(吉利徑)因其辦學機構一直有招收基層少數族裔學生的傳統,故2010年起開始招非華語學生,現在少數族裔學生是學校的大多數。由於學生背景多元,故現時授課語言為英文。攝:Stanley Leung/端傳媒

特約撰稿人 李寶怡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18-08-28

#少數族群#中國大陸

「孫中山,孫中山⋯⋯他是中國的皇帝!」—— 香港學生 Bibi,18歲

18歲的 Bibi 和17歲的 Sarah,是一對「土生土長」在香港的巴基斯坦裔姊妹。她們的父親一代 20 多年前從老家移居而來,居港廿載,家中卻至今都是「巴基斯坦式」的:全家是虔誠的回教徒,家人之間仍用烏都語溝通,所有人都愛看板球賽。可是,姊妹倆的特區護照上,國籍一欄都寫著「Chinese」;她們拿的是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證;Bibi 認同自己是「香港人」,而妹妹 Sarah 既不覺得自己是「巴基斯坦人」,也不覺得自己是「香港人」;她們都會說粵語和英文;也愛吃譚仔米線。

Bibi 和 Sarah 是香港 5 萬多「少數族裔」(註1)學生中的兩個。雖然統稱「少數族裔」,但其中較富裕家庭可以負擔高額學費,讓子女入讀以英文(或其他語言)為主的國際學校,也可以考慮到外國、外地升學和發展;同時亦有相當多的家庭希望子女在政府資助的主流學校接受教育——這裏學費相對廉宜,亦可多接觸中文,因為這些孩子大多數也打算未來留在香港本地發展。Bibi 和 Sarah 就是後者。

姊妹二人的小學與中學都是香港本地主流學校,享受政府資助的 12 年免費教育。但相應的,這些就讀主流學校的少數族裔學生也要跟其他所有本地學生一樣,接受跟隨教育局統一課綱所設定的課程制度和教學內容,學習生活也受到教育局政策的風吹草動所影響——其中最新的變化,是特首林鄭月娥曾在去年施政報告中宣佈的,將把中國歷史科列入全港受政府資助、行本地學制的主流中學的初中必修科目。

註1: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主題性報告:少數族裔人士》,2016年,香港人口佔8%為少數族裔人士(即非華裔人士),即約26萬人。其中80%為亞洲人(如菲律賓裔、印尼裔;南亞裔如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孟加拉等;日裔、韓裔等),其餘則為來自拉丁美洲、非洲和歐美的人士;至於像 Sarah 和 Bibi 那樣,正在香港修讀全日制課程的少數族裔學生則有約5萬人。

「那麼你記得誰是孫中山嗎?」——一雙大眼睛的 Bibi 本來好多想法,聽見記者這樣問,便用力思索,然後用粵語說:「孫中山,孫中山⋯⋯他是中國的皇帝!」Bibi剛經歷文憑試(香港的大學入學考試)放榜,將會升讀副學士課程。但剛剛經歷大考的她對「孫中山」的答案,實在讓身邊平日替她補習的老師譚婉儀(融樂會倡議主任)失笑。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