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深度

「不可承受之重」:在盧旺達大屠殺陰影下長大的年輕人

今天的盧旺達,以14至26歲的青年居多,佔了全國人口的四成。24年前的那場大屠殺,徹底改變了這些年輕人的命運。怎樣正視歷史?怎樣區分偏見?怎樣批評地看待長輩?在成長過程中,我們都經歷過這些課程。不同的是,在盧旺達,殺戮的「絕望」,如影隨形。

盧旺達的年輕一代,在大屠殺的陰影下逐漸成長起來,他們有的是受害者的下一代,年紀尚輕就失去家人;有的則是加害者的下一代,要在成長過程中,正視大屠殺的真相。抹不去的悲愴與憤怒、歷史與偏見,通通加載在了這些年輕人的身上。

盧旺達的年輕一代,在大屠殺的陰影下逐漸成長起來,他們有的是受害者的下一代,年紀尚輕就失去家人;有的則是加害者的下一代,要在成長過程中,正視大屠殺的真相。抹不去的悲愴與憤怒、歷史與偏見,通通加載在了這些年輕人的身上。攝:Scott Peterson/Liaison

特約撰稿人 黎嘉晉 發自 盧旺達基加利

刊登於 2018-06-24

#全球絕望青年

大屠殺24週年,悲愴依舊

每年的4月7日至14日是盧旺達大屠殺的紀念週。2018年的4月初,盧旺達首都基加利(Kigali)各處陸續掛起了「Kwibuka24」的橫幅,意為「紀念24週年」,標示著一年一度哀悼期的開始。紀念週期間,所有公共娛樂活動都被禁止。公務員只工作半天,以便下午出席有關大屠殺的討論與悼念活動。不管是巴士車箱內播出的音樂影片,還是電視、電台的節目,均以講述大屠殺歷史與悼念死難者為主題。公車裡、街道上,盧旺達人流露著哀傷的神色。

這場大屠殺發生在1994年4月7日至7月4日,由當時的掌權者胡圖人(Hutu)針對圖西人(Tutsi)發起,深刻烙印在親歷屠殺的一代人的腦海里。據聯合國估算,約有80萬人在大屠殺期間喪生。盧旺達政府則表示,遇難人數超過100萬人(當中一成是溫和的胡圖人,其餘皆為圖西人)。

盧旺達的胡圖人、圖西人與特瓦人

二十世紀,比利時殖民管治者為便利管治,透過五官與身體特徵,將盧旺達人分為不同種族。殖民者長期「拉一族,打一族」,造成族群之間的仇恨與對立。1962年,盧旺達獨立後,圖西族人遭到當時由胡圖族人領導的政府的報復與排斥,令雙方矛盾更為尖鋭。1994年,盧旺達發生了震驚世界、針對圖西人的大屠殺。(來源:資料整理)

如今,整整24年過去了。盧旺達的年輕一代,在大屠殺的陰影下逐漸成長起來。據盧旺達國家統計研究所2012年的數據,如今,14至26歲的青年是盧旺達最大的人口組成部份,約佔全國人口40%。他們有的是受害者的下一代,年紀尚輕就失去家人;有的則是加害者的下一代,要在成長過程中,正視大屠殺的真相。抹不去的悲愴與憤怒、歷史與偏見,通通加載在了這些年輕人的身上。

2018年的盧旺達大屠殺紀念週,遊行隊伍在盧旺達總統夫人及官員的領行下,由國會步行至國家和平體育館,參與館內舉行的燭光晚會。
2018年的盧旺達大屠殺紀念週,遊行隊伍在盧旺達總統夫人及官員的領行下,由國會步行至國家和平體育館,參與館內舉行的燭光晚會。攝:Stringer/Anadolu Agency/Getty Images

2018年紀念週第一天,黃昏時刻,我與大批身著印有「Kwibuka Twiyubaka」(意譯:「藉紀念去建立自我」)T恤的盧旺達青年人一起,聚集在國會;隨後,在盧旺達總統夫人及官員的領行下,我們由國會步行至國家和平體育館,參與館內舉行的燭光晚會。當年,這個體育館是聯合國軍隊開設的臨時保護地,託管了數以千計逃離追殺的圖西族難民。此刻,場館內座無虛席,三萬人聆聽哀歌,很多人手持白色蠟燭,在燭光中默默哀悼。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