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深度

「燒錢補貼」強攻香港,滴滴吃得下香港的士市場嗎?

滴滴進軍香港,其他本土Call車APP一舉而動,反而滴滴在一輪燒錢補貼後歸於沉寂,滴滴在港的發展緩慢是因為水土不服,還是他們志不止於此?

2018年2月,「滴滴出行」頗有陣勢的進軍香港,將3年前進入香港的「快的Taxi」升級為 DIDI HK。

2018年2月,「滴滴出行」頗有陣勢的進軍香港,將3年前進入香港的「快的Taxi」升級為 DIDI HK。攝:端傳媒攝影部/設計圖片

特約記者 江雁南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18-06-20

駕駛座前手機擺放如山,尤如情報中心一樣的架勢,往往是外地人對香港的士司機最深刻的印象。每部手機開著不同的「Call車」APP,不同APP各有所長,這個多乘客用,這個簡單,這個不會「死機」......這是個無形的江湖,的士司機們打滾其中,為了更快搶得客人,每月多賺些收入,而這個江湖,在滴滴進駐香港之前,仍然處於零散割據的局面。

今年2月,網約車服務「滴滴出行」(下稱滴滴)將3年前進入香港的子品牌「快的Taxi」(下稱快的)升級為DiDi HK,再次進軍的士運輸市場。滴滴搶市場的方法很簡單——「燒錢補貼」,這是近年中國互聯網巨頭競爭中盛行的法門。

支付寶、微信等中國公司對香港市場的野心勃勃,早已用「燒錢補貼」的方式慢慢進入港人視野,滴滴作為中國大陸網約車巨頭,能否輕鬆佔領香港市場?

從去年開始,這家成立5年、在中國大陸家喻戶曉、佔據90%網約車市場的公司調整了市場戰略,其中之一就是「布局海外」。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