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

總編周記:竟然想起「香港好,中國好;中國好,香港好」

當時決定從這個角度寫一篇川震十年的報導,編輯團隊其實是很不安的。我們再三思量,最後還是決定:如果這是個真實美好的故事,那麼「該是怎麼樣就那麼寫出來」。

香港一條天橋上,有中國的五星紅旗及香港特區區旗隨風飄揚。

香港一條天橋上,有中國的五星紅旗及香港特區區旗隨風飄揚。 攝:林振東/端傳媒

李志德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18-05-20

#總編周記

「香港好,中國好;中國好,香港好。」

不知道還有誰記得這句話?或者準確地問:有誰把這句當真過?這句話出處不可考,只記得香港第一任特首董建華總把它掛在嘴邊。

但後來,讓這句話被提起來時更像是某種嘻笑怒罵的,不只是政績不佳的董建華因為「腳痛」下台,而是近十年的中港關係日益惡化。香港的制度曾經被寄望可以拉動中國大陸往民主、自由、開放的方向演變;中國愈開放, 就愈能確保香港在「一國兩制」的道路上向前發展。

但事與願違,中國崛起的十年,北京的「制度自信」 蓋過了一切,「一國」更勝「兩制」,這句話背後的良善期待一去不復返,甚至成了「不合時宜」。

然而在「川震十年」的採訪裡,我們發現了一樁美好的「不合時宜」,它就是「100億為什麼花了8年?當香港援建遇上四川國情」這個故事。

這一篇報導,始自四川地震後,香港認養了臥龍災區的復建。100億港元投入包括151個政府項目、32個NGO項目和7個賽馬會項目。總計190個項目,歷經十年完成,是香港開埠以來最大的對外援助項目。

「給錢走人,只要留塊碑銘就好」,這不是香港人做事的風格。援助投放要立法會同意,帳目要報告,施工品質要接受傳媒監督。香港團隊帶進臥龍的不只資金,而是一整套做事方式。

如果你知道香港人怎麼做事,這個故事裡好多細節能讓你會心一笑:

「(港方)只談工作,私下一次茶都沒喝過。我們請他們吃飯,他們也不吃,」

「香港人每件事都要開會討論,簽過的文件能堆滿整個房間」。

坦白說,當時決定從這個角度寫一篇川震十年的報導,編輯團隊其實是很不安的:在經歷了雨傘運動、旺角事件和人大釋憲之後,再談「一國兩制」,還落在標題裡?還有人想看嗎?是討罵挨吧?會不會太「正能量」?我們再三思量,最後還是決定:如果這是個真實美好的故事,那麼「該是怎麼樣就那麼寫出來」。如果「一國兩制」最能概括這個故事,那我們也就無需避諱這個會惹惱相當一部分人的名詞。畢竟我們採寫報導,從來就不是為了挑釁。

文章上線之後,證明我們的擔心完全是多餘的,絕大多數的讀者給了這則報導正面評價。但坦白說,我們獲得的肯定愈多,遺憾就愈深。在四川的一國兩制,像個沙盒(sandbox)裡的實驗,它成功了,但就像黑夜裡的閃電,一閃即逝。此後到今天中港關係的發展,讓這故事幾乎不可能再重複,這是實實在在錯過的歷史機遇。

一如香港援助復建的臥龍,是中國大陸最重要的大熊貓復育基地。復育大熊貓,當然不是為了把它當做國寶玩物,更深層的理念,是維護自然界的物種多樣性。自然的物種多樣性應該維持,人類社會的制度多樣性,豈不更該維繫。

對待不同的制度,敢借鏡、敢思辨、敢改變,不怕曝露缺點,這才是真正的「制度自信」。

同場加映:

重返四川記者手記:「我們的災難日,不是他們的感恩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