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深度

台灣政府跨部門會議紀錄,透露了「管中閔事件」的哪些玄機?

台灣大學校長遴選風波陷入僵局,蔡英文政府怎麼定性管中閔案?為什麼主打方向從原本的「大陸兼課」、「論文抄襲」轉向目前的「獨董利益迴避」?理解這場僵局最重要的一把鑰匙,就是這兩場跨部會會議。《端傳媒》訪談了多名知情者者當事人,最大程度還原會議內容及關鍵細節。

台大校長遴選當選人管中閔,在歷經四個月的獨立董事、抄襲與兼職的爭議後,被新任教育部長吳茂昆駁回當選資格。圖為2015年2月3日,管中閔卸任「國發會主委」時,揮手與同仁道別。

台大校長遴選當選人管中閔,在歷經四個月的獨立董事、抄襲與兼職的爭議後,被新任教育部長吳茂昆駁回當選資格。圖為2015年2月3日,管中閔卸任「國發會主委」時,揮手與同仁道別。攝:Imagine China

端傳媒編輯部 發自台北

刊登於 2018-05-16

【編者按】:台灣大學校長遴選風波延燒至今無法落幕,教育部日前駁回台大校長遴選結果,台大12日召開校務會議,決議要求教育部「儘速發聘」管中閔為台大校長。

教育部曾經在4月10日、25日召開兩次跨部會諮詢小組會議,討論政府對管中閔案的定性及處理方針。國民黨籍立法委員柯志恩日前在臉書上公開相關與會人員名單。這兩次會議都有全程紀錄,教育部長吳茂昆原本承諾半個月內對外公開、上網,但之後教育部卻將它列為「機密」,一年後才能公開。《端傳媒》訪談了多名知情者,最大程度還原會議內容及關鍵細節。從會議中可以窺見政府不同部會、與會學者專家如何看待管中閔案。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吳茂昆,他在第一次會議時是主張管中閔不適任的「學者專家」;第二次會議,他因為接任教育部長,已經成了主席。

台大校長當選人管中閔至今未能上任,教育部日前為此召開兩次跨部會諮詢會議,討論適法性相關問題。國民黨籍立法委員柯志恩在臉書上公布與會人員名單。
台大校長當選人管中閔至今未能上任,教育部日前為此召開兩次跨部會諮詢會議,討論適法性相關問題。國民黨籍立法委員柯志恩在臉書上公布與會人員名單。圖:柯志恩臉書

這兩場會議如何組成?

這兩場會議的「事由」長達24個字:「管中閔教授赴大陸地區從事學術交流等活動適法性疑義」諮詢會議,總時數超過6小時。

第一次會議由時任教育部長潘文忠主持,第二次的主席為吳茂昆。其它參與人士包括:

法務部:次長蔡碧仲;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處長蔡志儒、處長華士傑;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副人事長蘇俊榮、科長許孟智;學者專家代表:中研院士吳茂昆(第一次)、台北教育大學教務長周志宏、世新大學前校長賴鼎銘。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