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香港教科書審查爭議──歷史教育只能是傳達國族情感的工具?

這議題不單與行文造句有關,還涉及如何將史事置於歷史脈絡的問題。事實上,「中國堅持收回香港主權」的問題,是中、英兩國爭論香港主權的複雜和漫長的歷史發展。

香港歷史博物館內的「香港故事」展覽。

香港歷史博物館內的「香港故事」展覽。攝:林振東/端傳媒

朱維理

刊登於 2018-05-07

#朱維理#評論

近日,香港教育局的評審報告要求某出版社修改其中學歷史教科書中「措辭不恰當」及「概念不清」的字詞,再次引起社會對歷史教育的關注和討論。部分評論讚揚評審報告跟隨時代步伐修改歷史觀點,並認為反對人士意圖藉教科書「篡改史實」,以求「文化自立」以至「港獨」。又有論者認為中國政府干涉屬於香港自治範圍的教育政策,導致評審委員會自我審查,向香港莘莘學子灌輸大一統思想。

這些聚焦於教育局和評審報告背後的政治考量,以及香港歷史教育詮釋權的評論,同樣指向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香港需要怎樣的歷史教育?本文希望從是次爭論探討歷史教育的意義,拋磚引玉,思考下一代應該學習怎樣的歷史、他們應該怎樣學習歷史等問題。

是學習歷史還是觀點?

是次爭議源於教育局的評審報告認為一些沿用已久的用字「措詞不當」。就以「中國堅持收回香港主權」一語為例,教育局長根據現行的《基本法》框架,指出中國一直擁有香港主權,而此舉「(實現了長期以來)中國人民收回香港的(共同願望)」。故此,當中不存在「英國移交香港主權予中國」,或是「中國收回香港主權」的議題。因此,特首認為「中國恢復行使香港主權」比「中國收回香港主權」更精確。

這議題不單與行文造句有關,還涉及如何將史事置於歷史脈絡的問題。事實上,「中國堅持收回香港主權」的問題,是中、英兩國爭論香港主權的複雜和漫長的歷史發展。簡單而言,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成立後,多番表示香港與澳門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待時機成熟時才以和平的方式解決,不急於立即「收回」。英國雖然認為其在香港的管治合法性,建基於具國際法律效力的三條條約(《南京條約》、《北京條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但它避免在國際社會中談及香港的主權問題,從而盡量維繫中英關係,以及避免在二戰後的去殖化(Decolonisation)浪潮中,遭受更多國際壓力和指責。(註一)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