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張倫:五月風暴、烏托邦與文明批判——寫在1968學運五十週年之際

1968年巴黎的那場青春風暴儘管有許多烏托邦成分,但卻也深刻地影響了歷史。革命的合理與荒唐、奮鬥的正當性及其正負遺產,永遠是一個不易理清的話題。

1968年5月,法國爆發了一場學生罷課、工人罷工的群眾運動,稱為「五月風暴」。

1968年5月,法國爆發了一場學生罷課、工人罷工的群眾運動,稱為「五月風暴」。攝: Bettmann / Contributor / Getty Images

刊登於 2018-05-03

#五月風暴#張倫#評論

【編者按】1968年3月,法國南特爾文學院學生因越戰導火索而發起抗議及佔領運動。事態逐漸蔓延,同年5月3日,警察進駐巴黎大學,動用強力驅趕學生,導致局勢激化,點燃了震動世界的「五月風暴」。這場因學生抗議而起的社會運動,深刻地改變了戰後法國乃至西方社會的面貌,並進而影響到華語世界的認知。在「五月風暴」50週年之際,端傳媒以專題評論與訪談,回顧這一歷史事件的當代意義。

歷史上所有重大的社會運動之所以能形成,固然都有某些必然因素,但運動的發展及結束形式,卻往往可能有許多偶然。

半個世紀前,一場世界性的抗議風暴席捲眾多國家,在五月的巴黎形成高潮,因此也被人冠以「五月風暴」之名。但事實上,法國這起事件,只是那場全球性(尤其是西方社會)抗議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許是因其戲劇性強烈、訴求範圍廣泛、以及傳遞的文化意涵及政治後果,人們往往將其視為那年運動的代表。而那場運動的形成有時代和思想的多重要因,迄今我們還能在各種領域聞其迴響,睹其遺緒。

正如法國記錄片《紅色年代》(Les années rouges)所揭示的,近代歷史上就會有一些年份,世界各地會同時發生一些類似的激盪事件。1968年就是這樣一個年份,正如二十年後的1989年。

在1968年前後,從美國到歐洲,從拉美到亞非,各地的抗議此起彼伏、波濤洶湧。當然其中各自的背景、主題和成因並不一致,但分析起來,亦不無相通之處。中國的文革當然無法與同年日本學生因修建美軍醫院、機場以及美艦到訪展開的抗議類比;而那期間佛朗哥(Francisco Franco)治下西班牙學生的民主抗爭,與意大利、法國的學生運動顯然又有不同;至於稍早從柏林自由大學發端、因教學與管理上的問題引發的德國學生抗議,與華沙學生反抗出版與言論禁忌、教師受迫害,在形式上可能有類似之處,但本質上卻差距甚遠……但那一年, 這些運動又確實同時發生了。各地的抗議者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彙集到這一世界性的抗議巨潮中,彼此刺激,相互啟迪——哪怕是以誤讀方式來吸收來自遠方不同背景下社會變動的能量與信息,以此增添自己的信心。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