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美」是一件多難的事?香港中學生的台灣「美感教育」之旅

拜訪了台灣日常美感教育兩大推手,一位香港同學突然說:「但是一個為口奔忙的人,可能真的只能去買便利店的樽裝茶。那麼他如何享受美感呢?」
在台灣,有數個民間組織積極推廣與「美感教育」有關的計劃,把「美感」展現於菜市場、變電箱、公園等城市空間,甚至是學生手中的教科書上。幾年過去,「美感教育」在台灣逐漸走進了大眾視野之中。
風物

混亂的街道更美?還是風格統一的街道更美?在香港,「美感教育」尚是陌生詞,但對岸台灣卻已於2013年由政府提出了一個「教育部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 第一期五年計劃(2014-2018)」:該計劃提供經費予學校進行校園改造;補助藝術教育工作組織推動美感教育;為老師提供相關培訓等。而同一時期,在台灣,亦有數個民間組織積極推廣與「美感教育」有關的計劃,把「美感」展現於菜市場、變電箱、公園等城市空間,甚至是學生手中的教科書上。幾年過去,「美感教育」在台灣逐漸走進了大眾視野之中。

不同於即有的「美術課」或「音樂課」,所謂「美感教育」並非只是培養藝術涵養與能力的某種「學科」;而是要喚醒學習者五感覺察,學會時刻感受周圍「美」的環境、人、事、節奏及律動等,進而把「美」實踐於生活之中。台灣的美感教育風潮,即是不再局限於壁壘分明的學科,而更強調美感與日常生活之連繫,營造能夠體驗到「美」的環境,讓學習者能從衣食住行等日常各個層面學會觀察、思考、選擇,進而獲得和諧愉悅。

精神層面以外,這種廣義的美感教育,對一個地域的長遠發展,其實有實際用途。台灣建築教育學者漢寶德生前即非常落力推動台灣的美感教育,常強調歐美國家所以遠遠拋離台灣,產出具美感的優質產品,乃因為他們重視全民基礎的美感教育,指出台灣若要完全脫離代工經濟、擁有更多具競爭力的優質品牌,必須提升社會整體的美感水平。事實上,「教育部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的官方文件亦提及,寄望透過美感教育培育台灣獨特美學個性,增強台灣的軟實力和競爭力。

只是到底「美」為何物,標準難一。台灣教育部早前找來方文山填詞、鄧福如作曲,旨在推動美感教育的《美感之歌》MV,就諷刺地被批評為毫無美感可言。究竟「審美」可以教育嗎?它在台灣的發展如何?能給香港帶來哪些反思?今次,一群來自香港傳統英文中學協恩中學的高中生在「香港教師夢想基金」的支持下,實地走訪台灣,考察「都市酵母」和「美感細胞團隊」這兩個台灣美感教育浪潮中重要的民間推手組織。

這種廣義的美感教育,對一個地域的長遠發展,其實有實際用途。
這種廣義的美感教育,對一個地域的長遠發展,其實有實際用途。

都市酵母與市場小學

「都市酵母」計劃是2006年由設計師周育如(agua)開展的。周育如留學巴黎多年,1994年成立「水越設計」,從事產品、平面、書籍等設計,其作品曾獲德國iF產品設計獎、台灣金蝶獎書籍裝禎金獎。說起來,開展「都市酵母」的起因是周育如深感台北城市景觀混亂無章,美感欠奉,就構想如何把自己對「設計」的想法融入城市。

2006年起,周育如與「水越設計」團隊一起開展了「都市酵母」長期計劃。他們連結社區群眾和各領域專業人士,透過多樣的都市設計和美感教育企劃,期望台北能變得更美更宜居。他們的許多企劃引起廣泛矚目,比如邀請社區民眾一起參與的「變電箱設計改造」;比如利用廢棄回收路燈桿,活化市民大道橋底空間的臨時裝置「市民秋千實驗基地」。不過,香港協恩師生此行最感興趣的,則是聽來更有趣的「市場小學計畫」。這計劃一方面協助改造台北萬華區歷史悠久的新富及東三水街市場,同時又讓小學生走進市場學習。

「我們看美感教育,不是要教小朋友或公眾,說『這一種』風格最美,你以後要用這種風格。我們希望大家能夠通過學習睜開雙眼,細心觀察,感受,思考自己喜歡哪一種風格。」重視「美學」,即重視生活紛陳多樣的細節。周育如看來,美或不美,標準不是來自網絡名人或廣告,而是自己透過觀察和思考得出的結果。於是「都市酵母」企劃的美感教育活動,既可以辦工作坊,讓小學生重新構思課室空間設計,讓他們從課室裏找「顏色」去觀察色彩構成,也讓他們走出教室去到菜市場 。

牛蒡是牛!?

「有一次,我拿了菜市場的牛蒡給小朋友吃,他說他不能吃,因為他吃素——原來他以為牛蒡是牛肉呢!」周育如笑著對師生們說。菜市場每天都在城市中默默運作,然而年輕一代人總覺得它脫節、殘舊、骯髒,是老一輩的傳統,甚至不察覺自己每天吃進肚子的食物,幾乎都必經過菜市場,才去到餐桌上。

在台北萬華長大的周育如眼中的菜市場,本身就是一個充滿故事、生命力和生活智慧的場地,根本就是一個上佳的教室,而人們只是任由市場老化,實在可惜。於是在「臺北市都市更新處」的協助下,「都市酵母」在位於萬華、擁有80多年歷史的新富及東三水街市場,啟動了「市場小學」計劃,希望活化菜市場,讓年輕一代看到它的價值。

經修復活化後的新富町市場。
經修復活化後的新富町市場。

「小孩子會浪費食物不是沒有原因,因為他從來沒有接觸過食物背後的人和事。」

在計劃之中,他們先舉辦簡介會游說店東,讓來自不同團隊的設計師按店東的意願,為他們改造店舖;設計師可以選用贊助商提供的物料(註:贊助為IKEA),也可以自由選擇更合適的材料為檔口翻新;另一方面,「都市酵母」也舉辦了多場教育工作坊,讓國小生跑進市場,跟參與計劃的店東交流,了解店舖歷史和故事。有時,小孩子也要跟著店家當麵條、餃子的小學徒。「原來許多小孩都不知道飯桌上美味的豬腳,可有師傅在背後辛苦拔豬腳毛的。小孩子會浪費食物不是沒有原因,因為他從來沒有接觸過食物背後的人和事。」周育如說。

在設計師的帶領下,小朋友也要詳細察看不同檔口使用的刀具,或器皿設計的巧思,觀察食材的質地紋理與色彩層次,還要動手做筆記。「最有效的教育不只是親身經歷,更要提供足夠空間來發展小孩子的好奇心,誘發他們思考生活的不同質感」,美感教育原來關乎生活,無怪乎菜市場本身也是一個上佳的學習場所。

菜市場現場,用家怎麼想?

訪台期間,儘管協恩師生趕不上小學生的工作坊,同學和老師們還是跑去了東三水街的菜市場考察,看看用家們如何看待這些經改造的檔口,而他們對聽來深奧的「美感」又作何感想。

東三水街菜市場由數仔長巷構成,檔口販賣鮮肉鮮魚,熱鬧非常,當中也不乏香港較少見的熟食檔口,比如賣熟雞雜的檔口(老闆就很慷慨的請我們吃了好多塊雞心!)綜觀而言,參與了計劃的檔口店面均較光鮮、整齊,空間比較寬裕,「店面變得整齊乾淨,尤其是收納的部分,確實吸引了更多年輕來菜市場,有些人還會專程來光顧打卡呢!的確對我們的生意有幫助。」參與店舖改造計劃的「多餃舍」老闆徐義告訴我們。經過一連串刷新和改造的小改變,傳統菜市場的景觀得以美化,讓美感作為連接時代的橋樑,「當這一代人都退下來的時候,就是新一代的世界,趁著這個機會正好讓小孩承傳市場的傳統文化。」徐義之前也有帶領「市場小學」的小朋友做餃子。那怕他沒有用上很專門的美學詞彙,對於設計師為這個市場帶來的改變,他非常肯定。

同行有同學嘀咕著,東三水街菜市場翻新,其實跟近年香港領展(香港公共屋邨街市的一大業主)街市硬件翻新,分別不大。然而細心看下去,硬體以外,我們發現當中有許多圍繞店舖特色的設計巧思,像販賣糧油雜貨的林金子小店的牆上,畫了一隻好可愛樸拙的貓的畫像,那可是小店的鎮店貓店長「肉鬆」的肖象;又或者在「永恆製麵」的檔子中,設計利用牆身展示了店子的故事、製麵的工序等。這些小細節,著實為整個菜市場增添了趣味和質感。

東三水街菜市場翻新,其實跟近年香港領展街市硬件翻新,分別不大。然而細心看下去,硬體以外,我們發現當中有許多圍繞店舖特色的設計巧思,像「永恆製麵」的檔子中,設計利用牆身展示了店子的故事、製麵的工序等。這些小細節,著實為整個菜市場的趣味和質感。
東三水街菜市場翻新,其實跟近年香港領展街市硬件翻新,分別不大。然而細心看下去,硬體以外,我們發現當中有許多圍繞店舖特色的設計巧思,像「永恆製麵」的檔子中,設計利用牆身展示了店子的故事、製麵的工序等。這些小細節,著實為整個菜市場的趣味和質感。

他們重視的「減法設計」風格卻一以貫之:簡潔不累贅,色調統一而和諧,流露點到即止的童趣。

不過,並非所有檔主都願意改造店面。「都市酵母」改造的石福菜舖旁,正是一間未被改造的菜檔。正面看來,高下立見,單是外觀已有所不同。既然有機會翻新改造,為什麼要拒之門外呢?「我不喜歡這種設計,像是被規範似的,我比較喜歡按照自己的風格和做法,隨時調整店舖的設計。」菜檔老闆說。

「減法設計」的原則

的確,每個人對「美」的標準和重視程度不同,所以不能迫人改變。「所以改造前跟檔主的交流很重要。非但要得到他們同意,也要了解他們的心意、店舖歷史和故事。這樣才可以做出最適合他們的檔口,而不是硬塞一套東西給他們。」周育如說。

而這番話正是觸及了推動城市「美感」提升的一種難處——所謂「美感」標準不同,不獨是「審美觀」不同,更代表了人們生活習慣、生活優次選項的不同。要把「美感」觀念推入整個城市,難度比「市場小學」的活動更高。

儘管歷年來「都市酵母」的企劃形式不同,但他們重視的「減法設計」風格卻一以貫之:簡潔不累贅,色調統一而和諧,流露點到即止的童趣。他們較早前跟「台灣電力公司」合作,嘗試改造台北市內變電箱的外觀,過程中就和設計師與居民一起調查街道上的色彩,運用「減法設計」,以簡潔色彩取代了變電箱上鮮艷奪目的山水彩繪。

但這樣進行的困難卻是,「減法設計」的美學原則其實和許多台北普羅大眾既有習慣迥異,畢竟對一般人而言,「加法」原則更便捷,「在台灣,你們能看到有些人把不要的椅子放到公園去。可能他們覺得丟掉可惜,就放到公園,希望有人會坐,於是公園就堆滿了椅子。」節儉惜物本是美德,然而椅子一直加到公園中,卻沒人考慮如何整理、安置,「人們有一個習慣,當他要增加一個新的東西,舊的並不會拆除。所以他就一直不斷增加增加,所以那個版面就愈來愈多,愈來愈複雜。」公園椅子如是,商戶佈置如是,城市景觀也就因此混亂無序,讓人感到街上「不舒服」、有「壓迫感」。

除了「加法」和「減法」的習慣分歧, 市民對「公共領域」的不同看法也是推動城市「美感」的一大障礙,「例如,有人在陽台上晾曬了衣服,並把所有雜物都堆放在陽台。戶主可能覺得那是他的家,大眾可管不著 ;但事實上這一部分空間,所有人都看到。」在周育如看來,看似「個人」、「私人」的行為,其實也會為城市景觀帶來影響。

美的代價

筆者和另一位負責訪問的同學,都很喜歡「都市酵母」提倡的設計/美學風格,就像他們把本來畫了繽紛山水彩繪的變電箱塗上沉穩低調的深灰色,呈現了一種舒服寧靜的感覺(儘管也有老師和同學認為這種風格太單調)。但我們也得承認,城市「美」還是「不美」,關乎個體是否願意改變生活習慣。要城市「美麗」,就得付出代價。

例如住戶得接受,「美感」比隨意晾衣服或堆放雜物於陽台更為重要 。然而,我們轉念又想,假如別人與自己取態不同,覺得「晾衣服」於陽台確實比「美感」重要,那難道該被責怪嗎?說到底,那不過是生活優次選項之不同吧。再者,選擇把衣服晾於陽台,也難言對別人構成傷害,「所以我們也不急,也無法強迫讓所有人都接受這一套。這個議題如果你急,但整個社會都覺得不怎麼樣的時候,就做不起來。」周育如苦笑說。

「人們有一個習慣,當他要增加一個新的東西,舊的並不會拆除。所以他就一直不斷增加增加,所以那個版面就愈來愈多,愈來愈複雜。

假如別人跟我的取態不一樣,覺得「晾衣服」於陽台確實比「美感」重要,那難道我們該責怪他嗎?說到底,那不過是生活優次選項之不同呀。
假如別人跟我的取態不一樣,覺得「晾衣服」於陽台確實比「美感」重要,那難道我們該責怪他嗎?說到底,那不過是生活優次選項之不同呀。

整個訪問之中,師生們都理解到一件事:美感這回事,似乎不是與生俱來。尤其在這個物質過盛、廣告資訊泛濫、人們生活欠閒暇的年代,過得不看細節粗枝大葉、把新新舊舊東西堆疊一處(而不去想統整歸一的「減法」),似乎更容易。離開工作室之前,師生不禁問周育如,「美感」這回事,會不會很殘酷地,其實是一種奢侈品——一種只有少數有金錢和閒暇的人才能享受的理想世界;甚至「美感」這回事,本身是不是區分了人的身分和地位?

「當然不。」周育如肯定說,「美感可以在每日生活最普通的事情上體現出來。簡單如泡茶,假如你從水、柴火、茶葉、甚至盛載的器皿,都嘗試追求更好的品質。那其實不必要花很多錢,而這正是美感的源頭。之後,你再去便利店去喝那樽裝的茶,感覺就不一樣了。」。

回程時一位同學突然說,「對,用心泡好茶可能不昂貴。但是一個為口奔忙的人,可能真的只夠時間去買便利店的樽裝茶啊。那麼他如何享受美感呢?」

原以為這趟訪問我們找到許多有關美感的答案,怎料帶來更多問題——但正如周育如一直倡導的,美感重視思考和觀察,這次我們起碼邁出了第一步。

怎麼教科書都不好看?

身在香港,筆者與協恩同學對近年頗成功的「美感教科書」特別有感覺:我們也著實覺得日常使用的教科書真說不上吸引。於是「美感細胞—教科書再造計畫」的創辦人之一張柏韋,也是我們的訪問對象。

來台前,筆者特意從香港帶來一本從前使用過的中史教科書。哪怕師生都不懂專業設計術語,卻一致認為這本書看上去,確實讓人「不舒服」。例如一頁上會同時出現「動新聞」風格的電腦繪圖版明太祖,與彷彿來自古籍的歷史人物肖像,兩相並列,十分突兀。當年若非為溫習,實在沒有很強意欲去翻開它。

「教科書很多時候的設計都是『加法』,把東西一古腦兒加進版面。但有時我們想,教科書可否試用一下『減法』法則?」

設計師「圖文不符」設計的社會科教科書。
設計師「圖文不符」設計的社會科教科書。
設計師馮宇設計的國語科教科書。
設計師馮宇設計的國語科教科書。
設計師陳永基設計的英語科教科書。
設計師陳永基設計的英語科教科書。
設計師王艾莉設計的自然科教科書。
設計師王艾莉設計的自然科教科書。
設計師方序中設計的數學科教科書。
設計師方序中設計的數學科教科書。

「這是一個實踐自己的過程。那可是一種很高層次的快樂。」

於是筆者向張柏韋提問到底是哪些「無法言傳」的原因,讓大家覺得這本書不好看?張柏韋卻厚道地說:「我覺得在沒有清楚知道書本編者目的之前,不該單憑主觀感覺去評價別人的出品。」他接著分享近年做「美感教科書」經驗的一些簡單設計原則,他也同周育如一樣提及了「減法」設計:「教科書很多時候的設計都是『加法』,把東西一古腦兒加進版面。但有時我們想,教科書可否試用一下『減法』法則?不是重點的話就不用放上去。」把「減法設計」用在出版上,就是著重物件在排版上如何互相遷就,適量運用留白,使重點更清楚易看。回看帶自香港的教科書,圖片和文字著實「擠迫」,頁面有好多粗體、斜體的「加強」元素來顯示重點,惜在重點太多,反而「重點」難尋了。

此外,他也提到統一風格、色彩系統及選擇圖片的重要性:「有一些簡單的設計法則,其實也可以用在教科書上。例如同一頁上可否選同一色系的配色呢?又或用同一風格的圖像元素,學生讀起來可能更舒服。」

對「美感教科書」的設計團隊而言,教科書是美感教育的一個媒介。製作期間,設計師根據不同科目課本的教學目的,參照兒童心理學,構思出吸引人的教科書。例如他們設計的數學課本運用了遊戲、圖畫等互動模式,協助學生統整抽象概念。國文教科書就以插圖把文學中的隱喻和寓意具象化,作虛實的補足。這些「成果」比起千遍一律的傳統教科書來說,確實會使人想一直翻看、發掘箇中細節。

然而,審美標準因人而異,如何把難言「標準」之物用來「教育」小朋友呢?「談『美感教育』,我喜歡用紅酒的比喻。世界上存在各式各樣的審美觀,感覺很像品紅酒,很主觀。你覺得好喝,而我並不認同。由此至終,我並不覺得這是問題。」但張柏韋在乎的,是要讓大家都認識到世上「紅酒」的種類其實很多,「如果人們以為便利商店發售的那幾款紅酒就是所有,那就比較可惜。」說到底,「美感教科書」不過讓同學從教科書接觸較多樣的美感素材,建立自己的審美觀,「我們心底也沒有絕對正確的美學觀念啊。」

美感教育 社會意義

有趣的是,包括張柏韋在內的三位「美感教科書」創辦人,皆非設計或美術專業出身。張柏韋畢業於人文社會系(其餘兩位創辦人是機械工程、電機工程畢業生),訪談期間看得出他對「美感」之思考過程與社會意義的著重,甚至更甚於對關於「美感」的專門藝術/設計概念。

「實踐『美感』,其實就是一個選擇和挑剔的過程,選擇認為「美」的東西、剔走不『美』的。在我看來這個『挑剔』的過程,其實可以讓大家更快樂。」但到底挑剔揀擇的人,怎能得到快樂?張柏韋說,挑剔的人之所以喜歡在生活中找出看不順眼的東西,乃因為他們清楚自己的喜惡的準則——正如「美感教科書」團隊覺得傳統教科書不夠好看,是因為他們自己有一套「美」的標準。旁人看來,這種人專挑麻煩找錯處;然而換個角度,他們卻有能力按照自己的準則去做出決定,絕非人芸亦芸,「某程度上,這是一個實踐自己的過程。那可是一種很高層次的快樂。」柏韋笑說。

實踐「美感」,其實就是一個選擇和挑剔的過程。在我看來,這個「挑剔」的過程,其實可以讓大家過得更快樂。
實踐「美感」,其實就是一個選擇和挑剔的過程。在我看來,這個「挑剔」的過程,其實可以讓大家過得更快樂。

更進一步,如果整個社會都喜愛思考討論在自己的城市及日常生活中,該選哪些風格而非盲目跟風,久而久之,一個地方的個性就會形成。最可貴是,這風格是由大家認真思考、實踐所得的結果,故大家都會認同甚至引以為榮,「這幾年,大家都很愛模仿『北歐風格』對不對?但你跑去問一個普通的瑞典人,他不會意識到,自己在過著很『北歐風』的生活。因為那不過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他活在其中,只會覺得很自在、很舒服。我期望,經過長時期對美感的認真思考和實踐,台灣也可以建立一種屬於我們的美學風格,而大家活在其中,也覺得自豪、很自信。」

「美感教育」的理想宏大而美好。但對社會來說,「美感」可能只是眾多「美好」的事物之一。在教科書的製作過程中,這班充滿熱誠的設計師也得考慮如何讓「美感」興其他並存。「如果你把教科書視為必須絕對正確的,那它對創意或想像力的包容度就難免降低。」原來,台灣教育部規定,教科書的中文字須使用筆劃最為正確清晰的字體(如標楷體)。知悉規則後,設計師不得不放棄一些他們認為更具美感、與版面設計或科目本質更匹配的字體。然後張柏韋苦笑說:「那一次,設計師的感覺是有點委屈的。」

在社會上大多數人眼中,課本的角色該重教學實用功能,「所以我們在討論的應該是一個百分比的問題,在優先次序上的選擇,什麼事情更重要一點。」而放在教科書上,某些功能的考慮似乎比美感重要。而要讓「美感」在眾聲喧嘩的現代社會突圍,絕非易事,張柏韋與我們分享的這段插曲正能體現這一點。

後記

訪談期間,兩位美感推手不約而同舉出「京都」的例子。原來這個以古樸雅致聞名的城市,在各種美麗背後也做出過一個選擇:他們選擇了統一和諧的秩序,捨棄了個人主義的呈現。事實上,許多以美感、市容聞名的城市,政府對戶外展示以至商戶的招牌會有非常嚴格的規範。「京都也有很多人不爽這件事,他們就搬走了。」訪問中周育如告訴我們。

一個城市要容納什麼樣的標準?當中要怎樣作取捨?面對這些問題,我們都沒有答案。但讓大眾多參與、一起思考周圍環境和生活的細節,似乎是一個起點。我們看來,美感教育最大的功能,未必是教曉大眾什麼是「美」,更重要的,是把更多人,都帶來這個起點。

鳴謝:「香港教師夢想基金」贊助是次採訪實習計劃經費

讀者評論 8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看看台灣的學校制服、學校建築,我們從小學習環境毫無美感可言。更何況整個台灣街道市容,國民黨時期美學真的醜到一個無法理喻....

  2. 虽然很难,但是台湾人意识到了培养年轻一代欣赏美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政府推出了一些计划,民间团体也结合自己的专长从不同角度去尝试“美感教育”,我相信他们的努力能够在学生的心里播撒下美的种子。

  3. 我個人覺得,美感是一種生活的選擇、以及文化態度的實踐。台灣還在尋找整體的美感和諧,過程中雖然混亂但也多元,這也是很棒的過程!只要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我們社會的美感意識就會內化到人民日常,真正成為生活很自在的一部分了吧。或許每一天走在街道上,就會有人說,你們台灣很美,我們人民就可以很輕鬆的說:「這是很普遍的事情啊。」希望這天趕快到來(笑)。

  4. 我喜欢台湾的文创设计,很用心很细腻,有浓浓的生活情趣。美育对孩子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有好事,只可惜大陆一些地方中小学一周一节的美术课还被所谓重要科目占用……另外政府规划的统一招牌更是毫无美感可言……

  5. 美育之说提了这么久,感觉大陆是越发倒退了

  6. “实践美感,就是选择'美'的,剔除'不美'的东西。”我并不认为这样的美感教育会对每个个体产生多大的积极影响,虽然说的是尊重每个人对“美”的定义,但仍感觉是自认为拥有美感的人对普通民众的话语霸权。当周围的环境变成了统一的设计师口中的“美”时,美感就植根于民众内心了吗?
    我仍然觉得,“美感”不应该是由除本体以为的他人规定的。

  7. 我從以前就關注台灣美感教科書的計劃,看到他們的文宣,其對待事物的認真態度,那時就想香港甚麼時候也開始關注和重視呢?看到這篇報道就很開心,有香港師生去台灣交流學習,回港後會有後續活動嗎?
    PS「動新聞」風格的電腦繪圖版明太祖-->是太粗嗎?

  8. 講到書這我就有意見了,當編輯的過程遇過很多設計師寧願捨棄易讀性和閱讀的清晰,去選擇所謂「有美感」的字、版型或顏色,忽略了書作為書的本質,而把他視為一件不須細讀的藝術品,是否已經矯枉過正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