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深度雄安手記

雄安手記:被選中的人

他熱切渴望投入雄安新區的建設浪潮中,從這個「千年大計」中分一杯羹,卻越來越認識到「被選中」只是一個虛妄的期待。

張力用一輛出租車拉活,一個月能賺5、6千元。他並不喜歡這份工作,覺得賺得不多、又累。前兩年網約車興起,又從他的收入中挖走了一兩千。建設新區的消息給郭鋭沉悶的生活帶來轉機和新希望,從這個「千年大計」中分一杯羹,卻苦於無從下手。

張力用一輛出租車拉活,一個月能賺5、6千元。他並不喜歡這份工作,覺得賺得不多、又累。前兩年網約車興起,又從他的收入中挖走了一兩千。建設新區的消息給郭鋭沉悶的生活帶來轉機和新希望,從這個「千年大計」中分一杯羹,卻苦於無從下手。攝:林文清/端傳媒

端傳媒記者 張大秋 發自河北雄安新區

刊登於 2018-03-28

#雄安手記#中國大陸

编者按:中國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的消息公布已近一年。這一由習近平「親自決策、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歷史性工程,在過去一年頻頻見諸報端,也被外界視為「中國夢」的模範之城。臨近北京和天津、在開發上近乎一張白紙的雄縣、安新和容城三縣,承載了習氏對於中國「大城市病」的解決之道,也滿足着人們對於未來城市的想像——綠色宜居、創新驅動、協調發展、開放先驅。

過去一年,這一被冠以「千年大計」的國家級新區,正在經歷怎樣的變化?習近平自上而下的造城之夢,在執行過程中會否遭遇層層阻力?身居其中的普通人,生活又如何被種種政策所重塑?端傳媒記者多次走訪雄安,以一系列手記,記錄下這場變革中的故事。本文是「雄安手記」的第二篇,上一篇是《被凝固的雄安》

初次結識張力是在去年11月,我第一次去容城。出了火車站,偌大的廣場上只有幾個黑車司機在「搶奪」為數寥寥的乘客。張力坐在自己的出租車裏,態度熱情卻不諂媚,我決定請他帶我到處去轉轉。

那是一輛破舊的、每次換擋你都能感受到的汽車,後座的門已無法從外面打開,司機得在駕駛座上向後欠過身子,從車裏把門打開。不過這樣的車況並未敗壞他對未來的暢想:「十年以後我們街上跑的都是無人車,我肯定也要買一輛。」張力之前拉過一個百度的工程師,對方告訴他,三年後無人駕駛車將在雄安面世。他興致勃勃地說,最近不少人都來雄安考察生意機會,想開餐廳或建酒店,「咱們可以合作,你出錢,我幫你租房子。」

每天早上都有火車由北京市開進容城,站外的廣場上,都有不少司機在招生意。
每天早上都有火車由北京市開進容城,站外的廣場上,都有不少司機在招生意。攝:林文清/端傳媒

那天天氣很好,但明亮陽光下的容城更顯破敗,即使在當地最繁華的大超市門口,也看不到多少人。縣城內很少看到高樓,除了幾條主要幹道,路面都是坑坑窪窪的。這是一座以服裝業為經濟支柱的縣城,全縣有1/4人口從事服裝製造。其經濟水平在河北省各縣中排不上名次,2016年,容城縣的GDP不過60億元,不到排名第十五的磁縣的1/6。

但這樣的情況即將發生顛覆性的改變。作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承載區,雄安新區被允諾享有首都水準的醫療、教育資源甚至工資標準,還有便利交通和高達40%的綠化率,建設新區過程中被拆遷的農民,也會被安置到統一建設的樓房裏生活,並獲得一筆不菲的徵地補償款。「要讓農民有獲得感,」2017年,時任河北省委書記趙克志曾對媒體表示。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