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三月,買賣當代藝術的藝博會 Art Basel 在香港引發的效應,是帶來藝文工作者戲稱的年度「藝術大爆炸」:大部份在這城市的畫廊及跟當代藝術相關的機構,都會空群而出,舉辦海量的展覽和節目歡迎來自全球、對藝術世界感興趣的觀眾。全球媒體都會詳細羅列眾多節目,不少相關機構的刊物會附上地圖,教大家怎樣探索香港的藝術空間。
除了兩個超大型藝博會 Art Basel 和 Art Central,今年受注視的還有中環 H Queen’s 大樓內國際最當好的畫廊相繼開張;而在戶外空間則有「藝遊維港」計劃,展出大型雕塑;太古廣場的地面變成了藝術家的畫布;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在舉辦青年媒體藝術家展;K11在中上環兩處空間舉行題為《Emerald City》的當代藝術展;而非常具批判性的藝術家 Guerrilla Girls 和 Trinh T. Minh-ha 都在最近來到香港;在展城館,我們可找到香港大學建築學院策劃的跟香港基建相關的展覽;在鰂魚涌的Artistree,則可遇上音樂和當代藝術碰撞的展覽《Notating beauty that moves》⋯⋯
總而言之,從大學,到非營利機構,從畫廊,到博物館及其他公營機構,從已開張的,到尚未開張的(例如M+博物館和大館),只要你想得到的、在香港跟藝術相關的機構,都必定在這接下來的兩週時間裏,策劃了什麼展覽、表演、論壇、講座、開放日、派對等。凡此林林總總,共同造就香港藝術於三四月間的「浮華盛況」——在政府的官方宣傳裡,近些年的三月,都被稱為「香港藝術月」。
這類「典型」藝術節目資訊,在媒體上可謂汗牛充棟,讀者可輕易找得到,只怕時間太少。而自從2015年以來,每年三月來到香港的文化藝術記者還是會問我,到底引發雨傘運動的強大民間創意、由下而上、在商業世界之外和走入社群的香港藝文力量,可在什麼地方尋找得到?
這其實是個非常好的問題, 本文特意介紹的,就是在香港存在的「另一個活躍的藝文世界」。可以說,前香港Art Basel總監Magnus Renfrew在香港回歸二十年所著、總結了過去十載這城市藝術急促發展的《Uncharted Territory: Culture and Commerce in Hong Kong’s Art World》(2017,企鵝出版)裏描述的藝文世界外,這個相對連接在地社會和政治發展的藝文場域,也同樣成熟地平行發展,在過去十數年創造了香港的民間「文藝復興」。
只要你想得到的、在香港跟藝術相關的機構,都必定在這接下來的兩週時間裏,策劃了什麼展覽、表演、論壇、講座、開放日、派對等。凡此林林總總,共同造就香港藝術於三四月間的「浮華盛況」
而以下介紹的香港文藝場所,在「藝術大爆炸」的種種主流指南裡,往往完全缺席。它們是一些深深立足香港公民社會、貼近民間的藝術力量。若你身在香港「藝術大爆炸」的漩渦中,卻想尋覓在地的藝文和社群力量,可到訪以下地方:
土瓜灣:老區的啤酒與故事
讓我們先「離題」談一個釀酒計劃。香港藝術家何兆南跟其他藝術工作者,發起了「藝術家自釀計劃」(BVA)。他們釀製手工啤酒,賣給畫廊和藝術空間在開幕禮上宴客,是思考藝術世界生產和消費的小介入計劃。讀者大可在各大小節目中,看是否找得到它們的蹤影。這是一條小小的逃逸線,帶你走到另一個世界:如果想專門去找他們的啤酒,其實可去土瓜灣,這個近年一系列草根創作計劃發生的地方。
在土瓜灣「十三街」的鳳儀街,可找到藝術家盧樂謙和翁泳恩在完全不受資助的情況下,自主建設出來的地舖社區空間「青春工藝」。這個原先集中研究和教授工藝的計劃,最近變得更多元和實驗性,他們逢星期一、二晚上,會將店鋪變成臨時的「痛哭酒館」——在其中,就可喝到BVA的啤酒,並與街坊閒聊交流。
大南街社區非常多元,本身亦是魅力十足的社區,在此可在街頭觀察到香港民間由下而上的創意,
「青春工藝」不遠處就是由牛隻屠宰中心改建成的牛棚藝術村,本地知識份子推崇備至的「前進進戲劇工作坊」,在香港回歸後,時時通過創作直面最尖銳的社會和政治議題。如今「前進進」踏入二十週年,正好在舉辦二十周年文件展及春季讀劇展。在其讀劇節目中,觀眾可預先知道他們二十週年的重頭作品,如《對倒‧時光》和《甜美生活》的輪廓。而在土瓜灣另一帶,以土家故事館為中心,也是近年與社區營造相關的創意力量集中地,他們新近有辦土瓜灣社區藝術之旅,介紹在這老區聚集的創意社群。
深水埗工藝達人
在九龍區,以社區營造為目標,跟不少專注社會實踐(social practice) 的藝術家協作的藝術空間,有開幕一年多、廣受關注的「合舍」。其創辦人王天仁是非常具人文關懷的中生代藝術家,跟「青春工藝」的創辦藝術家一樣,王天仁也是自資獨立營運他在深水埗大南街的實驗空間。王天仁跟致力推動社會設計的KaCaMa Design Lab合作,發起了「修物生活」計劃,定期讓維修不同物件的工藝達人駐場。
大南街社區非常多元,本身亦是魅力十足的社區,近日電視上就有設計節目特別介紹「大南街的日與夜」。在此可在街頭觀察到香港民間由下而上的創意,就如學者蕭競聰和Jurgen Krusche在研究深水埗公民空間的專著《Deep Water》中念兹在兹的。
而剛提到的、活躍於公民社會的KaCaMa Design Lab,這一年來也將尖沙咀的麼地道公園,改造成在戶外的社區空間,在裏面舉行過地攤和設計工作坊。這是一個三年的計劃,在沒有節目進行時,日常也持續開放,從這空間可看到一些近年香港創意社群對公共空間的思考。
過去十年,藝術力量在鄉郊地帶百花齊放,致力探討土地、農業、城鄉關係及村落議題,是香港藝術重大的發展路徑。
油麻地與九龍城:在野在學
在油麻地,社區文化發展中心營運的地舖藝文空間「碧波押」的活動種類繁多,其舉辦的「擔凳仔藍調夜」、「電影自治區」和各種詩會,在本地文化界口碑載道,接下來將舉行「老單車日常」展,以這交通工具去講述城市發展的故事。恰好近年香港出現了一股從單車出發、去思考城市規劃的青年力量,這展覽側面反映了民間論述的關注點。
年前香港獨立記者林茵的報導書籍《教育不止一條路》,介紹了在九龍城一所中學,如何以另類的教育理念,讓香港青年可以在主流教育制度外,走上藝術的路,引出不少討論。該書的「主角」香港兆基創意書院,有別樹一格的校園環境,本身就是值得親訪的一道風景。創意書院除了是學校,也是個藝術中心,有劇場、電影院和藝廊在內,校內師生有份策劃的「自主映室」,尤其有心有力推廣獨立製作。在校園內新近開張的「概念士多」,就在放映室門口,在其藝廊之外特別展示工藝作品,現正在辦展覽《自然悸動》,展出畢業生張城取經自台灣泰雅族原住民知識的布藝創作。
新界,鄉郊新力量
香港九成土地在新界,過去十年,藝術力量在鄉郊地帶百花齊放,致力探討土地、農業、城鄉關係及村落議題,是香港藝術重大的發展路徑。實踐介入社會的藝術(socially-engaged art) 成績斐然的策展團隊「創不同協作」(Make a Difference),與藝術推廣辦事處合作,讓好些近年參與「藝術入村」的藝術家齊集,綜合一直以來關於社群藝術的討論和實踐經驗,在荃灣川龍舉行「邂逅!山川人」大型公共藝術展覽。在這展覽,讀者剛好可邂逅一股在香港近年最貼近社會脈絡的藝術力量。
除了在川龍那「期間限定」的展覽,在新界,有兩處前身為學校、後被改造為文化空間的地方,也十分值得造訪,且反映了在地和以社區為本的藝術,如何在新界落地生根,建設恆常的活動空間。在屯門的「清山塾」,著重策劃與心靈相關的各種工作坊,也有駐場藝術家的創作展;在大埔的「生活書院」,將可持續生活的教育與藝術和設計結合,近日正在辦食養料理工作坊,在內也有恆常展覽,介紹書院的理念。二月份在元朗大生圍舉行的「魚塘源野藝術節」,也正以文獻展的形式延續藝術在鄉郊的討論(展覽地點在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
近年由下而上、來自社群的「藝術小爆炸」,往往就是從重新對城市空間變得敏感而激發的。
香港島:重鎮所在
「藝術大爆炸」的節目多在香港島進行,從Art Basel舉行的場地灣仔會展走不遠,就可遇上全然不同的藝文空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育獎項,去年將最高榮譽大獎Award of Excellence, 頒予位處香港的藍屋建築群。在藍屋建築群內,是「香港故事館」,近日正在辦「藍屋民生木行」展,以木料為媒介,讓在社群藝術領域活躍的木工師傅和團隊,用創作去講藍屋的故事。
在軒尼詩道上的富德樓,則是一整棟變成了垂直藝術村的大廈。在內除了有結合畫廊和茶室,主力售賣藝文書冊的書店「艺鵠」、著重發展藝術家駐留計劃的Rooftop Institute,還有時時讓文學及當代藝術對話、舉行相關展覽的「香港文學生活館」。文學館正舉行以「香」為主題的《無何有之香》展覽。更值一提的是,文學館發起的集體書寫計劃「我街道,我知道,我書寫」,廣泛收集關於全香港不同角落的文學創作,在香港散步時,在計劃的網頁上,不難遇上一篇講述你所到之地的作品。
城西關注組、中西區關注組及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等民間社區組織近年的努力,讓西環成為了社群創意力量爆發的重要社區,公民社會在此組織過大量活動。近日成立的「街市博物館」,直接讓正街街市的一個鋪位成為藝術家、居民和街市商販碰撞的特殊空間,甚為難得,而讀者也可趁機在正街斜路上漫遊,細察這個變幻中的社區。
走到西邊街的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開展不久已廣受好評的《井蓋展》,以我們踏在街道上可遇上最平凡和容易被錯過的風景作主角,再思歷史與設計,提醒我們,近年由下而上、來自社群的「藝術小爆炸」,往往就是從重新對城市空間變得敏感而激發的。
誰愛Art Basel?
在種種實驗空間和社群力量之外,容我多介紹一場新書發佈會作結。大量帶動上述香港文藝發展的藝術家,都與Art Basel所創造的「新香港藝術世界」割裂,互不相干。而前者的生存狀況為何?文化研究學者和藝術家梁寶山新近著有《我愛Art Basel》,單從名字就可猜到,梁氏調侃大型藝博會時代中,香港藝文工作者有何得失,一定程度上回答了這問題。
這論題雖是香港藝文界時有談論的,但鮮有系統性的論述。人稱「梁寶」的作者,活踴於香港藝壇多年,其博士論文專研藝術勞動,終於帶來了深入探討這課題的專書。4月5日,梁寶山將在誠品書店,跟社會學學者張少強對談藝術勞動,是後設地參與「香港藝術月」的好活動。
更深入地寫兩三個故事會更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