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慾錄:玩完了記得回家,開放式關係需要「忠貞」嗎?

朋友說,開放式關係的基礎並非「開放」,而是「關係」。因為想要長久的關係,所以開放。而不是因想要開放,才去追求關係。
兩位男士在擁抱。攝:Imagine China
愛慾錄 風物

「開放式關係可能是最適合人類社會生活的交往模式吧,」朋友說。「就像你開了一間餐廳,你也不會每天都到自己的餐廳吃同一道菜。那麼為什麼伴侶關係,非得一對一不可呢?偶爾換換菜色,在自己的餐廳吃別道菜,甚至上別家餐廳用餐,回到家,你的餐廳還是你的。」

「你的家,還是你的。」他說,玩完記得回家。

那就好了。朋友說,自己曾經覺得,這世界上只能也只該有獨佔式的關係。可是是什麼時候開始覺得,開放式關係或許才是最有利於心理健康的。

永遠的冰鎮啤酒

我的朋友和他的男朋友並不在同一座城市工作。每逢週末,朋友會搭著火車回到男友的住處,開始打掃,傳訊息問男友,今天你想吃什麼?然後他煮飯。冰箱裡永遠有著幾瓶冰鎮的啤酒,等著我的朋友回到家。而他的男友是從不喝啤酒的。

少數的時候,朋友的男友會問他,這週末會回來嗎?有個新認識的朋友會來家裡。

朋友就說,好,這週不回去了。

談到開放式關係,人們想到的是什麼?——這些人一定很亂。這些人慾求不滿。貪心。有了男女朋友還想要更多。性解放。矮額我不行,不能接受。我的另一半偷吃的話我一定受不了。凡我們談及那些關乎人性的貪念與慾求,彷彿唯有單一伴侶制能夠用以圈限那些可能也潛藏在我們內心深處的,更多的,被愛與被需要、被渴望的想像。

打開各種社交軟體,少數人在自己的頁面標註著「開放式關係」。曾經有人八卦著傳來另一人交友頁面的截圖,說,你看看那個誰誰誰,他明明就有男朋友了,竟然還大剌剌寫著「開放式關係」⋯⋯

因為我們從來都不是純潔的。我們總是想要。想要更多。

台灣的婚姻平權藉由切割「性」的成分,以性與愛與關係的單一化想像論述,終於達成了婚姻平權的里程碑。然而多元成家的法制化卻被犧牲了。同志的婚姻平權了,然而人類親密關係的多元討論,卻在公共視野當中消失了。
台灣的婚姻平權藉由切割「性」的成分,以性與愛與關係的單一化想像論述,終於達成了婚姻平權的里程碑。然而多元成家的法制化卻被犧牲了。同志的婚姻平權了,然而人類親密關係的多元討論,卻在公共視野當中消失了。

同志的婚姻平權了,然而人類親密關係的多元討論,卻在公共視野當中消失了。

2017年五月底,台灣大法官釋憲案釋字第748號出爐,確立了台灣憲法賦予人民無分性別,無分男女,凡在合意前提之下均得以締結平等婚姻關係的基礎。

固然,這是台灣人權的一大前進;然而在關於婚姻平權的所有討論裡頭,主流的意見主張「婚姻」在現代社會當中是一合意、建立在自由戀愛關係基石之上,形成人類法治與社會關係的一項重要單位,卻不可免地繼承了傳統異性婚姻與關係此一包裹當中必須被遵循、被恪守的「忠貞」義務。我們能夠談論婚姻而不談論性嗎?我們能夠談論「關係」,而不談人類對於性的多元需求嗎?

台灣的婚姻平權反方屢屢以「同志婚姻不是以性忠貞為目的」作為抹黑手段。同志就是淫亂,就是多重性伴侶。就是⋯⋯這樣那樣。

作為回應,正方陣營在「先達成主要目標,再去追求次要目標」的策略之下,藉由切割「性」的成分,藉由對於性與愛與關係的單一化想像論述,終於達成了婚姻平權的里程碑。然而多元成家的法制化卻被犧牲了。同志的婚姻平權了,然而人類親密關係的多元討論,卻在公共視野當中消失了。

忠貞。忠貞必然是關於性的嗎?所謂貞節牌坊,所謂婚前守貞——然而忠貞能不能夠只是伴侶關係的其中一種可能?

情感的忠貞,或者,其實也並不一定要忠貞。

「他有一張完美的臉」

朋友前陣子傳來訊息,說男友最近認識了一個小男生,又帥又可愛。

「只是有點蠢。」他説。「真不知他們約會到底可以聊什麼。」

我的朋友是個聰明而幽默的人,話頭開起來總是口若懸河可以從最荒誕的幻想,談到最為實在的社會現實。他從最嚴謹的科學實驗,講到同一首古典樂曲目在不同的樂團與指揮表現之中呈現全然不同的風貌。相較之下,他那木訥的男友,多數時候總是安安靜靜地看他,面對他的古靈精怪,只淺淺地笑著。六七年前吧,他們剛相交不久的那時,我曾問過他男友,「你喜歡他哪一點?」那人想了一想,説,「他有一張完美的臉。」
當時我們取笑朋友,説你這麼好的腦袋,人家偏只看上你的臉蛋。

而世上好看的臉蛋何其多。朋友的男友也不聽古典樂,光是在家看電視耗掉一整晚,然後在音樂會結束的時候開車出門,前往音樂廳,載朋友回家。

朋友有時也獨自旅行。旅行當中,斷斷續續跟我們分享著他短暫的約會對象。或許幾杯酒。或許打一場轟轟烈烈的砲。然後旅行終結,他回家。

回家,像鑰匙進入了鎖孔,像從每次的探險,回到生活。

確實,自己的伴侶與他人約會、親吻,甚至有更進一步的親密接觸,可能帶來猜忌、不安全感,進而動搖長期關係的基礎。這是一個非常直觀的答案。然而有趣的是,幾乎無一例外地,我身邊所相識的採納開放式關係的朋友們,絕大多數都已經與自己的另一半相處相伴數年。與他人的約會,親吻,乃至親密接觸,會不會正好是長期關係的一種調劑,一種視野的開拓?

路邊的野花不要採。但會不會,也就是嘗過了野花的蜜露,才知道,終能結為豐美果實修成正果的,其實還是自家的那棵樹。它依然開花。依然在那裡等著你回去。

而你也可以是另一個人的那棵樹。

幾乎無一例外地,我身邊所相識的採納開放式關係的朋友們,絕大多數都已經與自己的另一半相處相伴數年。

兩人之間的信任與相互依賴。性並不能夠定義一切。關係是彼此扶持,照護,看顧,而不是限制,不是獨占,不是猜疑與嫉妒。愛是不嫉妒。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因為兩個人想要有長期的關係,所以彼此協調彼此溝通出一種雙方都能接受的相處模式。
兩人之間的信任與相互依賴。性並不能夠定義一切。關係是彼此扶持,照護,看顧,而不是限制,不是獨占,不是猜疑與嫉妒。愛是不嫉妒。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因為兩個人想要有長期的關係,所以彼此協調彼此溝通出一種雙方都能接受的相處模式。

我們回家吧

朋友說,開放式關係的基礎並不是「開放」,而是「關係」。
因為你想要有長久的關係,所以你開放。並不是因為你想要開放,才去追求關係。

朋友和自己的男友會一起上sex club。酒過三巡,朋友會說,我去後面繞一下。他的男友就在吧台等他或許半小時,或許一小時。朋友回到吧台,他的男友就說,讓我去看一看今天有什麼有趣的在那裡。

而他們始終彼此守候。就像半夜兩三點,他的男友會牽起他的手,說,我們回家吧。

隔天起床了酒醒了,朋友的男友依然鼾聲陣陣。朋友挽起衣袖,洗菜,切菜。炒一鍋飯,或者煮兩盤義大利麵。走到床邊搖搖男友肩膀說,吃飯了。

然後他們吃飯。

就是那日常的每一天構成了生活與關係的存有。那甚至無關乎——你去跟誰上床打砲群交扮狗扮奴,而是,兩人之間的信任與相互依賴。性並不能夠定義一切。關係是彼此扶持,照護,看顧,而不是限制,不是獨占,不是猜疑與嫉妒。愛是不嫉妒。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因為兩個人想要有長期的關係,所以彼此協調彼此溝通出一種雙方都能接受的相處模式。出去跟人玩,喝酒喝到掛,嗑藥嗑到翻,回到家,有一個人會逼你喝水,會盯著你的眼睛說,我們現在要不要去醫院。只要你回家,只要你信任我會在這裡守著你。

「我不會離開你,因為我知道你不會離開我。」這句話,跟「我不會離開你,只要你也不離開我。」的內涵是不一樣的。朋友說。

愛不是枷鎖,更不該是勒索。愛是讓對方擁有自己渴盼的自由。而對方也這麼相信。

每個人在感情中都有不同的要求,有人嚴禁另一半劈腿、甚至曖昧,同時也有人接受開放式關係。密西根大學的研究顯示,處於開放式關係中的人與伴侶間的信任感較佳。我想,信任感較佳或許不是開放式關係的「果」,而是開放式關係的「因」。因為信任,所以你可以去尋找在我身上無法得到的空缺,但我依然堅信你是我的「那人」。因為了解並且接受,人要從另一個,單一的對象身上找到所有被填補的需要——從小不被父親認可的需要,從小貪戀母親之必要,偷情之必要,被無條件寵愛之必要,性的刺激之必要——各種鏡面,各種向度,單從一個人身上盼望,怎麼可能。

關係是彼此扶持,照護,看顧,而不是限制,不是獨占,不是猜疑與嫉妒。愛是不嫉妒。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

怎麼可能。因為了解,所以能夠接受,自己也不可能給予另一半全部的慰藉與滿足。因為你我都是不完滿的。因為你我都是美好而又缺陷著的。開放式關係是一面鏡子,愛你的另一半的同時,愛你自己。

而你們依然可以相愛到天長地久。愛不是排斥,愛是包容。

人類的歷史當中從來不缺換妻,娶妾,孌童,等等外於專一情感關係的例證。這在在證明了,人類的情慾與情感需求之存有。之多元。之不可描述。只能實踐之,直到我們找到一個適切的詞彙,來形容它來命名它。但語言的匱乏註定讓我們只能用「開放式關係」來概括描述那些非典型的、一夫一妻的,一夫一夫、一妻一妻的關係。

在愛與信任的前提之下,能夠探索的情慾宇宙何其廣大,人性又何其幽微複雜,「承諾」是實踐,而不是一種語言,一種話術。

但我們知道,最終要回去的地方,是兩個人都認得的熟悉的角落。

前一陣子吧,酒宴之間趁著朋友並不在場,我問他的男友,你們會不會結婚?

他搖搖頭,說不會。婚姻太麻煩了。婚姻是一連串的道德上的義務,但關係,兩個人的關係講究的是彼此的信任。信任是,你想要扛,所以你將它扛下。可能有時候我們也會想要認識新朋友,成為生活所有瑣碎當中難得的火花。但我們知道,最終要回去的地方,是兩個人都認得的熟悉的角落。

「不需要結婚啊,我會一直跟他在一起的。」朋友的男友這麼說。只要你也相信。讓我們用彼此能夠接受的方式,一起走下去。——人們不就是從這許多的性與情感的實踐當中,成為我們自己的嗎?

「開放式關係,可能是最適合人類社會生活的交往模式吧。」
我的朋友這麼說,於是我就這麼信了。

讀者評論 39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当然啦,苏轼和杨慎,黄峨和王闰之,无一不是被仰望的存在,凡人的话,谁在意,我们随便啦。

  2. 关系就是关系,没必要贴个开放的标签进去,事情没那么二元和简单。不过没有感情在里面的性关系,我真的无法想象,毕竟“男欢女爱”吧,大部分男人做得到只上床就好,不论性向欸。good for them.
    而对我而言,我总会想到黄峨的故事,黄峨贯彻了苏东坡的“拣尽寒枝不肯栖”精神,非杨慎不嫁。然而杨慎是时已婚,而黄峨作为家事显赫的官家小姐,又不能给人做妾室(我高度怀疑她是愿意的)。
    “还好”,黄峨在家待到二十几岁,杨慎死老婆,黄峨终于如愿以偿。就如同苏轼第二任妻子王闰之一样,等成了老姑娘终于嫁给自己的堂姐夫。
    杨慎仕途波折,黄峨和杨慎聚少离多,没记错的话,杨慎是被贬云南,但依旧到处浪,还在云南搞花魁点评;而黄峨则在四川照顾杨慎全家。但是我觉得就好棒啊,嫁给“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才子,就像王闰之嫁给“天涯何处无芳草 ”的苏东坡。正因为从小就有这种mindset,我不会介意自己男朋友去别处寻找慰藉,只要我是正宫就好,没什么嫉妒和独占欲可言。
    苏东坡这种真是荼毒了我少女心灵啊,这种十一世纪的真爱观念,应该把我葬在北宋。不过扪心自问,十一世纪和二十一世界的爱,真的有区别吗?

  3. 「人類的歷史當中從來不缺換妻,娶妾,孌童,等等外於專一情感關係的例證。這在在證明了,人類的情慾與情感需求之存有。」
    作者舉這三種關係,需求方的共通點都是「男人」,尤其是同志,因為家庭照護與養育下一代的重擔仍在女人身上。一味談論開放式關係的好,卻忽略婚姻與家庭中真實上演的性別權力結構,才是真正的去脈絡。
    這篇叫「開放式關係」不對,須正名為「男同志開放式關係」。說多元關係在婚家權力爭取運動裡被消音也不對,應該說「男性如何透過結構對女性的壓迫得以雲淡風輕地討論開放式關係」才對~

  4. 感觉就像把性从爱里分离出来划归到日常人际交往中去了。对我而言没有爱的性是空洞的,灵魂无法从性中得到慰藉。然而忠贞是种观念取向而不是道德束缚,我不与无爱之人发生关系不是因为观念束缚,是我本身就抗拒

  5. 有說服到我。其實我一直覺得一對一的關係對我來講很creepy。

  6. 每日餐厅吃的同一道菜都是现煮的,人却不能每天回炉重造。你和那些人发生的所有,都会记在眼里,心里。爱是恒久忍耐,爱你的经历过往,爱你所以忍耐。对题观点不苟同。

  7. LolaZhang 你说的很对欸 我赞同你。

  8. 並不是同性戀關係中才有開放性關係的可能的,有非常多文獻討論過異性戀的開放性關係,可以參考 more than two 或 ethical slut. 我就是相信我是全世界最適合我男人的女人,所以我信任他在外遊玩,在我們一起建立的規則下,這樣很難懂嗎?與我們各自是什麼性別無關啊。

  9. 開放式關係還有一個基礎,應當建立在性別平等上,人與人互相尊重(包含性關係安全),所謂的分娩苦難說是可以排除的。
    要如何確認彼此還是情人,鄙人認為這是順位問題,你可以向外獲得短暫的歡愉,但一切都是已情人為重、"家庭"第一的基礎上,超越界線就是背叛,就是違約。
    鄙人是能夠理解情慾關係的自然性,對"開放式關係"是多一份諒解。
    個人相當贊成「多人家屬制」,人與人共組家庭本來就不限"情人之愛",友情、親情這都是組家庭的基礎,也可以多組情人共組家庭,但是已男男、女女、男女、女男等其他性別的2個人為1個情人單位。
    感情下的情慾問題終究是信賴,當另一方無法接受當然不得為之。

  10. 雖然別人開不開放式關係與我無關,但我不是很能接受開放式關係,特別是文章的論點不太能說服我。
    關於僅跟一個人發生性關係可能滿足不了所有的性需求的論點,難道跟很多人發生性關係就能滿足嗎?兩個人在一起,難道只有性慾才能滋潤愛情嗎?人生在世,大概並不能擁有所想的全部吧。兩個人在一起,如果彼此不信任,再開放也沒有用。開放式性關係也不一定是果吧?
    另外文章舉的都是同性的例子,不知道異性開放式關係的比例會不會少一點。

  11. 所谓开放式关系也就只有在gay群体里才有成为主流的可能。性和伴侣关系的生物学意义就是生殖,男性的生育潜力几乎是无限的,自私的基因驱使男性尽可能多地寻找可能的伴侣,获得更多的后代。但是人类孕期长,分娩痛苦而危险,更要命的是还有一个特别漫长的幼年期,意味着女性抚养后代付出的代价极大,必须有赖于忠实的伴侣提供资源上的协助。生育能力和承担生育代价的巨大不同决定了女性对稳定关系的追求远远大于男性,这是在演化历程中写在人类的基因里的,不是短短百余年的现代社会所能迅速改变的,也不是另外几个基因造成的性取向改变(当然这个还远没有定论,不过很大可能是如此)所能扭转的。即使像萨特和波伏瓦这样的典型例子,如果多了解一点,就会知道波伏瓦在其中的痛苦要远多于萨特。

  12. 雖然這篇文章沒有說服我,但我認為文章的內容蠻特別的。
    不過在文中提到多元成家法案的描述,我覺得有點問題。
    當年的「多元成家法案」包含三個草案:婚姻平權(同性婚姻)、伴侶制度、家屬制度。
    婚姻平權我想不用多講大家夠熟了;伴侶制度是以兩人長期共同生活為目的,結成伴侶的雙方其法律地位與婚姻的配偶相當,與婚姻不同之處在於"不以性關係為必要條件";家屬制度則是兩人,或兩人以上,以永久共同生活為目的的關係,不以血親或姻親為限也能成家,無姻親、共同撫養孩子或是收養對方小孩的權利,這個草案預設的對象,是無血緣關係之友伴家庭、病友團體等,這樣的集合。
    我想說的是,在當年多元成家法案包含的三個草案中,或許伴侶制度草案是文中想討論的開放式關係內容,但把草案攤開後,除了婚姻平權的草案真的在法案中包裹了對於性關係的想像之外,另外兩個草案面向的都是「共同生活」,共同生活我看到的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以及成員間彼此感情的分享,拿去擺在文中想要討論「性」的那個座標軸,上下文的語境對照起來,像是把「共同生活」又綁回了那個可以跟你發生性關係的人身上,我覺得反而是限縮了當初草案中提出的,對於成家的想像。
    我想文中主旨應該是鬆綁對於「親密關係」和「性」之間的連結,實際上文章可能無意,卻強化了"對於一個人來說,性是不可或缺的",和"跟同一人的性會讓人疲憊"這兩種觀點,不確定這是不是作者想傳達的想法之一?
    我不是要否定這兩種觀點,只是對我來說,不合用。也可能我本來就不是這篇文章的目標讀者,所以希望這篇文章的目標讀者會從中得到啟發。有幸讀到別人分享自己的故事和想法,謝謝。

  13. 希望能夠更加具體地講述朋友與其男友兩人是如何建立起這種開放性關係的

  14. “「開放式關係,可能是最適合人類社會生活的交往模式吧。」 我的朋友這麼說,於是我就這麼信了。
    我不信....接受不能

  15. 為什麼文章舉的例子都是男性同性戀裡呢?大多數女性是否能接受開放式關係呢?

  16. 如果彼此愿意接受就不是问题。

  17. 我觉得写得蛮好的,因为重点不在开不开放,而在关系,两个人的关系,所以对我而言,从这点来说,开放式的可能更快的让两个人了解彼此之间的关系属性。且我觉得不开放的关系的缺点或不足之一就是偶尔双方会误以为对方是完美的,是足够的,以为自己能满足对方,自己对于对方而言是足够的。反倒是开放的关系中,彼此都明白大家的不足,于是也许能在那之中找到真正重要的。

  18. 這個就算了⋯⋯

  19. 對不起,不太能同意。

  20. 人類本來就是開放式的關係,只是文明時代的人自欺欺人不願承認罷了。

  21. 开放性关系开放的只是性吗?如果感情需求也需要从不同的人身上寻找呢?边界在哪里?
    比如 如果作者的朋友遇到一个有着和他一样音乐品味的人,产生超出友谊的感情,并且有了性行为的,这样算不算越界呢?

  22. 道理讲得挺多的,如果能多点两个人相处的细节和采访就更好了

  23. 我覺得坦白就是忠貞,一夫一妻但出去偷食,或貌合神離一起生活就是忠貞嗎?如果一開始就說清楚大家想要的是怎樣的生活方式,那有什麼問題? 但前題是雙方同意沒打算有孩子的情況。

  24. 問題在於:你要確定在開放式關係中,你離開家後遇見的每一個人都不能把這段露水情緣當真。畢竟現在社會中忠貞關係還是大多數,如果你享受情愛卻無意給承諾,要在第一秒鐘講明白,否則太容易誤傷他人。

  25. 樓上,你最後兩個分句之間的關係很古怪。
    防止艾滋組織關注的應該是所有有性生活的人,即使如你所說是盯住男性同性戀羣體,關注點也是「如何通過安全性行爲減少性病傳播」而不一定是什麼相對穩定和「正常」的性關係。
    來界定一下什麼叫正常吧,
    別只看着某個羣體了(這明顯是刻版印象和污名化),教會孌童和NGO藉着自己在災區掌控物資分配權大玩性剝削遊戲那趣味就不傳染性病了嗎?
    還有人拿着聖經摳字眼,有本事去起教會那糟爛了上千年,無藥可救的底吧。

  26. 整篇文章處處流露出作者扭曲的思维。也许最可信的应该是标题的首三个字。整个论述都是出於爱慾,要先合理化自己的行为,才能说得振振有词。既然这样,那就没有什么可以讨论的了!再说下去,只会各说各话。

  27. 问题就在于“独占欲”“嫉妒”等等是人性本恶,有多少人能做到这种关系呢……

  28. 我不知道我的评论为什么被改了,我想说的只是“滥交”(文中称之为开放式关系)不管是异性还是同性,对于医学层面来说,都是一个传播性传染病的主要途径,作为防治艾滋组织关注的男同群体,为什么不去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和正常的性关系。

  29. 可能還年輕吧……進出幾次醫院或許會有不同想法。

  30. 文字錯處甚多,早前已經反映了,真令人失望。

  31. 「一一夫一夫」好像多了一個「一」字.....

  32. 讀完這篇文章後我聽了一遍王菲的《悶》

  33. 同志愛滋居高的原因是因為同志知道自己的原罪而懂得定期篩檢,異性戀普遍沒有這個意識跟習慣,就算居高也不知道,沒有篩檢,沒有統計,沒有數據。

  34. 不敢苟同文章內容。既然要引用聖經的內容,那也應該知道上帝所喜悅的婚姻是:一夫一妻、一男一女、一生一世。斷章取義某一節放到open relationship裡面就很曲解了。這一章關於「愛」的內容還有很多,這裡一起放出給大家參考「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哥前13:4-8

  35. 「是否这种开放式关系就是男同群体里面艾滋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会否「嫖妓」「偷吃」是异性恋里面性别频发的原因?

  36. 真的好棒的一篇文章,謝謝!!

  37. 回光光的嘛。這種開放式關係不限於同志,異性戀亦可以(或者如文中所說:需要)擁有開放式關係。另外開放式關係與不安全性行為可謂風馬牛不相及。

  38. 是否这种开放式关系就是男同群体里面艾滋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39. 校下对吧!
    一堆错别字、漏字。
    端传媒收费半年多了,
    文章少了,好文章也不多,
    文字还老出错。
    这样下去,靠什么留住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