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電影

利爪鈍了──《黑豹》背後的美國大國意識

瓦干達到底是非洲中心主義的一個意象,是美國漫畫意識反抗的一次更新,還是「美國」大國意識的一種投射?

《黑豹》電影劇照。

《黑豹》電影劇照。攝:Imagine China

周實微

刊登於 2018-03-07

#電影#周實微#評論

荷里活(好萊塢)大力籌拍《黑豹》(《Black Panther》),在過去或許是一樁奇事,但眼下卻來得正好。這部電影的處境與去年《Wonder Woman》頗為相似。黑人與女性扮演的超級英雄擔正主角,商業成功機率曾經極小,但當多元化和性別議題熱度一再飆高,這些電影便從過往的「稀有動物」變成順應時勢的大片。它們在市場上的遭遇也如此相似,不僅先後成為社交平台的熱門話題,也都歷史性地拿下超高票房,如今是電影工業發展中不得不談的現象級電影。

名正言順了,荷里活動作商業電影製作的難度也實則加大了。2006年《Casino Royale》在爭議中上映,這套007電影在浪潮般的質疑中起用 Daniel Craig,徹底去除007的雕琢和貴族氣質,讓他變成魯莽勇武的英雄,顛覆了過往舊績。自此,電影大廠漸漸為電影換上新裝,更新談吐。動作大片有了新的發展軌跡和文本語法,只圖熱鬧已經此路不通。荷里活要為這些古老而傳統的題材重新賦值。重啟,改編,再造,翻拍,大難題當前,片方都希望自己手頭的題材和公式可以順應新的時事語境,在新的觀影潮流下復活。面對眼下的電影觀眾,1941年出生的 Wonder Woman,1953年出生的 James Bond,與1966年的 Black Panther,他們的年紀也實在相差不遠了。

英雄的新價值──回應現實

漫威(Marvel)出品的超級英雄,要凸顯自己新的價值才可以存活。動作商業電影要改變舊有框架,貼近現實最有力的手法之一,就是在電影裏嘗試解決現實中的問題——儘管這些電影提出的解決方法往往過於天真。它總需要一個設置好的現實語境。

新版《蜘蛛俠》(《Spider-Man: Homecoming》)電影沒丟掉英雄的貧民出身和多嘴性格,選用一段自拍短片作電影開頭,講青少年不被成年人信任的同時,如何對抗大反派的故事,反派身份恰恰又是被美國政府冷待的中小企業主;DC的《Wonder Woman》就更得天獨厚了,它寫成於拉登被擊斃之後,上映時特朗普(川普)已上任。這個故事裏主角最主要的價值鬥爭是:殺死最大的魔頭,世界就會變好嗎?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