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深度

從2年拉鋸戰到8小時衝突,浸大學生在爭取什麼?

8小時師生對峙後,陳樂行和劉子頎成為整個輿論漩渦的中心,事件的焦點也從普通話應否成為畢業資格、豁免試評分準則是否有問題、語文中心老師和改革是否存在利益衝突等,演變成辱師、中港矛盾甚至港獨風波。

2018年1月26日,浸會大學學生會發起集會遊行,抗議校方無理打壓學生,並要求立刻撤回停課決定。遊行約有300多人參加。

2018年1月26日,浸會大學學生會發起集會遊行,抗議校方無理打壓學生,並要求立刻撤回停課決定。遊行約有300多人參加。攝:Stanley Leung/端傳媒

端傳媒記者 楊子琪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18-01-27

#浸大普通話豁免試風波

在這篇文章裏,我們希望釐清:

1. 學生為什麼爭取撤銷普通話畢業要求?

2. 除了師生衝突,沒有其他方法協商嗎?

3. 豁免試是什麼?為什麼只有三成同學及格?

4. 衝突八小時,學生與老師在爭論什麼?

5. 師生衝突,如何演變至港獨風波?

6. 浸大將兩名學生停學,符合相關程序嗎?

「I’m an English teacher. 我不會去judge普通話老師的工作。」鏡頭內,一名中年女教師說道。她周圍站滿了舉牌抗議的學生。一名身材高大的男同學突然舉起握著麥克風的手,大聲斥道:「現在是我們judge你呀!」「我們就是被妳的畢業要求搞了好多年的學生呀!」

這段影片在網絡迅速走紅。斥責教師的男同學叫劉子頎,是香港浸會大學(浸大)學生會會長。而拍攝影片的則是有「浸大山神」之稱的陳樂行,他是「港語學」社群發起人,長期關注粵語文化,亦是浸會大學五年級中醫學生。這是2018年1月17日下午。一群學生闖入了浸會大學語文中心,與該中心主任李贏西、也就是影片中的女教師,以及後來進入的副校長周偉立進行長達八小時的對峙。

這八小時的衝突,起源於兩年前一場學校公投,參與的1544名學生中,九成投票表示,希望撤銷學校的普通話畢業要求。兩年的學生與校方拉鋸戰後,校方於2017年4月的全校論壇中承諾,舉行普通話豁免試,根據及格率決定是否撤銷普通話畢業門檻。這場歷經聯署、協商和多輪會議的普通話考試風波,最終怎麼走到了八小時師生對峙?師生衝突的影片在中港兩地引起熱議,不少網民批評學生侮辱師長,陳、劉兩名帶頭學生亦遭停學。

然而,鏡頭外我們看不見的,是什麼樣的聲音和商討程序?端傳媒訪問了是次八小時行動的兩名學生領頭人陳樂行、劉子頎,並翻查整理長約四小時的現場衝突影片,試圖還原事件經過;我們同時亦嘗試約校方訪問,但均遭拒絕或不獲回覆。

浸會大學校長錢大康於1月24日召開記者會回應學生佔領語文中心事件,期間一度哽咽。
浸會大學校長錢大康於1月24日召開記者會回應學生佔領語文中心事件,期間一度哽咽。

疑問一:學生爭取撤銷普通話畢業要求,因為抗拒普通話?

浸大學生需要通過普通話考試及格才能畢業的要求,始於2007年。當時,校方援引一份2003年的僱主報告,指浸大同學普通話水平較低,因此引入普通話必修課程,並規定除符合相關豁免條件以外,學生均須修畢這門課程,並通過普通話考試,才能畢業。

往後多年,不少學生對此多有不滿,但只透過寫電郵、打電話,零星向校方表達意見。校方則表示,過去10年,僅有少於五名學生因普通話考試不合格而延遲畢業。

2013年,陳樂行進入浸大修讀中醫學士課程,在他看來,浸大的普通話畢業要求是「荒謬」的,等於讓本地大學生再修讀一次在中學和小學修讀過的普通話課程。

「我在入這間大學之前,已經用了九年時間去學普通話——任何一個香港的學生都學了九年必修的普通話。進了浸大我讀中醫,我有穴位不去背,我有藥方不去背,我要背這些普通話的『bpmf』 (拼音),以後有什麼用?我又不是不懂用普通話與人溝通。」陳樂行對端傳媒說,「我們很簡單,就是覺得沒必要把普通話作為必修科,我們從不反對學普通話。」

陳樂行是「港語學」組織創辦人。他表示,「港語學」成立於2013年,以捍衛粵語為宗旨,關注以普通話教授中文科政策對香港粵語使用情況的影響,並進行調查及相關行動,但對於普通話,他表示自己並不抗拒,而且在學習中經常說普通話,因為他就讀的中醫學系老師大多來自中國內地。

「五年來,幾乎每一個我的老師都是講普通話,我也用普通話和她們對答,尊重老師的語言。但現在,連中醫老師都奇怪:你和我講普通話都五年了,為什麼還要弄個考核去考你呢?」

香港各大學普通話畢業要求。
香港各大學普通話畢業要求。

自1997年起,香港政府便以培育「兩文(中、 英文)三語(粵語、普通話及英語)」能力作為主要的語文教育政策,普通話成為香港中小學核心課程之一。2008年,政府開始推行「普教中支援計劃」(以普通話教授中文科),根據教育局資料,在2008至2015學年間全港推行「普教中」的小學,由55.5%增至71.7%,中學則由31.8%增至36.9%。雖然社會各界對香港中小學應否全面推行「普教中」存在爭議,但普教中在中小學的實施範圍,依然逐漸擴大。

浸會大學四年級學生Debby(化名)對端傳媒表示,學校「低估了同學在中小學讀普通話的時間」,「學校的初級課程從『bpmf』學起,一二三聲,同中小學差不多。」

Debby認為,進入大學後,不希望再浪費三個學分學習普通話:「政府有持續進修基金,如果我們畢業後覺得有需要進修普通話,可以獲得這些支援。而大學的學分,我們本來可以用來讀政治、新聞等科目,這些都不是隨便就可以學到的課程。」

除了九年普教中基礎以外,反對普通話畢業要求的學生更認為,普通話在香港社會並非廣泛使用的語言,要用大學課時完成普通話基礎學習,是浪費珍貴的大學資源。

陳樂行於2016年4月的學校公投中,向校方遞交2012年教育大學中文系教授李貴生、梁慧敏所作的學術報告,該研究訪問了1004位香港人,以5分為滿分,普通話在非工作地方和工作地方的應用頻率,分別只有0.72 分和 0.66 分,而廣東話則分別為4.84及4.6分。普通話在非工作地方的應用頻率,還高於工作地方。

「所以普通話不是校方說的,不會講就要『乞食』(乞討)的地步,」陳樂行再三強調那份報告說明的狀況,並倡議將普通話改為選修科。

回顧2007年,將普通話設為必修科時,校方同時列出一系列豁免條件,其中包括:母語非中文或略懂中文,或曾參加中國大陸高考、台灣多元入學方案中文科考試,或在香港中學會考(舊英式學制高中考試)普通話科取得C級或以上成績,或取得香港考試及評核局「普通話水平測試」及格,或在中國「普通話水平測試」取得三級甲等或以上成績。

陳樂行質疑,「國家語委普通話水平測試獲得三級甲等以上成績」是過高要求:「人家教育大學的人是要教書的,都是三級乙的水平,為什麼我們浸會大學不是教書的,我要是讀英文系,讀法國研究,都要去到三級甲的京腔呢?」

浸會大學中醫系五年級生及「港語學」召集人陳樂行。
浸會大學中醫系五年級生及「港語學」召集人陳樂行。

另一方面,同學亦質疑,校方明言希望提高本地學生普通話水平的初衷,但相關政策並不是覆蓋所有本地學生:目前,本地少數族裔學生和從小就讀國際學校的學生均不需修讀普通話課程。

就讀浸大電影系三年級的馬同學對端傳媒表示,身邊有同學「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但因從小讀國際學校,不懂說中文,經過商討後,教務處認為該同學在國際學校已讀過法語課程,因此法語可作為該同學的第二語言,同意豁免這位同學不用修讀普通話課程。「為什麼其他本地同學就不可以選擇自己的第二語言?為什麼一定要是普通話?」馬同學感到不解。

疑問二:除了師生衝突,就沒有其他方法協商嗎?

在近日長達八小時的師生衝突之前,浸大學生和校方開展了長達兩年的拉鋸戰。

2016年4月13日,陳樂行發起「撤普公投諮詢論壇」,在論壇上以學術報告,指出普通話在港使用不廣泛。「我覺得語文政策應該是基於學術去制訂。」陳樂行表示,浸大校長錢大康並沒有出席是次論壇,但其後表示「看不到有什麼可改的」。

兩天之後,4月15日,陳樂行以「浸大山神」網絡社群發起人的身份,在全校舉行撤普公投。公投持續五日,有1544人參與投票,最終有九成票數讚成取消強制性普通話考核作為畢業標準。

浸會大學普通話豁免試風波到底發生了甚麼之協商。
浸會大學普通話豁免試風波到底發生了甚麼之協商。

作為回應,浸大的大學語文政策檢討小組(TFULP)在同年10月開展第一次會議,成立核心工作小組,檢討普通話畢業要求,此後,這個小組開展了五次會議。據浸大學生劉子頎介紹,小組成員分別有:副校長周偉立、王岳順、語文中心主任李贏西,學生代表劉子頎以及一個文學院的學生代表。

同一時間,陳樂行持續在學校體制外參與推動撤銷普通話畢業要求的行動;而在體制內,浸大學生會就不斷透過與校方開教務議會(Senate),參與大學語文政策檢討小組的方式,來推進撤普議程。

2017年4月9日,劉子頎上莊成為新任學生會會長,兩天後,4月11日,他舉辦普通話畢業要求及課程改革論壇,陳樂行和副校長周偉立亦有參與。舉行論壇的原因,劉子頎稱,是因為在早前的語文檢討小組會中,了解到校方想設立一個口語形式的豁免測驗(Exemption Test),不合格的同學就需修讀帶學分的普通話課程。

論壇上劉子頎和一眾學生對這個豁免試表示不同意。「我很反感,為何不直接取消普通話畢業要求?」劉子頎說。而周偉立表示,因為大學有「兩文三語」要求,普通話考核無法取消。

在這次論壇上,周偉立承諾,推出只測試基本普通話溝通能力的豁免試,如大部分人合格,即取消普通話畢業要求。

論壇後,校方約學生代表吃早餐,陳樂行也在受邀之列,他回憶說:「周偉立說,Andrew(陳樂行英文名),其實取消普通話畢業門檻不是不可能,我們只需要一些數據去證明,這些同學無需普通話考試。所以我們推出這個豁免試,都是為了證明同學普通話能力足夠。你不要急,你等一下。下一步我們就可討論取消普通話畢業門檻了。」

陳樂行覺得校方沒能直接回應學生訴求,但感覺自己無法改變校方:「我對他們說,那我要看到豁免試的試卷。但最後他們並沒有給我,因為我只是『浸大山神』,不是學生授權人。」

論壇結束後,語文政策檢討小組開展第五次會議。學生會長劉子頎在會上質問校方為何不直接取消普通話畢業門檻,周偉立引用浸大學生的「七大特質」要求,其中包括「溝通」特質:精通兩文三語、能清晰表達有條理想法。

「我也是第一次聽這畢業生的七大素質。他們後來一直用這理由拒絕我們。」劉子頎表示。不過,周偉立在這次會議上,承諾豁免試可以有重考機制。

「我當時覺得,一個豁免試,如果合格率夠高,便會取消普通話畢業要求。所以我想,設立豁免試,就多個途徑取消普通話畢業要求,」劉子頎解釋,「我們那時真的很無奈,也不知可以怎做。」

2017年6月,教務議會通過普通話豁免試決定。據劉子頎引述會議記錄,全體學生代表一致通過該決議。而副校長周偉立亦再次在會上表示,豁免試只考核同學的基本普通話溝通能力。

浸會大學學生會會長劉子頎。
浸會大學學生會會長劉子頎。

疑問三:豁免試發生了什麼?只有三成及格是因為同學普通話差嗎?

2017年6月的教務議會推出豁免試後,校方再沒有召開過語文政策檢討小組會議。

「豁免試的評分準則、考卷內容、分數比例,如何叫及格,有沒有口試樣板,什麼都沒有。」劉子頎說,「他們常說,一年的事情我們只有四個月去做,我們很忙很忙的。語文中心主任李贏西不斷強調她們很努力在做。」

普通話豁免試於2017年10月展開,名額只有400個。「我聽師弟師妹講,網上註冊開始頭15分鐘,名額就被搶光了。」陳樂行說。最終,345人參加了豁免試。

在豁免試舉行之前,語文中心已在網上公開一份試卷樣板,考題分為三部分:甲部為朗誦題,乙部為廣普對譯題,丙部為說話題。樣板試題裏,甲部的示範例題是朗誦作家莫懷戚的《散步》節選文段,乙部則共5題,兩道示範例題均為從選項中選出符合普通話語法規範的詞語或句子。而丙部說話題則共7題,三道示範例題要求考生描述後悔的事情,以服務員身份挽留客人,以及對現代人「提筆忘字」現象做出評論。這份試卷樣板,在豁免試前並沒有引起太多反對聲音。

豁免試舉行後,2018年1月10日,語文中心公布成績,及格率只有三成。

「合格率出爐,只有三成!我們好驚訝。學校說考同學的基本普通話能力,怎麼只有三成合格?」陳樂行說,「再有同學告訴我們,原來普通話的朗誦冠軍都不合格!我們再找了一位資深普通話老師,他看了試卷,說:你們的卷子是不是瘋了,丙部說話題比國家水平試還難!」

1月25日,浸會大學偉衡體育中心外牆噴上「不要普通話」字句。
1月25日,浸會大學偉衡體育中心外牆噴上「不要普通話」字句。

根據《普通話水平測試實施綱要》,國家普通話水平測試的說話題為二選一方式,題目從《普通話水平測試用話題》中選取,共有30則可選取題目,包括「我的願望」、「我的學習生活」、「我尊敬的人」、「我喜愛的動物」等等。

對比浸大的豁免試,學生們感覺難度不合理。對於真實的豁免試考卷,浸大校方拒絕公布。根據不同學生憶述,丙部說話題的問題包括:

以大學迎新營統籌者的身份,向大學校董會解釋迎新營「打水仗」環節的理據;介紹九龍過西隧過海巴士的特質及搭乘方法;向朋友介紹台灣自由行的注意事項......

「這些根本不是我們通常講的那種生活情景。你要一個同學想為什麼不可以打水仗,不要說普通話,你用廣東話也未必能說得出來,『口窒窒』,不流暢。」陳樂行說,「這是考演講,考情境反應,我覺得已經是去到刁難同學的地步了。」

三成的及格率猶如向池塘丟進一塊巨石,同學紛紛向語文中心查詢評分標準,以及申請對考試結果作上訴。語文中心並無公開上訴機制,亦沒有提供具體的評分標準。2018年1月14日,學生會向語文中心發聯署信,要求公開豁免試評分準則、遵照承諾安排補考、聘用非語文中心教師作考官以避免利益衝突,以及為取消普通話畢業要求制定時間表。

1月15日,語文中心向全校發電郵,指及格率較往時已大幅增加,又指豁免試有邀請語言測試專家審核,對考試結果有疑問的同學,可以申請複核,並隨信附上一份豁免試「及格準則描述」,上面並沒有具體的題目分數及評分標準。

「她們所謂的回覆很有問題,完全不理所給出的『評分標準』連分數都沒有,籠統到我不相信學校憑這份東西去評分。」陳樂行說。這封回應信,讓陳樂行和劉子頎再也坐不住了。

「我們決定做些行動,直接上語文中心查詢,迫使她(李贏西)回應同學的合理訴求。」劉子頎說。

浸會大學普通話豁免試風波到底發生了甚麼之衝突。
浸會大學普通話豁免試風波到底發生了甚麼之衝突。

疑問四:衝突八小時,學生與老師究竟在爭論什麼?有什麼成果?

1月17日下午兩點半,劉子頎與陳樂行一同,帶領十餘名學生,舉著口號牌走進浸大語文中心。一眾學生首先要求見語文中心主任李贏西,因為李贏西全程都有參與是次檢討,是語文政策檢討小組成員,並在過去兩年,至少和學生開了六次檢討小組的會議。

端傳媒翻查現場影片,發現學生訴求主要有三:1. 索取真正的豁免試評分準則;2.要求安排校方承諾的補考;3. 承諾聘請非語文中心老師作為豁免試的考官。

1. 要求重考,李贏西表示不清楚

劉子頎首先問,為何不能安排同學重考,他引述周偉立副校長曾在第五次語文政策檢討小組會議中,答應可安排重考機制,而李贏西亦出席了該次會議。但現場影片中,李贏西表示自己不知道重考安排,要問校方,多次強調自己只負責“deliver the service”,“deliver the courses”(提供服務、提供課程)。

劉子頎再要求語文中心提供豁免試評分準則,質疑為何有考官對同學表示,不合格是因為語氣不符合角色設定。李贏西表示「我不會去question我們普通話老師的judgement」,劉子頎隨即舉起握著麥克風的右手大聲說道:「現在是我們judge(評判)妳!」「我們是被妳的普通話考試搞了很久的學生!」這一大聲斥責的片段,其後在大陸及香港網絡遭到瘋傳。

雙方陷入膠著狀態,李贏西不斷表示自己不是決策人,學生就要求她請「話事人」出來。

語文中心網站顯示,李贏西是語文中心主任,亦同時分管普通話部門。整個與學生對話過程中,她神情無奈,聲調較小。

2. 學生提高音量並出現粗口

學生與李贏西在語文中心僵持6分鐘,劉子頎激動說道,其間雜有粗言:「現在是我們質疑你們的評分準則,但你們唔撚回應我們學生,不回應我們學生的訴求!」李贏西仍表示不會評價老師的決定。

此時一名男職員走到陳樂行面前,表示同事感覺受到威脅。劉子頎就說,老師可以報警,「現在學生來查詢,你們感覺受威脅,這麼搞笑?」他堅持未獲得查詢結果,不會離開。

李贏西再次說不會評價普通話老師的決定。陳樂行隨即提高聲量,稱語言中心在用制度暴力玩同學:「test(測試)你搞,現在問妳用什麼標準,妳拿不出來,妳想怎樣?叫我們找第二個?我不問語言中心問誰呢?妳叫我們冷靜?(欺負)我們多久了?」

李贏西聞言稱:「如果你不rational,我們不能談。」有同學回應:「不是說妳冷靜,小聲說話,就代表妳rational的。妳在帶我們『遊花園』。」

此時語文中心副主任、外籍老師Patricia Warren走到李贏西身旁,要求學生退出中心,並表示「oh, you are expecting us to give you the answer now? So you are threatening us. (你們想要我們現在就給你答案?那你們是在威脅我們)」。陳樂行用英文大聲回答,「we feel threathened too. You don’t allow us to graduate. This is a threaten.(我們也感覺到威脅。你們不允許我們畢業,這就是一種威脅。)」

現場有同學不解為何出現該外籍老師,認為她不了解狀況。李贏西表示外籍老師是中心副主任。同學表示不想與副主任談話,因為「既然主任都沒有決策權,為什麼副主任有」。一位在場男同學向其他同學表示:「不用和這個『八婆』(Patricia)講話。」

3. 李贏西表示不知評分準則在何處

陳樂行再次問是否有設計評分機制,以及評分標準在哪裏。李贏西表示有評分機制,但「我怎麼會知道(評分機制在哪裡)?去向AR(教務處)申請,我們就做。」

場面再度陷入膠著。Patricia繼續以英文不斷請同學出去,劉子頎再次提高聲量說:「你又不是department head,你在這噏乜嘢?你有沒有開過ULP Task Force(語文政策檢討小組)啊?大哥,你在這噏乜鬼?你覺得threatened你咪call police囉。我怎會call police拉自己啊?」

在周偉立副校長到場之前,李贏西一直表示不知道評分準則在哪,補考事宜需要校方決定,自己並不清楚校方曾經承諾安排補考,並說「收到指示不設重考」。

4. 出現評分準則

對峙近四小時,副校長周偉立出現。學生即詢問重考事宜,周表示,短時間不斷重考會增加職員工作量,不過「重考一直都在傾,可以應承重考」。

稍後,有學生提出利益衝突的問題,指出:「他們(語文中心老師)在做的事和他們的飯碗有直接關係,因為普通話畢業要求才衍生這麼多老師,沒有普通話畢業的要求,自然不需要這麼多老師,很明顯是利益衝突。」周偉立表示不能當下就確定存在利益衝突。眾學生多番要求周偉立承諾,假若一旦確認有利益衝突,則會聘請第三方來做豁免試的考官,周偉立表示不能承諾,雙方膠著。

一番溝通後,眾人再次談到評分準則。李贏西表示,分數佔比,三部分試題均差不多,「我們其實三個part,每個part都是同樣的分數。」

又一輪談判,周偉立再次確認李贏西所說的評分比例:「三部分是各佔三分之一。」有學生再次問是否能夠提供評分標準,李贏西答:「現在已經八點,不能讓老師留在現在。」

此時陳樂行發現現場有一名普通話老師,一眾同學向她索要評分準則,該名女教師拒絕,並表示「這是一種侮辱」。劉子頎聞言,激動地指著該名老師大聲斥責:「拿評分標準是一種侮辱?!那妳現在對我做什麼?我問妳拿評分標準是侮辱,妳這句是否在侮辱我們呀?!」他更激動得青筋暴露,大聲說:「妳做老師?!」

隨後一眾學生聚集到辦公室走廊,繼續要求老師交出評分準則。僵持約20分鐘後,辦公室內有女教師表示有評分準則。副校長周偉立要求學生退後,遭拒絕後出示評分準則,隨即又被女教師收回。此時劉子頎一行人等已在語文中心逗留逾6小時。

浸大學生會會長劉子頎向《端傳媒》提供1月17日從副校長周偉立手中獲得的評分準則相片。
浸大學生會會長劉子頎向《端傳媒》提供1月17日從副校長周偉立手中獲得的評分準則相片。
浸大學生會會長劉子頎向《端傳媒》提供1月17日從副校長周偉立手中獲得的評分準則相片。
浸大學生會會長劉子頎向《端傳媒》提供1月17日從副校長周偉立手中獲得的評分準則相片。
浸大學生會會長劉子頎向《端傳媒》提供1月17日從副校長周偉立手中獲得的評分準則相片。
浸大學生會會長劉子頎向《端傳媒》提供1月17日從副校長周偉立手中獲得的評分準則相片。

劉子頎後來向《端傳媒》提供17日當日從周偉立手中獲得的評分準則相片,上面標明,甲部朗讀短文佔20分,乙部廣普對譯佔10分,丙部說話題佔70分。因此,實際評分的分數比例為2:1:7,與李贏西及周偉立所說的1:1:1不符。被不少同學質疑過於「刁鑽」的丙部試題,佔了分數的70%。

「原來一切都是騙我們的。」陳樂行說,「語文中心在這件事上是大話連篇。評分準則,她告訴我們是1:1:1,現在是2:1:7。現在真的拿到這份準則了,拿到了——以我被停學為代價,我們拿到了2:1:7。」

劉子頎指,行動獲得正面結果。「我們的四個訴求,包括評分準則、補考、聘用非語文中心老師做考官、制定取消普通話畢業要求時間表,校方都答應了。」

記者向校方查詢為何告知同學豁免試評分比例為1:1:1,獲答覆稱,語文中心所說的三部分是「說話」題目中的三個能力(語音、内容和表達)的比例,而非同學理解的試卷甲、乙、丙三部分分數比例。

記者於1月24日走進語文中心,希望向普通話老師了解豁免試情況。中心職員指所有老師的採訪需向學校公關主任提出。記者按職員指示多次打電話給公關主任,均無人接聽。記者向語文中心主任李贏西及公關主任電郵發出採訪邀請,均不獲回覆。

有不具名浸大教師向《端傳媒》表示,認為語文中心在整個事件過程中表現「笠懦」(不決斷),「學生訴求他們都不回應,也不公布評分準則。其實學生找李贏西是找對了人,她不僅是中心主任,還是普通話老師的主任,雖然她是教英文的。」

由浸會大學學生會發起的遊行在逸夫行政大樓結束,學生擠在大樓外等候校方代表接受請願信。
由浸會大學學生會發起的遊行在逸夫行政大樓結束,學生擠在大樓外等候校方代表接受請願信。

疑問五:八小時的師生衝突,如何演變至港獨風波?

陳樂行和劉子頎沒有料到,八小時對峙結束後,他們成為整個輿論漩涡的中心,事件的焦點也從普通話應否成為畢業資格、豁免試評分準則是否有問題、語文中心老師和改革是否存在利益衝突等,演變成辱師、中港矛盾甚至港獨立紛爭,香港網民出現兩極化評論,而大陸官媒則痛批「港獨分子」。

17號行動後,一度有零星報導這次語文中心的事件,但直到1月19日,香港建制派網媒「HKG報」在Facebook發布經剪輯的、陳樂行所拍攝的現場影片,整個浸大語文中心及涉事學生,才突然成為全城焦點。

在「HKG報」的剪輯影片中,置頂的文字是「唔想考普通話試,率眾大聲兇老師」,下面大字寫「浸大學生會長 惡過黑社會?」影片一開頭就是眾學生大聲要求李贏西找「話事人」出來的場面,然後跳到劉子頎舉起握麥克風的手大聲說「現在是我們judge妳啊!」的畫面。沒有前文後理的剪輯影片,很快在香港引來不少網民聲討,批評學生辱罵師長。

此後,「HKG報」、「幫港出聲」等媒體開始使用「佔領」字眼描述學生行動。

1月21日,「HKG報」繼續作大量跟進報導,要求浸大踢涉事學生出校。當天內地網媒「觀察者網」以「香港浸會大學多名學生抵制普通話,『佔領』辦公室恐嚇老師」為題,報導事件,並貼出陳樂行拍攝的影片片段,像「HKG報」一樣剪出相似的言語衝突片段。報導立即惹內地網民熱議。

1月23日中午12點23分,「觀察者網」曝光陳樂行即將赴廣東省中醫院實習。報導稱陳樂行長期參與並策劃「港獨」、「反中反普」活動,並稱陳在Facebook發表過「來大陸多了,心腸都惡毒了」言論。官方媒體《環球時報》於當天13點56分亦迅速作出報導,同樣披露陳樂行將要赴廣州一事,並稱廣東省中醫院工作人員接到多人投訴電話。《環球時報》亦定性陳樂行為長期參與並策劃「港獨」、「反中反普」活動。《環球時報》於1月24日再出報道,指陳樂行曾在去年9月的中大民主墻事件裏,在浸大民主墻上貼出港獨海報。

浸會大學普通話豁免試風波到底發生了甚麼之發酵。
浸會大學普通話豁免試風波到底發生了甚麼之發酵。

「千方百計做一個故事,說我是港獨分子。」陳樂行說,「我說來大陸多心腸都惡毒,是因為當時有大陸的中醫批評香港的中醫用英語教學,我很生氣,我五年來都是中文教學的,所以我這樣評論了一句。」他續解釋,「我貼港獨海報,是引用創院主任言論,證明浸大言論自由衰退。」

陳樂行當時已身在廣州,留意到微博及相關報導下面,有大量網民留言,稱「這樣的港獨分子見一次打一次」「請廣州朋友照顧他一下」。陳樂行在浸大的中醫老師也留意到相關報導,隨即轉告他,認為情況危險。

「老師本來要提前走,但留下來陪我。其實廣東省中醫院也是很保護我的,我的行蹤也沒有被泄露,我還沒被人打死。」陳樂行說,「但我已經很不安全。想著想著覺得不對勁,於是我行李還沒收拾,衣服都留在廣州,星期二(23號)晚連夜返回香港。」

「我沒想到會變成現在這樣。聽說他(陳樂行)被打成『港獨』,我很震驚。我那時也擔心他。他在廣州,我真的幫不到什麼。」劉子頎說,「事件已經失焦了。社會反應也比我想像中大很多的,我們甚至遭到中國的媒體攻擊。但這不會阻礙到我們繼續爭取取消普通話畢業要求。」

1月24日,連夜返港的陳樂行抵港不久,浸大校長錢大康就召開記者會,表示已啟動學校紀律規條下的程序,因學生言行使老師感到威脅和侮辱,影響老師工作,將陳樂行、劉子頎二人停學。

「我以為他搞個記者會是說:我們發現陳樂行同學受到人身安全威脅,我們要保護他。結果卻說,這個陳樂行同學上個禮拜講粗言穢語,雖然我其實沒講過。這就影響到老師、威脅全校人身安全了?所以就要停我學。」

疑問六:浸大將兩名學生直接停學,符合相關程序嗎?

浸大校長錢大康發公開信表示,學生輔導長引用《學生紀律處理程序》第10.1條,指令兩名學生即時停學,以待紀律委員會進行紀律程序。陳樂行、劉子頎均表示,校方是繞過紀律委員會,直接將他們停學。

《學生紀律處理程序》第10.1條列明:學生輔導長、紀律委員會或學生事務委員會,確信被指控的學生對校內其它成員的安全造成危險,或對學校的正常運作產生持續威脅,可暫時停止和拒絕該學生進入任何學校設施或校園,及其他相關的學生權限,直至另行通知。

「這種事從來沒發生過。學校好少用這種處分去處理學生問題。通常由學院的紀律委員會處理。以前有同學打人講粗口破壞公物,都不會說即時停課,先由學院處理,而非大學那個紀律委員會。」陳樂行說,「學校是未審先判,繞過紀律委員會會議。」

香港大學校董、香港領先研究所總監陳家健撰文指,10.1條可說是《學生紀律處理程序》的「尚方寶劍」,用於應付嚴重性僅次於違反香港法例的行為。根據第10.1條,浸大學生輔導長鄧裕南應是確信劉、陳二人會對校內其他成員構成危險,或持續威脅大學運作,才能引用。然而,在1月23日浸大校方與學生會舉行會議後,學生會透露,會面成效良好。為何翌日(24日)鄧裕南就認定劉、陳二人會對學校構成危險?

據陳家健介紹,停學是嚴重的處分、正常程序下,必須由行政及學術兩方專業人員認可,才可以勒令學生停學。即使要引用10.1條,也可由學生事務委員會引用,公信力勝過學生輔導長個人。

《端傳媒》據此向錢大康校長查詢:

  1. 為何繞過紀律委員會及正常紀律程序,直接將陳、劉停學?
  2. 學生輔導長個人判斷啟動10.1條的理由是什麼?
  3. 浸大校方已與學生會面,情況良好,為何仍認為陳、劉二人對學校構成危險?

浸大校方回應指,學生輔導長是「基於現有證據,引用《學生紀律處理程序》賦予的權力,指令兩名在事件中多番威脅和侮辱教師、嚴重違反學生操守準則的同學暫時停學,待紀律委員會進行紀律程序,完全符合大學章則」。

(端傳媒實習記者李鈺潔、劉家睿、郭芷甄亦對本文有所貢獻。)

2017年7月,端傳媒啟動了對深度內容付費的會員機制。但本文因關乎重大公共利益,我們特別設置全文免費閱讀,歡迎你轉發、參與討論,也期待你付費支持我們,瀏覽更多深度內容。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