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台灣怎樣把人潮變成錢潮?

台北準備好了麼?堅持做一個遠離地方政治的外來者,「台北當代」帶來了初次來台的國際大畫廊,也想要教育本土老一輩藏家⋯⋯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觀眾在欣賞當代藝術品。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觀眾在欣賞當代藝術品。攝:陳焯煇/端傳媒

特約作者 翁浩原 發自台北

刊登於 2019-01-21

#當代藝術#藝術博覽會#台灣

如預料中的,首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Taipei Dangdai Art & Ideas,1月18日-1月20日)吸引著各式各樣的收藏家和藝術愛好者。1月17日首日預展,已迎來了無數收藏家,有熟悉也有陌生的臉孔,將南港中心擠得水瀉不通,宛如公眾開放日。這些人潮能在多大程度上轉換成為錢潮,大概只有展商自己知道。不過,這場博覽會也讓台灣在沉寂這麼多年後,再度成為國際藝術場景的熱點⋯⋯

這幾天的台北很不一樣,尤其對藝術從業人員,一不留神,還以為自己是在香港和上海,身邊經過一張張熟悉的臉孔:泰德美術館購藏委員會總監Gregor Muir與高級策展人Clara Kim、東京森美術館總館長及館長、上海余德耀美術館的創辦人印尼華人余德耀⋯⋯這次藝博會,由前 Art HK 創辦人、Art Basel Hong Kong前總監 Magnus Renfrew(任天晉)創辦,也由贊助了Art Basel 三個世界展會的瑞士銀行UBS支持。

許多藍籌畫廊首次來台,已體會到本地強勁的購藏能力。比如,在香港中環 H Queen 設有空間的Hauser & Wirth和David Zwirner畫廊都收穫滿滿。前者售出德國藝術家Günther Förg個人展覽多張作品,其中大尺寸兩幅分別售價以47和44萬歐元;後者售出草間彌生、Wolfgang Tillmans、Neo Rauch等人作品,其中草間彌生售價超過百萬美元,這些都由台灣收藏家收藏。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攝:陳焯煇/端傳媒

藝博會:可以批評,但不能沒有

藝術博覽會,在現今的國際藝術市場顯得格外重要,根據Art Basel和UBS出版的《The Art Market 2018》,藝術交易商表示將近42%的銷售是在藝博會達成的,遠比2016年多了5%;不過藝博會的高額開銷,也是讓畫廊更要審慎參與。不過在去年,Magnus的新計畫,則讓沉睡已久的台北再度可能成為國際藝術市場的中心之一。之所以大家對此次藝博會期待甚高,是因為如上述兩家畫廊之外,還有許多所謂的國際大畫廊,都是初次來到台灣。

其實當下世界,藝博會不盡然的都是成功和帶有正面效應的。對於藝博會的批評,一直存在。從畫廊經營觀點來看,像是傳媒Artnet在2017年就討論過藝博會的經濟效應,關注小型畫廊在無法獲利之下,依然持續參加藝博會;2018年也討論過大畫廊是否需要支付多點費用,讓小型畫廊不那麼辛苦。當然也有戲謔,比如知名藝術作家Kenny Schachter就曾多次用他獨特觀點來關注藝博會中的各式議題。藝博會的存在對許多人來說,是一個交易的場合、社交的聚會,至於是否真有其餘的效應,依然有待觀察。不過,不可否認的,當今國際的藝術產業,不能沒有這種場合。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