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法夢:立法過程合法性何存?修改議事規則的危機

這次修改議事規則,無疑讓立法會議員、法庭及政府三方爭相詮釋立法會的角色,這次的修改如何令立法會更「有效」立法?立法過程又是否嚴謹並取得市民信任?

法夢:立法過程合法性何存?修改議事規則的危機
2017年11月17日,立法會內務委員會召開會議討論議事規則的修訂,期間泛民主派議員不滿主席李慧琼濫用權力,強行跳過會議程序,集體走到主席台抗議,引起混亂。

【編者按】本文原刊於法夢Facebook專頁,端傳媒獲授權轉載。

香港立法會加會處理修改議事規則的議案,建制派一邊說只是技術性修訂,一邊運用主席及人數的優勢盡快扭轉立法會秩序,而今天民主派在DQ之後損失了6票及關鍵否決票數,只好拼身抵抗。非常可悲的是今天我們見到建制派力排眾議想要通過的議案,竟然是削減議員權力、方便他們為缺乏民意支持的議案護航。建制派建議的議事規則修訂案有兩大方向:

一:是「解決拉布」、方便他們迅速通過所屬意的議案,例如限制發言時間、限制中止及休會議案、降低法定人數、賦予主席召開會議、復會的能力、縮短表決程序等。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