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真正衝擊資方的不是一例一休,而是勞權意識高漲

台灣資產階級之所以採取大動作,主要的原因除了不想給一例一休規定的加班費之外,最重要的,還是《勞基法》本身有可能會因為勞動權益的高漲而真正執行。

所謂一例一休對資方的衝擊並不是法令本身訂得多嚴,也並非勞工團體的動員,而是30多年來勞動條件持續惡化、勞權意識高漲下,台灣的基層從過去私下不滿、只能被貼草莓勞工的標籤,進化到公開諷刺資方「慣老闆」。圖為台北上班市民。

所謂一例一休對資方的衝擊並不是法令本身訂得多嚴,也並非勞工團體的動員,而是30多年來勞動條件持續惡化、勞權意識高漲下,台灣的基層從過去私下不滿、只能被貼草莓勞工的標籤,進化到公開諷刺資方「慣老闆」。圖為台北上班市民。攝:林振東/端傳媒

卞中佩、陳柏謙

刊登於 2017-12-01

#陳柏謙#卞中佩#評論#一例一休

台灣《勞動基準法》(《勞基法》)一例一休爭議從去年修法一路延燒至今,越演越烈。表面上,民進黨政府重演台灣政黨輪替之後都會發生的在野開支票、執政就跳票的戲碼,而勞工及工商團體因循過去的動員手法,在行政、立法部門進行拉鋸戰。但拉長時間來看,一例一休爭議,背後是台灣基層面對長期都在拖磨的產業轉型、社會不公等問題焦躁不安已久,勞資雙方的動員及角力模式已經有了質變,只是把戰場放在《勞基法》修正上。

先從資方來看,不論過去國民黨時代的全民健康保險(全民健保)或是陳水扁剛上台時的「八四工時」(即雙週工作84小時),都是執政黨設定政策方向,工商團體表達同意或不滿之處,立法通過後即無對法案有強烈意見,至多是個別資方鑽法令漏洞或是遊說行政部門從函釋下手,使得原法案精神扭曲並有利於資方。

資方絕無僅有大規模集體施壓

本來去年底民進黨以取消七天國定假日以換取資方同意支持一例一休,也是循着類似的路徑,最後在勞工團體強烈指責民進黨跳票下,強度關山通過一例一休。沒想到法案通過後不久,資方隨即反悔,這裏面絕非僅有黨政高層宣稱需要好好照顧的中小企業。的確,台灣的經濟結構快速邁入由大型企業集團壟斷、寡佔的發展。從百大集團企業的年度獲利佔全體企業獲利的比重來檢視,過去十年間,大概從23%增加到27%。至於利潤的絕對數字,則是成長了五到六成(從1兆增加到1.6兆)。簡言之,近一、二十年來,台灣的大型集團企業,無論在市場上的影響力,或是獲利比重都越來越高(其中金融資本的擴張更為顯著),進而嚴重擠壓到中小企業的經營與獲利空間。然而,這次資方的反彈,是工商團體不論東西南北、無論規模大小、無分產業別,以集體行動的方式,在社會各個層面、透過各種管道向各政黨,尤其是民進黨施壓,以一例一休讓公司的管理失去彈性為由,劍指要求放寬《勞基法》對於工時、加班、休假的規定。

要知道,台灣雖然已經經歷了30多年的民主化,但由於過去皆由日殖或國民黨威權由上而下的統治,資方一直透過與政府官員的裙帶關係影響政策。資方這種自主大規模的集結,除了在證所稅課徵及1989年的遠化罷工時,特定產業有略有雛形的集結模式外,一例一休這樣的規模可以說是絕無僅有。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