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電影

英雄救貓咪,電影才好賣?你愛上過這些經典貓主角嗎?

養貓的快感在電影裏怎樣呈現?貓在電影之中的療癒作用會對電影本身有怎樣的影響?貓竟然從符號慢慢變成了角色。

《貓咪來我家》電影劇照。

《貓咪來我家》電影劇照。圖:香港亞洲電影節提供

特約撰稿人 林郁庭 發自台北

刊登於 2017-11-09

#電影

一般對荷里活電影工業有所了解,該對「救貓咪」這行話不陌生。打從荷里活劇本上師 Blake Snyder(1957-2009)將業界打滾多年的經驗談化為《先讓英雄救貓咪:你這輩子唯一需要的電影編劇指南》(Save the Cat: The Last Book on Screenwriting That You’ll Ever Need, 2006)以來,這本書年年列入影劇學院必讀編劇教科書,整理出好的商業劇本該有的架構與要素,也被懷抱成名夢想的門徒們奉為圭臬。儘管論者批伐其造就一部又一部起承轉合、人物成長、情感交流更可預期、毫無驚喜的公式化電影,已辭世的上師傳下之「救貓咪」學派繼續發展壯大,闢出教學文本、編修軟體 app、工作坊、線上分享等各種輔助支援一應齊全的作業系統;該體系開發總監 José Silerio 方於七月底受邀訪台,參與「編劇解密」工作坊。

「救貓咪」一詞,源出《異形》(Alien, Ridley Scott, 1979)女主角於太空艙狀況百出、疲於奔命之時,仍不忘救出困在艙內的小貓。Snyder 指出這個細節是觀眾對主人公產生情感認同的重要時刻,對塑造主角形象有決定性影響,特別是帶有負面特質的主人公:譬如迪士尼動畫的阿拉丁,將麵包分給飢餓的孩童,並保護他們不受權貴欺凌—這顯示他看似遊手好閒、行竊哄騙,卻有顆善良的心。這亦顯露「救貓咪」只是比喻,無須刻意弄隻貓咪來拯救—不過有雙水汪汪的大眼睛看著銀幕,伸出鑲嵌飽滿肉球的毛茸茸腳爪,發出銀鈴般悅耳或哀憐的喵喵聲,總是很能打動人心—於是把「救貓咪」當真的電影,似乎愈來愈多了。

《貓咪來我家》電影劇照。
《貓咪來我家》電影劇照。圖:香港亞洲電影節提供

救貓也是救自己

由真人實事和暢銷自傳小說改編的《遇見街貓 Bob》(A Street Cat Named Bob, Roger Spottiswoode, 2016;港譯《街角遇見貓》),若 Snyder 有機會看到,也會誇讚是渾然天成的好劇本——不自覺的救貓善行,證明是自我突破的契機。因毒癮而眾叛親離的街頭賣唱藝人 James,與一隻流浪橘貓相逢,為他取名 Bob 並盡心照顧,因而改變人生,終於戒毒成功。他與 Bob 在倫敦街頭表演和街友雜誌販售都大受歡迎,從個人經歷為出發點的勵志小說《街貓 Bob》系列,亦長銷不敗。不論小說還是電影,Bob 那繫上粉絲餽贈的各色小圍巾側影,窩在 James 肩頭陪伴的可愛模樣,註定比主人公更上相、吸睛。究竟是誰救了誰呢?出版商和片商肯定清楚,沒有 Bob 的 James,在演藝或作家生涯都將失色不少。

James 在人生低點邂逅了 Bob,純屬生命的機緣巧合;在其他編劇虛擬的電影人生中,看似要被拯救的貓咪現身拯救主角的時機,仍然不脫主角極為落寞萎靡之時,方有「療癒」的效果。《貓侍》(山口義高,2014)的臭臉武士處身幕府式微的年代,空有一身好武藝卻找不到主公效忠,因為打零工而救下富商寵貓白玉丞相依為命,末代武士的心逐漸變得柔軟了,更能承擔生命的磨折。改編自熱門手機遊戲的《貓咪收集之家》(ねこあつめの家,藏方政俊,2017;港譯:《貓咪來我家》),描繪陷入瓶頸快要被出版社放棄的小說家,移居鄉間專心寫稿,卻在觀察庭院野貓來去之間,找回童年記憶和寫作初衷,得到再創佳作的靈感。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