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

言論自由與道德衝突的背後,什麼在抬頭?評古根漢中國展動物事件

新自由主義的氾濫,造成了社會分化和不安,現在依然沒有辦法修復裂痕。

2017年10月4日,美國紐約的古根漢美術館「Guggenheim」舉辦了名為「世界劇場:1989年以後的中國和藝術」「Art and China After 1989:Theater of the World」。這個展覽是美國紐約最重要的幾家藝術博物館迄今為止舉辦的第一個試圖完整介紹中國當代藝術的展覽。

2017年10月4日,美國紐約的古根漢美術館「Guggenheim」舉辦了名為「世界劇場:1989年以後的中國和藝術」「Art and China After 1989:Theater of the World」。這個展覽是美國紐約最重要的幾家藝術博物館迄今為止舉辦的第一個試圖完整介紹中國當代藝術的展覽。攝:Jewel Samad/AFP/Getty Images

特約作者 金言

刊登於 2017-11-01

當代藝術本身就是挑戰當下、眺望未來,殘酷作品的產生必然和殘酷的社會現實有關係。藝術有能力催化新的理解和意識,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需要藝術的原因。

2017年10月4日,美國紐約的古根漢美術館(Guggenheim)舉辦了名為「世界劇場:1989年以後的中國和藝術」(Art and China After 1989:Theater of the World)的展覽。這個展覽是古根漢美術館以及美國紐約最重要的幾家藝術博物館迄今為止舉辦的第一個試圖完整介紹中國當代藝術的展覽。展覽由三位策展人聯合策劃:古根漢三星資深亞洲藝術策展人Alexandra Munroe、在北京生活了十幾年的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館長Philil Tinari (中文名田霏宇)和1989年後旅居歐美的羅馬二十一世紀美術館館長侯瀚如。這個由兩個美術館館長和一個資深策展人組成的「明星」策展團隊,涵蓋了美國、歐洲和中國、海外華人、中國通和外國人的不同視點,似乎預示著展覽的舉辦方試圖打造一個更為開放的文化視角和豐富的藝術光譜。結閤中國藝術在歐美的傳播歷史,這個雄心和深意不可謂不明顯。

回顧中國藝術在海外發展的歷程,1993年由栗憲庭和張頌仁策展的「後八九:來自中國的新藝術」在香港藝術中心開幕後,先後在歐洲和澳洲的數家美術館巡迴。這是國際上第一次了解中國當代藝術。當時東西德統一,冷戰宣告結束,而中國剛剛經歷未遂的民主運動「天安門事件」,國際社會對站在坦克隊前擋住坦克的人記憶尤新,也因此對來自共產主義國家的藝術投射了很大的情感關注。這個展覽以1989年為分界,介紹了1990年代初期中國藝術在不變的政治壓力與不斷開放的商業化浪潮中的發展和變化。展覽雖然奠定了世界對中國藝術的看法,但並沒有登陸美國和紐約的重要美術館,不過卻引起了包括紐約在內的藝術畫廊對中國藝術的興趣。展覽推出的以玩世現實主義和政治波普風格為代表的藝術家,開始成為中國藝術的暢銷風格,並一直統領市場到2008年的經濟危機。

王興偉的參展作品《新北京》。
王興偉的參展作品《新北京》。圖:古根漢美術館提供

真正登陸紐約的中國當代藝術展覽發生在1999年。當時由亞洲藝術協會(Asian Society)和舊金山當代美術館(SFMOMA)舉辦「蜕變突破:華人新藝術展」(Inside Out: New Art From China)。這個展覽由中國策展人高名潞策展,展示了兩岸三地1990年代中後期非常豐富的觀念主義創作,包括行為藝術、錄像藝術、觀念攝影。此後的18年裏,紐約再無大規模關於中國藝術的展覽。2013年和2015年大都會博物館先後舉辦了兩次以中國為主題的展覽,「水墨藝術:借古說今中國當代藝術」和「中國:鏡花水月」(中國服裝展)。兩個展覽分別由大都會的中國策展人何慕文(Maxell K. Hearn)和服裝策展人 Andrew Bolton策展,其中「鏡花水月」還邀請了王家衞做藝術總監。雖然展覽在美國創下了參觀人數的紀錄,但是在學術上卻為中國本土學者所詬病,認為展覽展示了一個被扭曲的、異國情調化的中國。

了解了這些背景,讀者基本上可以想像作為紐約最重要的藝術機構之一,古根漢今次展覽對中國藝術家來說意味著什麼。總的說來,中國藝術(家)與文化藝術中心紐約及其所代表的「西方/國際」的價值系統,就好比一個叛逆的青春期的孩子與嚴父之間的矛盾,一方面孩子藐視父親的權力,另一方面又在內心深處渴望得到父親的認可。古根漢策展人Alexandra Munroe 顯然深知此狀況,所以才搭起了這樣一個四平八穩的明星策展團隊,而不是像以前她策展的日本和韓國展那樣獨自擔綱。這個展覽耗費巨大,古根漢的館長Richard Armstrong和策展人先後數次來港,為展覽募集贊助。因此他們也非常在意除了美國觀眾以外中國本土對展覽的反應。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