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鍾劍華:林鄭月娥首份施政報告,算是走出合理的第一步

顯然,政府這份施政報告除了在策略及基本立足點上的調整之外,也希望把有爭議的問題先擺開,先處理好一些惠民便民的措施,擺脫政府的弱勢……

2017年10月11日,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早上於立法會發表上任後首份施政報告,並於下午在政府總部舉行記者會。

2017年10月11日,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早上於立法會發表上任後首份施政報告,並於下午在政府總部舉行記者會。攝:Stanley Leung/端傳媒

刊登於 2017-10-15

#評論#施政報告#鍾劍華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的第一份《施政報告》發表後,社會的反應顯然較過往平靜。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進行的民意調查也發現,這份施政報告比梁振英任內的都要高分。看來,這可以說成是林鄭月娥作為特首開局算是不錯的一個證據。其實這也說明了一個事實,雖然香港社會確實仍然在政治上頗為對立,而造成這些對立的因素很多,且經過幾年的糾結,要在短時間內縫合社會的撕裂並不容易,但只要政府採取主動,釋出善意,香港社會的氣氛確是可以變得較緩和的。

2012年3月25日,當梁振英當選特首之後,他曾經說過從此以後「再沒有梁營、唐營、何營之分,只有一個香港營」,又說過會拿着一張凳、一本簿及一支筆,四出聽取民意。但幾年下來,他的好鬥作風,卻是令社會對立撕裂更加嚴重的其中一個主要因素。林鄭月娥由參與特首選舉到當選後,都一再重複說要樹立「施政新風格」,要「與民共議」;又說自己不是一個喜歡鬥爭的人,希望能夠修補社會撕裂。但願這一種說法能夠在未來幾年得到體現,而這份施政報告能夠獲得較佳的評價,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正是她能夠展現出較為合理的態度及角度。雖然可能仍然不理想,也遠遠不能滿足各界,但綜觀全份施政報告,總算是一個可以接受的起步點了。

政府的施政固然是政治,除了解決當前的問題及推動發展之外,也要平息爭議、爭取人民的支持。政治往往也是一種感覺。正因如此,每一年的施政報告除了是一份工作報告及施政藍圖之外,也是領導人及其政府的政治表態,除了展現成績與視野之外,也要令人民感覺良好。

2015年1月14日,特首梁振英發表任內第三份施政報告,內容特別提出香港大學學生報《學苑》討論港獨的文章,引起社會爭論。
2015年1月14日,特首梁振英發表任內第三份施政報告,內容特別提出香港大學學生報《學苑》討論港獨的文章,引起社會爭論。攝:Imagine China

與梁振英的施政報告比較

如果與近幾年梁振英的幾份施政報告作一個簡單的比較,不難理解為何這份報告令市民感覺比較良好。2015年1月,梁振英發表其第三份施政報告時,雨傘運動才剛被政府平息,但政改方案還有待立法會投票表決,爭議還未完結。大家都明白,跟着便會有一連串的政治善後及法律追究。這個時候發表的施政報告,作為特首的梁振英不但沒有採取任何方法紓緩對抗後很繃緊的氣氛,而且還要火上加油。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