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

【猜猜文青小賬簿之台北篇】劇作家簡莉穎:年收入台幣十二萬,你還做文青嗎?

一天工作二十四小時;覺得明天就可以搬家;擁有的傢俱可以一句話講完⋯⋯

簡莉穎是劇作家,2009年大學畢業,之後正式接劇場的案子已經八年。從2014年的《新社員》開始,近年的作品有《服妖之鑑》、《叛徒馬密可能的回憶錄》。

簡莉穎是劇作家,2009年大學畢業,之後正式接劇場的案子已經八年。從2014年的《新社員》開始,近年的作品有《服妖之鑑》、《叛徒馬密可能的回憶錄》。攝:張國耀/端傳媒

特約作者 李屏瑤 發自台北

刊登於 2017-09-25

#猜猜文青小賬簿

文青配戴眼鏡,文青的電腦是蘋果的,文青喜歡泡在咖啡店⋯⋯而「文青」僅僅如此嗎?這個詞來自何處?它是一種存在風格,還是某種心志嚮往?香港台灣中國,我們把目光投向不同地域的「文青」存在狀態,翻翻他們的小賬簿,看看他們的生活裏究竟發生著什麼,一種屬於「文青」的質感如何達成。(編者)

與簡莉穎約在捷運古亭站附近,小巷裡的早秋咖啡。這是台北文青必訪之處,它不趕人,開到午夜。在這個最低時薪只有台幣133元的城市,店裡的水餃與日式炒麵始終維持在一百出頭的價格,是出外工作的好去處。簡莉穎戴眼鏡,為的是抗藍光,因為前幾年工作過度,身體對藍光產生排斥,看太久電腦螢幕會暈眩。電腦品牌是蘋果無誤,因為Macbook air 很輕薄,適合東奔西跑。她也的確依賴咖啡店,常跟人開會討論,腦中必須有個「台北咖啡地圖」比較保險。身為一個在藝文產業工作的青年,想在台北當一個形式與內容相符的文青,所有的選擇,都必須是實際的。

簡莉穎是劇作家,2009年大學畢業,之後正式接劇場的案子已經八年。從2014年的《新社員》開始,近年的作品《服妖之鑑》、《叛徒馬密可能的回憶錄》,儘管釋出加演場,仍舊是一票難求,最高紀錄是開賣十分鐘內,十場票券便售罄。但像她這樣的一個「文青」,在台北的生活史,便是一連串的遷移史。

簡莉穎戴眼鏡,為的是抗藍光,因為前幾年工作過度,身體對藍光產生排斥,看太久電腦螢幕會開始暈眩。
簡莉穎戴眼鏡,為的是抗藍光,因為前幾年工作過度,身體對藍光產生排斥,看太久電腦螢幕會開始暈眩。攝:張國耀/端傳媒

寫的字愈多,愈知道自己回不了那個小鎮

她是彰化人,曾在2015年以 《全國最多賓士車的小鎮住著三姐妹(和她們的Brother)》這齣戲向故鄉致意。少時到了台中念高中,那時她會去一中街的玫瑰唱片拿《破報》。人生充滿岔路。高中的她本來想當人類學家,因為考不上人類學系,便去讀東華大學的原住民系,旁聽中文系課程時,意外看到田啟元的《白水》,身體內核感到震動,決定轉學讀戲劇。那年她十九歲,終於踏上自己一心一意嚮往的台北。

在她心中,台北一直非常繁華,她想瞬間移動去那裏聽樂團,泡酒吧,過夜生活,似乎那裏萬分美好,有一切新鮮刺激有趣的事。儘管「後來發現,我其實不喜歡聽團,而是比較喜歡有敘事性的表演。台北有誠品學堂,我會注意資訊,有開戲劇相關課程我就會去聽,很多戲都是在那裡第一次知道的。」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