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猜猜文青小账簿之台北篇】剧作家简莉颖:年收入台币十二万,你还做文青吗?

一天工作二十四小时;觉得明天就可以搬家;拥有的家具可以一句话讲完⋯⋯

与简莉颖约在捷运古亭站附近,小巷里的早秋咖啡。这是台北文青必访之处,它不赶人,开到午夜。在这个最低时薪只有台币133元的城市,店里的水饺与日式炒面始终维持在一百出头的价格,是出外工作的好去处。简莉颖戴眼镜,为的是抗蓝光,因为前几年工作过度,身体对蓝光产生排斥,看太久电脑萤幕会晕眩。电脑品牌是苹果无误,因为Macbook air 很轻薄,适合东奔西跑。她也的确依赖咖啡店,常跟人开会讨论,脑中必须有个“台北咖啡地图”比较保险。身为一个在艺文产业工作的青年,想在台北当一个形式与内容相符的文青,所有的选择,都必须是实际的。

简莉颖是剧作家,2009年大学毕业,之后正式接剧场的案子已经八年。从2014年的《新社员》开始,近年的作品《服妖之鉴》、《叛徒马密可能的回忆录》,尽管释出加演场,仍旧是一票难求,最高纪录是开卖十分钟内,十场票券便售罄。但像她这样的一个“文青”,在台北的生活史,便是一连串的迁移史。

简莉颖戴眼镜,为的是抗蓝光,因为前几年工作过度,身体对蓝光产生排斥,看太久电脑萤幕会开始晕眩。
简莉颖戴眼镜,为的是抗蓝光,因为前几年工作过度,身体对蓝光产生排斥,看太久电脑萤幕会开始晕眩。

写的字愈多,愈知道自己回不了那个小镇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