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李立峯:要在社交媒體走出同溫層,一靜不如一動

策展行為涉及對內容和來源的選擇,越多策展行為,本來代表越高度的選擇性,理應會收窄接資訊的多樣化程度,但研究的結果卻是相反的……

在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發展下,人們傾向接收自己感興趣以及會印證自己既有想法的信息。相比由大眾媒體主導,互聯網讓大量小眾媒體湧現,態度和形象鮮明的媒體往往更能吸納支持者,結果是人們在互聯網時代更容易選擇性接收信息。

在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發展下,人們傾向接收自己感興趣以及會印證自己既有想法的信息。相比由大眾媒體主導,互聯網讓大量小眾媒體湧現,態度和形象鮮明的媒體往往更能吸納支持者,結果是人們在互聯網時代更容易選擇性接收信息。攝:林振東/端傳媒

刊登於 2017-08-07

#李立峯#評論#媒體觀察

去年在中文大學做了一個講座,談媒體與情感。講座中,我提到自己約在一年前左右,開始會在 Facebook 見到內容農場或自己認為無聊的東西時,要求 Facebook 隱蔽該帖,甚至要求以後不要再傳送該些專頁發放的內容給我。講座完結,一位看上去50來歲的女士,問我如何要求 Facebook 隱蔽自己不喜歡的帖文。一些年紀稍長的市民不懂這些操作,並不奇怪,但我懷疑,就算是年輕人中,懂得這些操作的,也不一定會做。

但無論如何,在社交媒體上自我策展(curate)內容和新聞,已變得越來越重要。讓我由一些簡單的學術概念談起。

在網絡接收的資訊是否多樣化?

在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發展下,一些本來很「陳舊」的傳播學概念,在過去十幾年又重新得到關注。選擇性接收(selective exposure)是一個例子。選擇性接收的原理很簡單,就是人們傾向接收自己感興趣以及會印證自己既有想法的信息。不過,人們在多大程度上能夠選擇資訊,部分視乎媒體和資訊環境的特徵。相比由大眾媒體主導的世界,互聯網讓大量小眾媒體湧現,而且在頻道井噴之下,態度和形象鮮明的媒體往往更能吸納支持者,結果是人們在互聯網時代更容易選擇性接收信息。一些學者憂慮,人們從此只會看到自己感興趣的,以及跟自己態度一致的內容。

本來,也有另一批學者指出,互聯網除了令選擇性接收更容易發生之外,同時也造就了偶然或意外性接收(incidental or accidental exposure)。在網絡世界,各種邊界變得模糊,資訊容易流進不同的領域中,而人們要從一個網站跳到另一個網站亦非常容易,結果是人們經常在互聯網不經意地看到很多本來沒打算要看的東西,甚至接觸到很多平時不會接觸的內容。從這角度看,人們在互聯網上所接收的資訊,應該仍然頗多樣化。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