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5日,在病床上被嚴密監控的劉曉波寫下三頁手稿。這篇手稿,是他給劉霞好友完成的「作業」──給劉霞將要出版的攝影集做序。因為身體虛弱,手稿的字跡並不容易辨認。在官方的病情通報上,這一天,劉曉波「腹水明顯增加、肝功能惡化」。
中國官方通報,劉曉波6月7日因為「右上腹痛伴發熱2周」保外就醫,住進位於瀋陽的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並確診為肝癌晚期至終末期。7月13日,瀋陽市司法局網站公布通知,劉曉波因「多臟器官衰竭」,搶救無效死亡。官方沒有公布確切的死亡時間。在醫院附近等待的朋友、仰慕者、紀念者,除了在猜測中模糊看到殯儀車開出醫院,並沒有任何一點告別的機會。
這篇序言,可能是劉曉波留下的最後長文,也是他留給劉霞的最後禮物。而劉霞的這本攝影集,同樣是以劉曉波命名:她自己起名叫《我陪伴劉曉波的方式》(Accompanying Liu Xiaobo)。
在攝影集的英文版序言中,著名漢學家林培瑞說,書名實在是過謙之詞:「不論在生活還是藝術上,她和曉波都彼此滋養、啟示、激發。『愛令人合二為一』聽起來很陳詞濫調,但在劉霞與曉波的故事裏,它如此真實。劉霞的攝影與曉波的詩在同一個惡魔的陰影中掙扎,又在共同的智慧與靈光中生長。兩人肩並肩面對、體會、憂心忡忡。」
這本兩人最後的合作作品,目前正在同時籌備多語言版本,面世時間待定。
端傳媒獲劉霞好友G授權,公布劉曉波手稿文本及原稿照片如下。手稿背後的故事,也以G的採訪口述方式,隨信附上。
劉曉波最後手稿原文
我的讚美也許是難以饒恕的毒藥:
昏暗的台燈,你送給我的第一台破舊的電腦,也許是奔騰586。
那間簡陋的屋,讓我們常常讓愛的凝視太過擁擠,
你一定讀過我那首描述蝦米(我妻)蠻橫的短詩,她去為我煮粥,要求在360秒內寫出世界上最崩潰的讚美詩。
昏暗的台燈,簡陋的小屋,已經脱皮的茶几,與蝦米蠻橫的命令,融合得如同石頭和星星第一次相遇時的驚詫,天衣無縫的相交。
從此以後,讚美成了我一生的宿命,或者北極熊享受茫茫白雪中冬眠的本能。
一隻鳥又一隻鳥穿過我的目光,抓住一個人的審美後,就將終生在他的生命裏穿行,蝦米的詩出自冰與黑的交匯,如同她的攝影拍下了詩的黑與白。瘋狂與面對苦難的平靜,慘烈的小娃們在胸膛的敞開中向煙幕放散,披着黑紗的木頭人也許來自見證耶穌復活的寡婦,或《麥克白》中的女巫。不,不,都不是,那是蝦米筆下獨一無二的曠野孤枝,是灰暗的地平線中一朵染滿沙塵的白百合,──獻給亡靈。
蝦米的畫從第一幅完成,就成了永遠不會完成的命運悲愴。最遺憾的是至今,我仍然未能為蝦米為辦一次《詩·畫·攝影──黑與白的糾纏》的聯展。
冰一樣激烈的愛,黑一樣遙遠的愛,或許,我庸俗而廉價的讚美,才是對這份(在)詩意、畫風和影像的褻瀆,請G原諒。
G:拖了若干天,才有氣力完成你的作業。
2017.7.5
劉霞好友G在接受端傳媒不具名採訪時,披露手稿背後的故事
得知曉波病重後,我不信,我堅持要聽到他的聲音,跟H。
我相信H,他知道我在提這個「任性的」要求前,考慮過各種可能的後果。
我也知道H,為這個大家庭,他不知擔了多少事兒,吞了多少委屈,二十年了,無論他怎樣反應,我都相信必有道理。
H回覆:「沒事,別擔心,無非是秋後算帳(握手)」
我懂了,隨即催他:「你也得睡覺呀,這麼下去怎麼管他倆」。那時是6月27日凌晨四點。
6月27日中午 ,我收到來自曉波的一條語音:「G啊,這麼長時間都沒見了,不用擔心我,我這是鐵蛋坯子,這麼多事兒都經過了,這點事兒不算事兒,我一定好好的,堅持到底,為劉霞……」
開頭還是當年一起玩樂時打趣的口氣,說到「為劉霞」三個字,他忽然哽咽,說不下去。
隨後,H傳來兩段文字,其中說:「曉波最懷念的時光就是你和劉霞喝得微醺,他在旁邊倒酒,開瓶,伺候着的時光,不知啥時還能有(拳頭+哭)。」
我知道,最後的日子快到了。
我是做編輯的,數年前曾和同行編過一遍劉霞攝影集,我們試圖表現劉霞攝影那種幽暗深邃的氣氛,以及勢不可當的力度,我們還特別請林培瑞(Perry Link)教授撰寫了長篇導言,讀到的人無不低迴讚歎,可惜這個項目因一些原因擱置。近年再提起時,我們又想,不如等曉波歸來時再出,也就兩三年的事兒,別冷落了這個老婆崇拜者──在劉霞的女性朋友圈裏,曉波是個不折不扣的「傻瓜大情種」。文章是老婆的好,老婆是自己的好。
以我之天真,絕對想不到會等不來那一天。
聽到曉波的聲音──我不知道該不該有一天播給大家聽,我承認了一切皆有可能。
找出劉霞攝影集的文件,我把當年設計的書的樣章拍給曉波看。我想讓他看到劉霞的作者自述、作者像,尤其看到書名。
書名是:《我陪伴劉曉波的方式》(Accompanying Liu Xiaobo)。
這個書名是當年劉霞自己起的,是我在電話裏問,她在電話裏脱口而出的。
脱口而出不奇怪,因為劉霞開始攝影,直接原由就是曉波第二次入獄(據說是勞教,對我來說一回事),那時候迎面而來的問題就是,下面的日子怎麼過。還是弟弟劉暉,給劉霞買了台萊卡相機。貴,貴也買了。從此劉霞開始攝影。起初連焦距都對不好,但一拍就震撼人心。劉霞有首寫給弟弟44歲生日的詩,裏面有一句是「做我的弟弟很辛苦吧」,我一看眼睛就濕。
跟曉波「約稿」是7月2日凌晨。那天夜裏我來回來去看劉霞的照片,之前剛跟一位設計師好友討論了這本書重新設計的事。我直接給曉波布置了「作業」,讓他談劉霞的攝影、劉霞的畫、劉霞的詩。
7月3日,我換着法兒重申了一遍「作業」。
得到回覆:「抽空給你寫作業呢」。
我不時發點東西「催稿」,知道H會理解。
發給曉波的圖片有八張,七張是他看過的,可以一看再看那種,最後一張是他可能沒看過的,是他這次進去後,劉霞拍攝的一組她自己用廚房裏的錫箔紙捏出來的靜物中的一幅。說是靜物,卻像風暴一樣狂躁,說是風暴,又像化石一樣死寂。
從外界報導看,曉波的病情在加速度,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和事捲入,也像在加速度,令人產生錯覺,如同置身一場超現實戲劇,追光燈中央是曉波的病床。
我知道H得應付八面來風,不敢過度擾他,但真等久了,又惶惶不可終日。其實最久的一次等待也就24小時多一點,卻已經等得我焦慮不堪。凌晨呆坐,先是胡思亂想——曉波是在疼,還是用了止痛藥睡了?劉霞是陪着,還是讓她回了招待所?手點微信,發了撤,撤了發,後來發出去的那條竟是:「是不是等不到讚語了?」直到第二天一早得到平靜到零度的回覆──「可以」。
好幾天不見稿子,我擔心「作業太重」,決定減負,建議曉波用語音口授,我來筆錄。
得到回覆:「老爺說,說話中氣不足,還是慢慢寫吧」。(2017年7月6日下午8:52)
還不見稿子傳來,我再發:「自由寫幾句、隨意說幾句,G幫你編輯」。
得到回覆:「他現在說話困難,嘴裏乾,澀(哭符)」。(2017年7月7日上午8:58)多了個哭符,向來淡定的H也哭了。
我說:「隨便寫,一兩句(哭符)」
得到回覆:「寫不少了,還準備接着寫呢」。(2017年7月7日上午9:03)
天哪,我回:「了不起,大情種(哭符)」。
……
7月9日,我收到一組照片,一幅線畫和三頁手跡,手跡結尾一句是:「G,拖了若干天,才有氣力完成你的作業」。標記日期是7月5日。
線畫沒有解釋,不需要解釋。從類似卧病在床的角度勾畫出的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還能怎麼解釋?哀莫哀兮生別離,樂莫樂兮心相惜──從前我以為有古人這兩句話,夠了,現在知道,有比深淵更深的哀與樂。
曉波最後的日子裏,我沒有吝嗇對他的讚美。當年一起玩時都是調侃他,這次不,我認真告訴他,他最高的成就不是反專制,而是反男權,因為專制不過是以百年計的事,而男權是以千年計的事,這其中的深刻關聯懂都沒幾個人懂,不要說做。我讓他挨個數數中國歷史上的人物,只有他超越了男權,成了一個偉大的女性主義者。
H說,曉波聽到我讚美的反應是「羞澀」。
這期間,我的語音和短信大多是給H和曉波的,全程都是通過微信,沒有秘密渠道,沒有神秘中間人,我們仨坦坦然然,不躲不閃,不在意圍觀……赤日蒼穹下,我們克制地享盡了最後一寸友情的歡愉。
十幾天前,我和H還這麼聊天:
- 「他什麼狀態?還貧嗎?」
- 「頭腦清醒,愛撒嬌。」(網上流傳的照片裏劉霞穿的那件橙子似的小衫,莫不就是曉波撒嬌來的?她從沒穿過這麼鮮豔的東西)
那時曉波還有心力唸叨我兒子:
「當年你的大胖兒子在他家和他耍,現在他想抱都抱不動了吧……」(兒子去夏令營前還在問:曉波叔叔好點了沒有?)
那時我還這麼慫恿劉霞:
「蝦米:像一棵樹一樣站立是好的,但你已經太辛苦,有資格趁傻瓜在,躺會兒、渾會兒、撒嬌會兒,成全她做個徹底的老婆迷。這可比做鬥士偉大得多。」
樹的說法來自劉霞的一首詩:
為什麼畫樹?
喜歡她站立的姿勢。
做樹活一輩子很累吧?
累也要站着。
這期間,劉霞一直像樹一樣沉默。從史上最荒謬的死亡直播視頻裏,我看到她漆黑孤絕的背影。
十幾天前,我和劉霞的另一位女友X相約,去我們最喜歡的衣服店,請北京最好的設計師L,為劉霞設計了一件美得不行的黑紗袍。袍子趕製出來後,寄給另一位女友R設法轉遞──霞,既然人間如此驚人的願力都留不住你的曉波,送行路上,至少穿得像樣點吧……
經過這一場,我再不敢說我不相信愛情了。
──
《一隻鳥又一隻鳥》──劉霞
我們
在很早以前
就常常說起那隻鳥
不知道來自哪裏的鳥
我們興致勃勃
它給我們帶來了笑聲
─
冬天的一個晚上
是晚上,它真的來了
我們睡得很沉
誰也沒有看見它
就在有太陽的早晨
我們看見它留在玻璃上的
小小的影子
它印在那裡
好久不肯離去
─
我們討厭冬天了
討厭冬天長長的睡眠
我們想讓紅色的燈
長久地亮着
告訴那隻鳥
我們在等待
─
院裡的葡萄
又爬滿架子了
窗子不再關上
我們仍然記得那隻鳥
只是不再談起它
─
一個星期天
天陰沉伔的,沒有雨
我們一起出門了
去時裝店給我買了一件新衣服
天黑下來的時候,又去
那個人很多的餛飩舖子
一人吃了兩大碗餛飩
回來的路上
我們不吭聲了
心裏覺得有點不舒服
─
到家了
院子裡那盞燈忽明忽暗
一串青青的葡萄落在台階上
我們同時止住了步子
望了望天
又趕緊低下了頭
它來過了
可我們不敢說
只是在心裏想着
生怕它永遠不再來了
─
門終於開了
紅色的光神秘地鋪開
在有格子的紙上
你寫不出字了
我想試一試新衣服
卻怎麼也解不開釦子
─
它又來過了
─
1983年5月
《無題》──劉霞
這是一棵樹嗎?
這是我 一個人
這是冬天的樹嗎?
它一年四季都是這個樣
葉子呢?
葉子在視線以外
為什麼畫樹呢?
喜歡它站立的姿勢
做樹活一輩子很累吧?
累也要站着
沒有人來陪伴你嗎?
有鳥兒啊
看不到鳥呀
聽那翅膀飛舞的聲音
在樹上畫鳥會很好看吧?
我又老又瞎看不到了
你根本不會畫鳥吧?
是的 我不會
你是棵又老又笨的樹
我是
2013年12月12日
本文獲2018年亞洲出版業協會SOPA「卓越獨家報導獎」。如果你希望繼續看到我們,請支持我們繼續認真做新聞,我們需要你。
如果真正读过先生的文字,了解先生在目睹世界剧变、中国发展后对民主和专制更深入的思考,了解他对这片土地和人民真正深沉的爱,就知道柴玲吾尔开希之流绝不能和先生相提并论。先生没有选择出国喊着反华口号过着滋润生活,却留在飞蛾扑火般的道路上身殒于囹圄。这样一个几乎完人的形象还被如此苛责,真是对端的读者群感到失望。
@zazhlme 李敖是因为晚年政治亲共产党才没事的,前期是极力反对一党专政的!
……评论里为啥这么多人看了那么一点点东西就矫情成那样?合着刘晓波在你们眼里就成了勇士了?那同为勇士的李敖我咋没见被封杀呢?既然翻墙了求求你们动动脑经吧
看评论好傻逼。
確實對劉曉波先生的事跡有截然不同的版本。我相信這是對知名人士都難免的。
是選擇相信諾貝爾評委會的看法、除中國大陸以外的幾乎所有媒體的報導、<劉曉波傳>與<零八憲章>裡面的文字,還是選擇相信中國政府的看法、喉舌媒體的報道、樓下少部分網友的說法,大家肯定心中都會有數。
我对他不了解、光凭大陆国外的媒体也不好判断因为其中肯定有偏向、既然国内外各持一词、那只能看中国以后的发展、是那一方对了
1989年北京政治风波后,在美国访学的刘晓波认为成名的时机到了,立即提前返国,充当“六四”动乱的主要煽动者。后被公安机关逮捕。据当时的工作人员回忆,在一次审讯结束后,刘晓波突然跪倒在地,紧紧抱住工作人员的腿,痛哭流涕地乞求:“我真的知道错了,我不想坐牢,您一定想办法帮帮我。”他亲笔书写了“认罪书”、“悔罪书”,声称“要从现在开始努力痛改前非,脱胎换骨,做一个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人”。在宣判当日,刘晓波当庭认罪,声泪俱下地进行忏悔。鉴于其认罪态度较好,政府作出免于刑事处罚的宽大处理。
奥巴马,刘晓波获和平奖,是对诺贝尔奖独立性,公正性的最大亵渎,一个西方的跟班,一个意图颠覆国家的人并不会让中国更好
世界變得越來越對立和極端,從下面的評論就可以看得出。我是安徽人,對劉曉波我瞭解僅限於紀錄片和其它牆外的資料。我總覺得,他被雙方標籤化,符號化了,在互相的話語權爭奪中,是“被代表”著一些東西。囚禁他的除了監獄,還有這個世界的語境。很可惜沒有更詳實的瞭解他的生活,他人生的細節。接觸他作為一個人的喜悲,不管怎樣,祝他在人生最後的日子裡平和安寧的走下去,以後在另一個世界裡享受極樂。
@ N多螃蟹
楼上的自重
@樵917 年轻人好好学习,不要翻墙看了点东西就以为自己知道了什么了不得的秘密,知道了这个世界的“真相”。再者这刘晓波也就一别有居心的坏蛋而已。
謝謝端傳媒!
從未有一刻感到如此絕望!
劉曉波陣亡灰飛煙滅,劉霞失聯音訊全無!
香港DQ民選四議員司法正式壽終就寢!
華人的國、根仿佛被殖民了N世紀了,
還有希望,還有微波嗎?
💜
“We are finally on our own.”
看到端MALL上有劉曉波傳,太好了
谢谢呈现最后的时刻,很难过,历史会铭记。
谢谢端,谢谢。
最一开始的时候,我撑着不让自己哭出来——看这么温馨的东西,哭了多不好。
看到后面的插画和故事的时候,我的眼泪开始啪嗒啪嗒的落下来,我胸口很闷。
他不是很多人口中的神,真正让我难过的是他心中满满的爱,他写温暖的东西,有善良如此的妻子,拥有过幸福的时光——可有那么一天,所有的一切都被打碎了。
这是一出悲剧,我曾经固执的期待过他从监狱里出来的日子,期待着他获得自由时和妻子一起创造出来更好的艺术作品,我一直如此希望过。
我还曾不停的祈祷过,难耐世道如此残酷。
这世界残忍如是,如果他的骨灰撒向大海,那在未来的日子里,在世道变得更加艰难的时候,就多去海边走走吧。
听听涛声,多想想他的好。
摸一摸海水,想想他的话。
谢谢刘先生,谢谢刘女士,谢谢希望。
感谢端的独家,让我们得以看见晓波最后时光的冰山一角
看到笔迹不禁心疼起刘先生来,想必是很疼的,看完后内心不是滋味,想来想去也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中国的民主之路还有多远,我用着VPN,打着字,转发着一条条被删掉的微博,我才二十一岁。我,会被抓起来吗?
因為愛在一起,因為無悔所以一個人在路上,嘗試喚醒沉睡或假裝睡著的人,直至肉體離開塵世。歷史必將審判這些盜國賊,讓無辜的靈魂得以安息。
仅仅是发一些《端》的文章就被朋友怼回去说:天天看的都是些什么东西,你以为西方的民主是什么么?先搞清楚什么是民粹主义再说吧!。。。我觉得好无语,我知道我对于政治了解得不多,但是我至少是向往自由反对专制的呀,我不想变成一个不会思考的冷漠的人啊,我要做一个独立的人!
看到滿滿的愛。謝謝端的獨家,沒有放進付費牆。
我们都是亚细亚的孤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