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

「我知道我要幹啥,而且我可以為了自己打工啊」—自己的人生,別交給成績單

面對迷惘,我們該怎麼辦?看看這位讀者怎麼說。

台北一所高中的學生參加大學入學考試,於進入考場前進行最後一刻的準備工作。

台北一所高中的學生參加大學入學考試,於進入考場前進行最後一刻的準備工作。攝:Patrick Lin /AFP/Getty Images

薛丁格的柳橙

刊登於 2017-07-13

【編者按】端圓桌昨日發起《那年放榜的前一個晚上,你在哪裏,做着什麼?》話題,端小二精選了當中的這條留言,獨立成文,與大家分享。

放榜的季節,也是學子們集體迷惘的季節,無論拿到成績單後是笑是哭,是苦盡甘來,還是深深不甘,兵荒馬亂之際還要拼學校,煩選科,端小二想跟你說一聲:Take it easy。就算社會告訴你考試有多重要,它無法就這樣讓你的人生板上釘釘,只要你願意掙扎幾步,希望就在轉角。以下,就看看桌友怎麼說吧!

為什麼放榜總會成為新聞呢?我覺得這和人都想追求幸福有關。

對我來說,薛丁格的幸福必須用親身觀測和動手干涉才能把握。

考試放榜期間我最有印象的是國中上高中那次吧。

我是台灣倒數第二次基本學力測驗,滿分412我考了差幾分就400,幾乎什麼學校都能選。

但是我卻無力又憤怒。

憤怒的對象是老師和學校:「什麼都不要想,到時候想選什麼就選什麼。」這句話順理成章的就是要你什麼都不再想的填第一志願。但是到了考前「想選什麼就選什麼」的關頭,我更無力和憤怒的對象是我自己:就算要依照自己的自由意志選擇,卻因為都只在讀書,根本沒有探索過自己想要什麼,自己是誰。

聽信或願意聽信他們說詞的我,這樣白白浪費了國中3年,畢業時卻覺得好像只是從一間小學讀到另一間小學。我的人格和靈魂,以及我對自己的認識都和小學幾乎沒有差異。於是我開始把一直沒停止過的思考從解題轉移到自己身上。

我考得高分,但我不知道自己是誰

一想到我還會接受到社會和周遭對考到高分數者的期待,並且自己可能還要繼續和這樣的氛圍對抗就算了,我對我自己還是一點認識和掌握都沒有前進,那時一股難以名狀的火在我心中燒起。

從現在我自己選的科系學到的來說,大概就是一種「生命被投擲性」的體會,還有認知到必須終極的對自己負責,才能面對人出生在洪荒之中,其實什麼都不確定的焦慮吧。一種存在主義的感覺。

於是我直接在大考之前填了在校成績申請高中,把第一志願寫社區高中,最高分數的學校放在第二順序。

我還記得我某個直系親戚問我「你另一個親戚發現的話怎麼辦」,我內心咬牙切齒,回答她「志願序就在上面啊,他自己看」。並內心嗤笑著如果他們每每口口聲聲說為了我這樣最好,卻都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得連志願序都沒發現有古怪,那他們的愛──或者說期望,到底是從他們自己心中投射出來的,是他們自己的;還是真的把我納入眼中一起互動、討論的?

到了社區高中之後我花大量的時間在探索(尤其是辯證)我自己的選擇和想法上,並且嘗試收集不同科系和未來職業的資訊,甚至是連絡相關機構當志工。

於是我越來越有了當年所沒有,可以對自己說出以後想選什麼科系的底氣。

為了降低客觀外在阻力和期望,並且因為國中太常熬夜身體變差,我也不想再因為別人不腰疼的指指點點所以再次賣命用力考高分,我直接估計要考的分數區間之後並且確定能考到之後,繼續探索我自己。

在人生的許多價值與選項取捨中,就算看了許多報導和數據資料仍然說服不了我某親戚,我卻能逐漸說服我自己。在這個過程中我不再相信一試定終生,而是不停地做出許多推演、選擇、實踐、修正。

不斷提問,確立自己的活法

一個還不錯看卻進頂尖大學頂尖科系比較難的分數,換來我感到自己逐漸自由。

就算萬一讓我做了律師老師醫師,只要那是我不喜歡的,我為什麼要讓它痛苦我自己的人生40年?

為了父母?他們往生之後我要自己忍受20年?

國中3年就已經受不了了。

因為那些經歷,所以我相信:自己的選擇是重要的。自己的選擇是有價值的。

我不會再問自己一些天大難解的大問題:例如突然要考什麼學校或科系,任誰都會措手不及。所以請拆解成很多小問題和小選擇,然後用長的時間緩衝他。

例如遇到人生關卡時:用廣泛開放式的發想問自己喜歡什麼事情與哪些價值;未來生活的理想、可接受、不可接受的情景想像;原因是哪些?哪些不確定?如何追尋或是避免?選擇中最慘的風險與可能性是哪些?想要驗證的階段性目標為何?找到了哪些資訊和對象詢問?哪裡可以試試進去見習或幫忙,了解實際的狀況?

並且在整條人生的規劃上也這樣規畫和調整。

選擇的自由與承擔已經是我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份。這是我用目前為止的人生,還有分數換來的。

生命的不確定感與焦慮並不會因此消失,但我確立了自己的活法,能夠向它主張自己是誰,怎麼活過。

用卡謬的說法:反抗各種荒謬。

這個過程會很長很長。

往自己活出來、定義出來的幸福奮戰前進

放榜的你呢?

我曾經覺得國中已經浪費三年所以沮喪。又雖然人可能隨時都會死,但還是要為接下來可能繼續活不確定時間得自己負責。有了這個認知之後我才開始漫長的旅程:我並不相信打敗幾關大魔王,不管是升學或是公職考試就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所以我把我的人生活得每天都要消滅一堆小頭目拿來練手。

要負責的從來只有自己,所以我把自己活得不那麼像童話模式。

至於周遭怎麼看?成績單、房地契、鈔票、法院傳票、借據如果只是一張一張的標籤貼紙,那麼彰顯其價值及行為能力的,是人本身。

不要把自己活得像一張名貴的標籤,還讓周遭有形無形之物填寫索求啊。

拒絕成為一張空白支票。

這可是「自己」的人生!!!!往自己活出來、定義出來的幸福奮戰前進吧。生存即是戰鬥。

培養獨立思考能力真的不是為了誰,是為了自己追求真實、踏實、無限逼近永恆的幸福而已啊。

註:我在一番過程之後現在也沒有敵視社會或親人什麼的。只是想要拿回自控權。如果敵視衍生出的行為,反而在沒有協商的情況下侵犯他們的自控權,自己也沒那個資格自我主張了。何況到了那個地步之後他們只是眾多參考可能性之一。真的自己是自己主人的情況下也不會過度放大他們的地位了。

「那時候如果你某直系血親不給你錢怎麼辦?」

「我知道我要幹啥,而且我可以為了我自己打工啊。」

講了那句話之後我自己都佩服我自己啦~

端小二與同伴們,邀請你進來圓桌看看哦,希望這裏可以成為跨地域的交流平台,大家一起無顧慮地聊聊天,交流生活經驗,一起成長。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