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

京都人抗拒民宿的真實理由,你能猜到嗎?

京都市的結構;町內小組;鄰人過世了;地產公司與町家情意結⋯⋯

特約撰稿人 林琪香 發自日本

刊登於 2017-04-24

民宿若依循民宿法而建,且屋主/管理者時常在場,成為社區的一份子,鄰近居民自然感到安心。圖為位於西陣地區的Expo Hostel Ori。
民宿若依循民宿法而建,且屋主/管理者時常在場,成為社區的一份子,鄰近居民自然感到安心。圖為位於西陣地區的Expo Hostel Ori。

上次來京都,你是否住民宿呢?那時,你有否懷着興奮卻擔心的心情?有探究尋常民居的興奮,卻也懷着萬二分的戰戰兢兢。夜來時即使不過是拉一把椅子,都小心翼翼,擔心會否吵到鄰人。你大概緊記了晚上不能洗衣服、十點過後電視得調低聲浪等潛規矩,還有那繁複的垃圾分類方式,來之前你已在網上熟讀,但到來後每次掀開垃圾筒,面對內裏那一黃一透明的膠袋,依然猶毅不決,究竟該放進哪個?

關於民宿對日本人造成的困擾的文章,我們都在網路上讀得太多,每次讀到時我都不以為然。畢竟遊客的疏忽不過源自文化差異與生活習慣的不同,若在地人願意耐心說明,遊客願意耐心聆聲並洽當地回應,旅客與居民間的矛盾該就會慢慢化解了。

不過,在我正式遷到京都市一個小社區裏後,不禁開始懷疑自己的想法。

鄰里關係與小區文化

去年春天,我從大阪府的公寓單位,遷進京都市中京區的獨立房屋裏。三十多年來都是居於高樓大廈的我,對新生活滿心期待,以往大阪公寓單位因為牆壁地板都單薄,常擔心自己的一舉一動會造成別人困擾,現在我們總算徹底地與鄰人相隔離了。只是,擁有着完全獨立的居住空間,原來也暗示了我們與鄰人的關係更緊密。


先說明一下京都市的結構。京都府內的京都市,先劃分為「區」,再劃分為「町」。每個區都有「區」由區役所管理,而各個町,均有市民自然組成的町內會,插手政府沒注重的社區活動與服務。我的住所所在的小巷裏,約有十幢左右的房屋,連同縱橫交錯幾條小路上的數十戶人家,構成我們的町。町內會裏,每六七戶人家構成一個小組,每戶人家輕流擔任組長,負責組內的聯絡等。各個町內會的工作都不同,有些社區的町內會會設立垃圾收集場、策劃栽花及植樹的活動,由居民一同美化區內環境。在天氣災害頻繁的地區,町內會還會負責儲備食物,以防應付突如其來的需要。京都市政府沒有完善的回收廢紙的系統,將居民組織起來,設定廢紙回收日,招請民營回收公司幫忙,也是町內會的工作。

社區是共同經營的,平常多交流,大家才能生活得安心。雖然町內會是自由參與的,原本很怕跟陌生人打交道的我,為了不讓鄰居對我這外國人感不安,也乖乖地成為其中一分子。

我居住的社區的町內會舉行的活動不多,主要是每年八月盆祭的祭典、十月時的運動會等時,招集町內人一起籌備、佈置和收拾。在傳閱的告示板裏,偶爾會夾着區內的新聞情報,例如附近的馬路發生交通意外,又或是數天前,獨居的鄰人今西伯伯於醫院過世了。透過町內會,居民們連結起來,知道彼此的存在與去留。社區是共同經營的,平常多交流,大家才能生活得安心。雖然町內會是自由參與的,原本很怕跟陌生人打交道的我,為了不讓鄰居對我這外國人感不安,也乖乖地成為其中一分子。

京都人的鄰里關係比我預想中的緊密得多,十數戶相連的小街,就像公寓大廈的其中一層,不難想像,陌生人一聲不響驀然闖進,且每數天便換一張面孔,他們心中生起的抗拒情緒是何強烈。

屋主在哪裏?

京都的民宿(或者說日本全國的民宿),主要分為兩大類:位於公寓之中的住宅單位,又或是獨立房屋。而獨立房屋又分為分租多個單位的旅館型民宿,以及全幢出租的。不少遊客對京都都有著特別的憧憬,期望能到體會與在地生活,於是選擇暫住進京都傳統町家之中,因此令獨立房屋的民宿,在京都特別盛行。

日本去年計劃更改民宿法例時,做過不少調查,保健所(類似香港的衛生管理局)在京都市內各處扣門,即使剛好旅客在為其開門,卻找不到屋主,而且有時負責管理的公司又在東京,保健所的職員想當面多探問資料,也感到束手無策。屋主或負責人長期缺席的民宿,最教當地人感困擾。

我身邊也有一些在京都經營旅館型民宿的朋友,他們全都依循着民宿法,將古老的建築物改裝成得能凸顯京都風情,又合乎消防等條例。開張以前事先通知鄰人,建立良好關係,更重要的是,開幕以後,他們也多待在區內,成為社區的一份子。這類型民宿,甚少遭抱怨。

另一方面,不少地產公司針對着外國人對町家的情意結,專門搜尋空置的町家,改裝後售賣,並附上全套的管理服務,代為處理民宿的租務事宜,造成在京都市內有很多屋主缺席的民宿。日本去年計劃更改民宿法例時,做過不少調查,保健所(類似香港的衛生管理局)在京都市內各處扣門,即使剛好旅客在為其開門,卻找不到屋主,而且有時負責管理的公司又在東京,保健所的職員想當面多探問資料,也感到束手無策。屋主或負責人長期缺席的民宿,最教當地人感困擾。

很多喜歡京都傳統文化的人對於民宿的興盛抱着矛盾的情緒。一方面傳統町屋如長時間空置,找不到願意接手的人,總有一天它將被財團收購拆毁,原地建起日本全國隨處可見、毫無特色的新型房屋。另一方面,大量湧現的屋主長期缺席的民宿,對於社區建設的幫助亦不大。

早些日子去五条河原町一帶,探訪一家咖啡店的店主咲子小姐。這區域曾經為京都的紅燈區,十多年前因為警方大舉打擊,區內大部份房屋都人去樓去,小區日漸凋零,近年來雖有一兩家小店及藝廊進駐,但依然滿街空屋,冷冷清清。咲子小姐對此區情有獨鍾,花盡心思希望將它振興,可是即使她找到了願意在此地開店的人,卻仍困難重重——相比起將屋子租出作商店,空屋的屋主寧願任房屋空置,直到找到買家。而願意在此地買房子的,又多是打算經營民宿的外國人。

我曾很天真地以為,只要聚到人群,社區就能活化起來,即使聚集只是來來去去的民宿住客,但咲子小姐的一句說話點明了問題所在:「振興社區,需要長久留在區內,長時間地付出力量的人。」我想起上京區的大將軍商店街,為了吸引更多在區內停留的人們,店主們組成起來將商店街化為妖怪街,各家店舖裏都能找到巨型的鬼怪雕塑。若小區裏集結的都是民宿,而屋主長時間缺席,又怎能團結起來,參與振興社區的事務?

我想,很多喜歡京都傳統文化的人也如我,對於民宿的興盛抱着矛盾的情緒。一方面傳統町屋如長時間空置,找不到願意接手的人,總有一天它將被財團收購拆毁,原地建起日本全國隨處可見、亳無特色的新型房屋。另一方面,大量湧現的屋主長期缺席的民宿,對於社區建設的幫助亦不大。

作為對城區發展無能為力的旅客,我們可以做到的,或許只是嘗試多了解當地人抗拒的理由,展示我們的笑容、友善與禮貎,即使是不速之客,至少也是讓當地人感安心的不速之客。

如果你願意付費成為我們的端會員,請按:http://bit.ly/2nj1oSY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