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月亮杯,我的陰道寧靜革命

台版月亮杯問世,近期更能透過網絡合法購買,台灣女性從此多了一個少繳「月經稅」的選擇。
台灣 身體自主

受訪這天,曾穎凡的手機不時鈴聲大作。「今天是經期第二天,」她解釋,「我很清楚自己的流量。這牌子的衛生棉條,量大的時候最多只能撐90分鐘,所以設鬧鐘,提醒自己定時更換。」

曾穎凡曾自創台灣本土首個衛生棉條品牌「凱娜」,近期她有了更廣為人知的身份:台灣首款月亮杯募資計畫發起人。問她是否使用月亮杯?「有啊,我是初學者,月亮杯放在家裏用,」她難掩興奮,「我整整練習了三個月經週期,老是拖着大毛巾在家裏走來走去,這次經期,終於接到人生『第一杯血』了!」

18歲在水上樂園,明白女人該有選擇權

時間回到18歲那年夏天,考完聯考的曾穎凡,和全班同學約好去一間水上樂園玩。出遊前一天,她發現月事報到,但大家就要畢業了,她鐵了心想:「我就是要去。」

她聽說用衛生棉條就能游泳,無奈家教甚嚴,無法出門購買;不死心的她,託友人買妥棉條放在自家信箱,隔天拎了就出門。「同學都在廁所外面等,我根本沒時間緊張,」她張開腿,塞了兩個指節深的棉條進入體內,玩了一整天水上活動。傍晚沐浴時檢查,一滴經血也沒外漏, safe 。

這是第一次,她體會到女性不必每個月受制於這種「女人才懂的痛」。

「我後來都跟女生們分享,使用生理用品,重點不是『使用生理用品本身』,而是在於,使用之後,『妳做什麼去了』?」曾穎凡回憶,曾問過一群還不敢使用棉條的女孩,「假設宋仲基(南韓男星)約妳去泡溫泉,但妳生理期來了,妳要不要考慮用棉條或月亮杯?」對方答:「當然要啊!」

「那就對啦,」曾穎凡強調,就算遇到生理期,女孩想當一整天的宅女,或想上山下海進行戶外運動,主導權應該握在自己手中。所有不同的生理用品,只是提供女性選項,「妳有權利讓自己過得舒服一點。」

台灣首款月亮杯募資計畫發起人曾穎凡。
台灣首款月亮杯募資計畫發起人曾穎凡。

2003年起,曾穎凡專心在部落格(博客)推廣台灣女性使用棉條,經營「小棉條兒的部落格」,從各品牌衛生棉條「開箱」分享文到女性衛教,都納入討論主題。在這個不算熱門的女性話題領域,她耕耘了14年,至今累積超過66萬瀏覽人次。

曾穎凡初次創業的股東,正是她的父親。2010年,她在台推出「凱娜」,卻在業績進入穩定期後,決心替台灣女性打造一款月亮杯。

經血何所似?有人嫌惡,有人珍視

2015年中旬,在一次偶然機會,她發現全球月亮杯已超過百個廠牌,並且在合法管道販售。長期關注女性生理用品市場的她,發現台灣女性選擇依然非常有限,那一刻,她興起推出台版月亮杯的創業念頭。

一開始,曾穎凡和團隊整理了一份全球月亮杯分析報告,從現有資料出發,統整全球月亮杯的價格、材質、容量。數據整理出來後,卻發現從這份資料,看不出台灣女性的需求。

她們設計了一份針對台灣月亮杯使用者的問卷,上網徵求受訪者,再逐一進行電訪,搜集近百份問卷。訪談內容包括使用者資歷、偏好品牌、取得途徑、使用過程體驗,以及,就手上的月亮杯廠牌來說,是否有待改善之處?

為了取得更精準的質化資料,曾穎凡包下台北市一家餐廳,邀請這些月亮杯使用者面對面交流。這場座談會採焦點團體座談形式,依照使用者「年資」分成四組。當時,月亮杯在尚未能在台灣合法販售,所有在場女性,皆自國外管道取得產品。

曾穎凡再細問這群女性的使用者經驗,是否遇過什麼困難?答案不外乎「放不進去」、「拿不出來」、「拿得出來但總是沾得滿手血」等等。就連月亮杯下緣的設計,應做成柄狀、球狀,或是環狀,都引起一番熱議。

一名分享者說,不敢在搭飛機時使用月亮杯或棉條,原因是曾攜帶衛生棉條,安檢時遭土耳其海關攔下,「因為 X 光照下去,海關以為那排棉條是一排子彈,」她費盡唇舌,女性海關仍不敢置信世上有此用品,直呼台灣女生好開放。

每每觀察完經血的狀態,林欣怡會緩緩將整杯血液倒入馬桶,觀察血液的重量、濃度和在清水中流瀉而出的紅色紋路,「當然痛覺還是在,但妳可以感覺到,鮮血的觸感是溫潤的、是與妳共生的,」她說。

台北藝穗節策展人、《陰道獨白》(英語劇名:The Vagina Monologues)2015年台灣版導演林欣怡,當天正是「長青組」組員之一。林欣怡使用月亮杯至今,已邁入第7年,她的第一個月亮杯來自芬蘭,初次購買時,跨境電商尚未盛行,她得上芬蘭網站訂購、寄給遠在英國的友人,再請友人寄回台灣。

「開始使用月亮杯,會改變妳和妳自己身體的關係,」在那場座談會上,林欣怡這樣分享她的使用心得。她解釋,經血自身體排出後就開始氧化,許多女性無法頻繁更換衛生棉,經期對多數女人而言,除了經痛,還伴隨更多令人困擾的感覺,例如永遠聞到氧化後的腥味,映入眼簾的,永遠是深褐色的血漬。

她舉一個台灣女性的共同經驗,在公廁一定常看到「整片攤開」躺在垃圾桶裏、血淋淋的衛生棉,「我都在想,這些女生一定覺得經血非常髒,以致於連捲好衛生棉都做不到,撕開就丟。」

但使用月亮杯是完全不一樣的體驗。「妳可以觸摸到自己。妳一定會碰到自己的外陰唇或陰道口。把月亮杯從身體拿出來,血一定會沾在手上。妳會思考,要如何跟杯子共處?妳觸碰到自己的時候,是否平和、自在?」

《陰道獨白》上演期間,林欣怡發現,許多女性當了一輩子女人,卻對自己的身體一點也不了解,甚至談及自己的陰蒂、陰唇時,嫌惡表示「連碰都不想碰」。對她們而言,年少時,經血可能曾是屁股後的一抹難堪;成為女人後,逐漸成為麻煩的、酸化的、腐敗的等等象徵。

每當將月亮杯拿出身體,她喜歡盯着那杯未經氧化的血。對她來說,觀察血液,就好像在觀察自己的身體,「仔細端詳半透明的月亮杯,會發現血液有分層。還真的有點像拿鐵的分色!」

每每觀察完經血的狀態,林欣怡會緩緩將整杯血液倒入馬桶,觀察血液的重量、濃度和在清水中流瀉而出的紅色紋路,「當然痛覺還是在,但妳可以感覺到,鮮血的觸感是溫潤的、是與妳共生的,」她說。

但即使是曾穎凡,第一次聽到這種「經血新解」,當下仍然是驚呆了。「我聽不懂她在說什麼?」直到兩年過去,月亮杯成功上市,她在練習使用過程中觀察血液的變化,終於會心一笑;原來真如網友所言,「葡萄美酒月亮杯」的畫面,都是真的。

不死心!親友潑冷水,她走上群眾集資

「給我兩年,我一定會把它做出來,」這場座談會結束後,曾穎凡當場給出承諾。

曾穎凡沒想太多,開始尋找資源。她拿着託朋友從國外寄回來的月亮杯,興沖沖跑到父親辦公室,結果父親一臉匪夷所思,不但質疑這項產品會和自有品牌的衛生棉條搶市場,還頻頻問:「這怎麼可能塞得進去(陰道)?」

「我爸覺得我在亂搞,」曾穎凡回憶,「我真的很難跟他說:『爸,這真的放得進去,可以摺起來……,』」被澆了一盆冷水的她,只能這樣回答:「你不懂,你不是我們的 TA (目標客戶),」隨即走出辦公室。

「他純粹站在投資東西的立場去打槍(反對)我的決定,其實我不怪他,」「他本身對這產品不了解,也沒有生理期,所以不懂女人經期有多辛苦,」兩年後,月亮杯成功上市,曾穎凡笑說,要感謝父親當初持反面意見,否則,月亮杯不會走上群眾集資(中港譯作眾籌)之路。

「我那時覺得,我爸之所以說不行,就是覺得我會用到公司的錢。那,就不要讓我找到錢,」不服輸的她,開始積極參加創業加速器,熱衷聯繫外部投資人。一名當時服務於創投業的朋友,聽完她的計畫,說了一句傷人的話:「我要是妳爸,我也不投妳。」

友人問她,是否精算過,這個新案子能賺多少錢?月亮杯如果上市,可能替公司帶來多少損益平衡?她誠實以告:「沒有算過,我就是覺得這東西可以做,」對方苦笑:「那這樣誰敢投妳?」

友人拒絕投資曾穎凡,卻替她指出一條當時還是人跡罕至的道路:群眾集資。

曾穎凡面臨的最大考驗,是法規築起的牆。儘管月亮杯在歐美已是常見的生理用品,在台灣,月經量杯卻被認定為第二等級醫療器材,申請程序相對複雜。

2015年夏天,透過友人牽線,曾穎凡認識了群眾集資顧問公司貝殼放大創辦人林大涵。他回憶,對曾穎凡的第一印象是既熱血又理性,「剛談完合作,我就覺得這案子會中!」果然,最後集資成果,比眾人當初預期得還要高。

曾穎凡設定的集資目標是新台幣300萬元(約75萬港幣),短短三天就達成;最後募資總金額近1000萬元(約253萬港幣),達到原先設定集資數字的333%。

群眾集資期間,曾穎凡開始拖着行李箱、化妝箱,扛着大型透明子宮教具,前往各地演說,同時和團隊着手申請新型專利。從找製作商、商品設計、產品細節、開模等程序,全部不假他人之手。

2017年2月,月亮杯終於合法上市。
2017年2月,月亮杯終於合法上市。

曾穎凡面臨的最大考驗,是法規築起的牆。儘管月亮杯在歐美已是常見的生理用品,在台灣,月經量杯卻被認定為第二等級醫療器材,申請程序相對複雜。

月亮杯一共經歷兩次延遲出貨。第一次,由於台灣市場上未有廠商引進月亮杯,屬醫療器材定義上的「第一例」,主管機關要求需做臨床實驗以證明對人體無害,但人體實驗至少要再耗費一年,經過多次交涉,她被告知不需進行人體實驗,條件是提交多份測試報告,因此延誤作業。

第二次延遲出貨,是少了一張執照。該案遞交給衛福部的審查文件厚達15公分,就差了一張由製造廠提供的 GMP 執照,無法證明廠商有能力生產月經量杯,又來不及於限定時間內補正,所以無法準時領證、出貨。

大火燒掉700萬,她在災難中樂觀以對

2017年2月,月亮杯終於合法上市。在這段時間前後,已有許多月亮杯品牌代理商在伺機而動。若台版月亮杯成為上市第一例,其他廠商就能辦理簡易進口程序,曾穎凡也樂見其成。

許多消費者不知道的是,出貨前一個月,一把大火燒掉了她的合作廠商倉庫,市價700萬元(約177萬港幣)的衛生棉條,付之一炬。

「她的人生只能用驚濤駭浪來形容吧,」林大涵回憶,曾穎凡在事件發生後,很快接受事實、放下情緒,甚至回過頭來安慰夥伴,幸好月亮杯放在其他廠房。

回首這22個月,曾穎凡催生了台灣第一杯月亮杯,也在忙碌中誕下了兒子。焦頭爛額的曾穎凡,忙到連自己的婚禮都沒辦。但她的企圖心不止於此。去年,她提案爭取月亮杯開放網購,再度扛着沈甸甸的資料、教具、各式月亮杯,和衛福部官員面對面溝通。

今年3月16日,衛福部食藥署終於宣布,被列為二級醫材的月亮杯將開放網購。未來,台灣消費者取得月亮杯將更便利,不再僅限於實體店面販售。

與此同時,第一批拿到月亮杯的使用者陸續上網分享「開箱文」,大方談論自己的成功或失敗經驗;「第一次這麼期待月經」等討論文章,在網路上蔓延開來。

有網友在消毒時意外煮破月亮杯;有人因為「拿不出來」而上婦產科掛號;有男孩買了月亮杯當作情人節禮物;還有父親打開家中微波爐,赫見妻子的月亮杯正在消毒,這時女兒湊上來問「那是什麼?」乾脆先上一課健康教育。

月亮杯的上市,意外掀起處女膜保衛戰,曾穎凡啼笑皆非。她在臉書公開分享:「曾有人問我,月亮杯會不會讓處女膜破掉。我直接肯定堅決地說:『會,絕對會,但妳一樣沒有跟人發生過性行為,所以妳一樣是處女不是嗎?』」

曾穎凡在臉書開設的「台灣月亮杯群眾募資計畫」,如今已成長為超過5000人的封閉社群,多數成員是參與月亮杯計畫的女性,她們親暱地互稱「娘娘」,分享生理期的疑難雜症、生理用品的正確使用方式。

月經並不是天天來;曾穎凡不斷和使用者溝通:從新手到上手,平均需要3到6個生理期。讓她欣慰的是,多數使用者並不會把初次使用月亮杯的不順利,怪罪於產品本身。

甚至,當有醫師質疑月亮杯會使處女膜破損或稱易使陰道感染等,這群「娘娘」們會拿出科學精神反擊:「使用隱形眼鏡如果清潔不當,不也會感染嗎?」「做愛也可能讓陰道感染,是不是大家都請性伴侶去醫院檢查一下?」

月亮杯的上市,意外掀起處女膜保衛戰,曾穎凡啼笑皆非。她在臉書公開分享:「曾有人問我,月亮杯會不會讓處女膜破掉。我直接肯定堅決地說:『會,絕對會,但妳一樣沒有跟人發生過性行為,所以妳一樣是處女不是嗎?』」

「當你還沒教育好消費者的時候,她會覺得產品有錯,」她認為,針對月亮杯贊助者的衛教,已經做了兩年,後續透過不間斷的溝通,已逐步建立正確的使用者心態。

女性該為自己的意志fight

隨着月亮杯知名度上升,也帶動市場買氣。2017年台北美容展,短短五天,月亮杯的業績衝破250萬元(約63萬港幣),業績是她想像中的十倍。

在美容展現場,讓曾穎凡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對男女,「女生一直想進來,男生拚命拉住她,最後把她從攤位前拖走。」她至今還記得那張落寞的臉,「妳活那麼大,連自己生理期要用什麼東西,都還要老公同意嗎?妳怎麼沒有那個意志力去 fight ?」

在結束一場遠距講座後,曾穎凡鼓舞着聽眾,「你們的女兒、孫女、和曾孫女我都教定了!」這彷彿也為台灣生理用品的發展史寫下註腳:一場以陰道為主體的寧靜革命,已然勢不可擋。

月亮杯

「月經量杯」(menstrual cup)俗稱月亮杯,是一種生理用品,又稱為月經杯、月經量杯、月事杯,材質多為醫療級矽膠或乳膠,柔軟且富有彈性,便於摺疊後放置女性陰道內使用。月亮杯多為鐘形設計,下方附有球狀、環狀、柄狀握柄;鐘形功能在於收集子宮內流出的經血,握柄用以保持月亮杯在體內的平衡,也便於取出月亮杯。月亮杯可重複使用,除了環保、省錢,也便於使用者掌握每個月的經血量。(資料由端傳媒綜合整理)

讀者評論 0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目前沒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