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黎蝸藤:美國的「一個中國」,不是中國的「一個中國」

雖然都叫「一個中國」,但美國的「一中政策」,與中國的「一中原則」有極大的區別。

特朗普(川普)上任美國總統後,從特蔡通話,到特習通話,圍繞「一個中國」的爭議不斷。最近,馬英九在紐約接受 CNN 訪問,提及「美國和中國大陸,有它的中國政策,一中政策,我們(中華民國)也有我們的;換句話說,我們的就是『一中各表』。」確實,雖然同為「一個中國」,各種表述中有很多隱蔽的花招。

台灣問題爭議源起

「一個中國」的核心是台灣問題。台灣歷史上長期不是中國的一部分,滿清才納入版圖(1683)。在甲午戰爭戰敗之後(1895),滿清把台灣割讓給日本。之後,中華民國推翻滿清,把自己看作整個滿清的繼承者。二戰時《開羅宣言》(1943)中,美國和英國承諾「在使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例如東北四省、台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華民國。」

《波茨坦宣言》(1945)中再次聲明,《開羅宣言》的條件必須實現。這些戰時文件,成為二戰後中華民國獲得台灣的依據。1945年,中華民國在台灣建立了統治,「光復台灣」。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