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德國的秘密能否打動你?專訪《歐洲的心臟》作者林育立

寫書讓他重新尋回記者的尊嚴,發現這一行在社群媒體時代存在的意義。

【編者按】雖然長居德國,但林育立寫書的方式與眾有別。曾在台灣駐德國代表處擔任新聞編譯與中央社駐德記者的他,寫作《歐洲的心臟》這本書的準備功課之一就是離開德國,回到台灣讀者的所在地走訪,比如到苗栗去看再生能源問題與德國北部的空曠如何不同。這本新書如此以對台灣的實地認識與德國的在地見聞相揉合寫下。就政治、能源政策與轉型正義三大領域,藉德國經驗為台灣社會增添思想養分。話題的重要,靈感的達成,回饋之必要,記者在社群時代身分的反思,我們就在台南訪訪作者林育立。

《歐洲的心臟》作者林育立。
《歐洲的心臟》作者林育立。

一向辦在春節期間的台北國際書展,2017年光景詭譎。這幾年出版市場彷彿沒有底,新書印量一再下修,出版社想方設法找讀者。事前誰也沒料想到,就在可能是最壞的時候,人潮湧現書展會場,塞爆座談。受到關注的新書之中,《歐洲的心臟:德國如何改變自己》不僅獲得重點通路當月選書,銷售反應叫好;書展會場上,作者林育立在衛城出版社的「駐攤時間」與讀者熱烈互動。

《歐洲的心臟:德國如何改變自己》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