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

達明一派《十個救火的少年》:嬉皮士們的政治轉向

當年擁護自由價值、平等民權的青年人,如今轉向成為反移民、反福利社會的保守人士。

刊登於 2017-03-12

十個救火的少年,各自因為不同理由,背棄了曾堅持的使命,情況像令想起60年代美國的嬉皮士運動。圖為2009年胡士托音樂節40周年紀念活動,在音樂節的原址紐約伯利恆鎮。
十個救火的少年,各自因為不同理由,背棄了曾堅持的使命,情況像令想起60年代美國的嬉皮士運動。圖為2009年胡士托音樂節40周年紀念活動,在音樂節的原址紐約伯利恆鎮。

樂壇長青組合達明一派即將重臨紅館,舉行出道三十週年紀念演唱會,不少歌迷引頸以待,成員黃耀明、劉以達兩位亦非常識趣,預先請來一眾歌手組合灌錄翻唱版,在串流平台發佈,當中不乏經典作《今夜星光燦爛》(馮翰鉻)、《馬路天使》(岑寧兒)等。回顧達明創作路,除英倫搖滾、實驗電子別有洞天外,另一廣為人頒之特色,是歌詞蘊含委婉政治隱喻。

他們冒起的八十年代末,國際新秩序正蟄伏匍匐,改革與獨裁,或許只是帷幕外可見之事。另一邊廂,自60年代風行的自由主義左翼思潮,當年盛極一時,然而,右翼政治回朝之風,原來已經暗自在「權力歸花」(Flower Power)世代中掀起。

《十個救火的少年》由潘源良作詞,由於推出時間正值六四事件後,加上「社運少年」的命題,故此普遍視作事件紀念作之一,儘管潘源良其後曾多次否認。在廣東歌世界,嚴肅題材一般較難吸引主流聽眾,但《十》曲採用雷鬼(Reggae)曲風,使歌曲充滿猶如置身南美嘉年華的氣氛,這種演繹一方面突出戲謔效果,另一方面亦使其易於打入主流,成為少數能雅俗共賞的廣東歌經典作之一。

有關《十》曲源流之謎,潘源良在訪問中曾透露,作品原型為《十個小印第安人》(Ten Little Indians),而這寓言故事剛好適合歌曲長度。十個救火的少年,各自因為不同理由,背棄了曾堅持的使命,情況像令想起60年代美國的嬉皮士運動。不少當年擁護自由價值、平等民權的青年人,如今180度轉向成為反移民、反福利社會的保守人士。

關於嬉皮一代的政治轉向,各派人士都有不同版本演繹,至於其中最獲共識的說法,傾向質疑運動本質為一種反文化(Counter-culture),成員並無既定的政治認同。若從世代角度觀察,嬉皮士幾乎都是二戰後嬰兒潮出生,他們享受到政府重建社會、經濟的成果,同時因上一代歷經大蕭條、羅斯福新政及戰爭,受到勤儉無私、忠於社會制度等價值觀約束,所以形成群起反抗的誘因。在此氛圍下,所有與建制有關的對象,自然也能理解為何會被視作稻草人。

《Hippie Dictionary: A Cultural Encyclopedia of the 1960s and 1970s》一書提到,80年代,嬉皮士這種生活方式,正逐漸被邊緣化。不少人因毒品、街頭生活而變得潦倒不堪,隨着年歲增長出現大規模的幻滅情緒,決定重投最蔑視的中產生活,更有強烈負面反射,將嬉皮士運動連同所有自由平等價值,視作自身堪坷命運的禍根,儘管也有較為理性的成員,認為那是邁向人生另一階段的過程而已。有文化學者聲稱,嬉皮士乃「美國最後的文化運動」,無非是因為上述世代循環,於可見的未來都會不斷重演,即使影響再廣再深,都無法改變現存社會經濟結構下,生活資源與競爭的壓力。

年初總統特朗普上台,連帶所謂的「另類右翼」掘起,就被媒體大做文章。有分析指右傾趨勢明顯有年輕化現象,而非坊間所指只有中老年人支持。事實上,奧巴馬上台八年政績,包括同志婚姻合法化、推行全民醫保改革等,為當前社會經濟帶來衝擊之大,已為保守派人士頻繁詬病之案例。自2013年佔領華爾街運動失敗,新一代鼓吹自由平等的人士(部分被視為文青(Hipster),然有待考究)亦在大眾媒體下,暴露了部分過於理想及主流的思維,某些本來置身事外的局外人,難免受如雅諾波魯斯(Milo Yiannopoulos)這類懂得在線上線下包裝自己的極右主義明星吸引,成為新右翼運動最後一塊拼圖。

按此 Spotify 收聽《十個救火的少年》

作曲:黃耀明
作詞:潘源良

唉呀呀唉呀呀呀
唉呀呀唉呀呀呀

唉呀呀唉呀呀呀
唉呀呀唉呀呀呀
在某午夜火警鐘聲響遍
城裏志願灌救部隊發現
站立在橋邊

十個決定去救火的少年
其中一位想起他少鍛鍊
實在是危險 報了名便算

另有別個勇敢的成員
為了要共愛侶一起更甜
靜悄靜悄 便決定轉身竄

又有為了母親的勸勉
在這社會最怕走得太前
罷了罷了 便歸家往後轉

十個決定去救火的少年
來到這段落 祗得七勇士
集合在橋邊

為了決定去救火的主見
其中三位竟終於反了臉
謾罵着離開 這生不願見

尚有共四個穩健成員
又有個願說郤不肯向前
在理論裏 沒法滅火跟煙

被撇下了這三位成員
沒法去令這猛火不再燃
瞬息之間 葬身於這巨變

在這夜這猛火像燎原
大眾議論到這三位少年
就似在怨 用處沒有一點

在這夜這猛火像燎原
大眾議論到這三位少年

亂說亂說 愈說祗有愈遠

十減一得九 九減一得八
八減一得七 七減一得六
六減一得五 五減一得四
四減一得三 三減一得二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