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日,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James Mattis)抵達南韓首爾,展開一連3天的南韓、日本訪問行程,成為特朗普政府上台後首位外訪的內閣官員。
去年競選美國總統期間,特朗普曾批評日本和南韓沒有履行應有責任,稱假如日韓不增加駐當地美軍基地的經費,美國將考慮撤軍,屆時日韓大可以裝備核武以自衛。此外,特朗普又曾表示願意與北韓領袖金正恩舉行雙邊會談。多番言論均與美國政府一貫的對東北亞政策存在重大差異,引發日韓各界就與美國同盟關係前景感到憂慮。
不過,外界預料馬蒂斯今次訪問日韓,主要目的正是安撫這兩大亞太地區盟友,釋除特朗普言論引發的疑慮。馬蒂斯啟程之前,美國國防部已公開強調日韓為美國的「最重要亞太地區盟友」,馬蒂斯今次行程旨在「聆聽」日韓各方顧慮,而並非要推動美國政策的任何巨大改變。
馬蒂斯訪問南韓期間,將與南韓代總統黃教安、青瓦台國家安保室長金寬鎮、南韓國防部長韓民求會面。早在出發前,馬蒂斯曾跟韓民求通電話,雙方同意按照原定計劃在南韓部署薩德導彈防禦系統(THAAD)。
美韓於去年7月宣布,將於2017年內完成在南韓星州郡部署薩德系統,以防範北韓導彈威脅,但相關舉動引起中國及俄羅斯不滿。不過,隨着金正恩在今年的新年講話中宣稱北韓洲際彈道導彈測試部署已進入最後準備階段,外界預料南韓將急於借馬蒂斯來訪,尋求美方在薩德系統等軍事支援上的保證。
馬蒂斯於3日轉抵日本,除了與日本防衛相稻田朋美會面,還將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見面,為2月10日在美國華盛頓召開的美日首腦會談作準備。
稻田此前已率先表示,歡迎馬蒂斯甫上任就訪問日本,期望會面時就亞太局勢坦誠地交換意見,同時強化日美同盟關係。
外界預料,稻田還將尋求美國新政府就尖閣諸島(中國大陸稱「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台灣稱「釣魚臺列嶼」)是否屬於《美日安保條約》防衛範圍表明立場。此外,兩人還可能談及加強導彈防禦系統以應對北韓威脅、美軍駐日本沖繩普天間基地的搬遷問題和南海局勢等。
除了日美軍事同盟,兩國的經貿合作關係同樣備受關注。而面對提倡「美國優先」的特朗普,安倍近日似乎刻意亮出「經濟牌」示好。
早在上週六(1月28日),安倍曾與特朗普通電話,期間特朗普要求日方在美國本土創造就業。據共同社引述消息報導,日本經濟產業省已隨即主導研究具體措施,初步認為可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及德克薩斯州的高速鐵路等基建項目、頁岩氣開發,以至人工智能等尖端產業作貢獻,以幫助美國新增至少數十萬個就業職位。週日(29日),安倍更公開表明,期待與特朗普會面時,商討日方如何協助美國基建計劃,並指有信心日本可協助提升美國產業界的整體生產效率。
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後,於1月23日已簽署行政命令,宣布美國退出《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TPP);另外,他近日又再先後批評日本等國造成美國貿易逆差、質疑日圓貶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