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

大稻埕進化論:百年商人文化如何傳承、如何創新?

處在經濟與文化、開發與保存的兩端,身為這幾年台北最熱門的街區,大稻埕正在尋找屬於自己的答案。

端傳媒記者 王維玲 發自台北

刊登於 2017-01-05

台灣膠彩畫大師郭雪湖著名作品〈南街殷賑〉局部圖,將30年代大稻埕的繁華景觀展現無遺。
台灣膠彩畫大師郭雪湖著名作品〈南街殷賑〉局部圖,將30年代大稻埕的繁華景觀展現無遺。

在很長一段時間中,人們對大稻埕的第一印象,始終停留在農曆年前熙嚷嘈雜的年貨大街,或是充滿着中藥、南北貨的傳統商家。經過數十年的沉寂,大稻埕再次頻繁出現在報章雜誌上,是由周奕成領軍的世代文化創業群在迪化街地標「屈臣氏大藥房」開設小藝埕,緊接着在2012年創立的民藝埕,接連引入新型態的書店、茶館、咖啡廳、手作、民藝、選品等風格小店,吸引許多年輕族群與外國觀光客前來。

至今,風格創業者入駐大稻埕的風潮仍劇烈湧動,尚未平息。隨着捷運大橋頭站的通車,再加上迪化街靠民權西路端的老屋陸續整修完成,原本集中於永樂市場端的各式風格商店也開始逐漸向北遷移,過去以住家為主的迪化街北段出現愈來愈多餐飲、咖啡、創意小店。

新駐的商家就像新鮮的血液,為舊有的街區帶來旺盛的創新活力。當我在採訪台北城市散步創辦人邱翊時,他冷不防拋出一個問題:「採訪了這麼多店家,你認為大稻埕最重要的精神是什麼?」我的腦海中空白了幾秒,文化、歷史、傳統幾個字眼一閃而過,但是五代世居大稻埕的邱翊給的答案卻出乎意料的簡單:「大稻埕很簡單,就是商人的文化。」

貿易,一直是大稻埕得以延續百年繁華的命脈,從清末到日治初期,大稻埕以南北雜貨、茶葉出口為主,進入日治中期, 米業、布匹、中藥等也逐漸佔有一席之地;而在二戰過後,1950年代台灣紡織業興起,永樂市場一帶成為全台最大的布料批發中心,直至今日,迪化街周圍仍是許多紡織企業的營運總部,在不同時期產業的興衰更迭中,大稻埕發展出藏鋒存本、代代相傳的商道文化。

新舊商家的合縱連橫

即使隨着製造業外移、城市開發重心東移,大稻埕已失去過去全台政經文化的中心位置,但是多年來累積的雄厚商業實力與文化精神從未消失,經歷一波波時代變遷的浪潮,無數殷實的商家仍生氣蓬勃地在這裏經營運作,而近幾年進駐的風格餐廳、咖啡店、創意商店等小資本創業者則為大稻埕帶來了新的刺激與想像。

理解大稻埕的歷史及產業發展脈絡之後,再回頭思考近年來新型態創意商家紛紛前往大稻埕落腳的現象,與其說大稻埕需要活化、再生,不如說新舊產業與商業型態的商家在彼此往來、合作、激盪的過程中,不只為街區注入新的活力,也逐漸形成新的產業聚落,傳統與現代的交融,讓這個古老街區持續散發出新的樣貌與魅力。

在大稻埕商圈中,新舊產業不必然是沒有交集的平行線,根據世代文化創業群執行長周奕成觀察,不同世代及業態的商家正透過日常的商業交易,逐漸形成跨世代的互利合作模式。

對於風格創業者而言,落腳大稻埕的誘因除了可負擔的租金之外,這裏也為創業者提供豐沛的資源。例如永樂市場的布料及周圍延平北路的飾品、材料店,持續吸引服裝設計相關工作者進駐於此,其中,主打台灣設計師印花布及生活雜貨的印花樂可說是最成功的例子之一。

印花樂大稻埕本店。
印花樂大稻埕本店。

印花樂公司與首家直營店皆位於迪化街,目前在全台擁有四間直營店與多家百貨專櫃通路,就連日本、香港也有銷售據點,而印花樂選擇落腳迪化街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這裏鄰近全台最大的布料集散中心永樂市場,周圍聚集了布料及紡織相關的上中下游產業,對布料的知識掌握到人脈的連結,都是寶貴的資源。

過去迪化街是全台最重要的物資流通集散地,對於咖啡館、餐廳及酒吧而言,就近在迪化商圈採購南北貨及生活用品不但更能確保品質,也是創造差異化的亮點。

例如座落於「青草街」民樂街的酒吧樂花園便向附近的南北雜貨店及中藥行採購茶梅、洛神花、桂花釀等原料調製風味調酒;而另一家啤酒吧Mikkeller 所提供的點心,從肉紙、起士蛋糕到近來推出的刈包,大多也都是向附近傳統商家採購而來,這種商業合作往來在當地非常普遍。

而對於在地傳統商家而言,這種合作不只為店內帶來新的訂單,也可能帶來新的客源。周奕成以民藝埕二樓的南街得意茶館為例,店內採用的部分茶品與當地百年茶行林華泰合作,「有些客人想要買大包裝的茶葉,我們會介紹客人可以直接過去林華泰買,而林華泰店內沒有可供歇腳品茶的空間,店員也會介紹客人過來喝茶,這也是一種互補的合作模式。」

周奕成認為,商家之間的交易往來是大稻埕最重要,也最扎實的關係,「這邊的人都很務實,也沒有很多時間串門子,做生意其實才是最容易了解對方的方式。」透過做生意,可以觀察到對方付款是否準時、賣的東西實不實在,在這個過程中,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關係也逐漸被建立。

創業者的殘酷舞台

150年來,來自各地的創業者前仆後繼地前往大稻埕,光是在短短800公尺的迪化街上,就聚集了上百家性質類似的南北貨商店、中藥行及布商,有人眼光精準,抓準時機而獲得巨大財富,一躍成為仕紳階級,還能將金字招牌代代傳承下去;同時間卻也有許多實力不夠堅實、時運不濟的經營者黯然離去。

大稻埕內有許多中藥與南北貨批發商店,一般民眾也會到這來採買,特別是過年期間。
大稻埕內有許多中藥與南北貨批發商店,一般民眾也會到這來採買,特別是過年期間。

不論是百年前或是現在,在大稻埕做生意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稻埕是誘惑創業者的殘酷舞台。」邱翊認為,老街新創、老屋活化的熱潮吸引了許多對大稻埕懷抱着美好想像的創業者前來,儘管在初期獲得諸多媒體曝光及注目,「但是要在這邊生存沒有這麼容易,很多小店最後都收掉了,我聽過剛進來宣稱『打死都不離開』的店,現在已經不見了,也有餐廳開了兩年賠了一千萬,最後只能轉售。」

周間與周末之間巨大的人潮落差,是多數新駐商家無法生存下去的原因之一,現在能夠在大稻埕持續營運,甚至拓展分店的商家,都是能夠主動創造人潮,以及吸引在地客群的佼佼者。

以藝埕系列為例,目前的消費客群除了國內外遊客、30多個創業團隊的粉絲之外,還包含許多在地鄰居,「尤其是老一輩的企業老闆,或是有國外居住經驗的後代都喜歡帶朋友來,讓他們覺得這裏也有很不錯的地方,很有面子。」周奕成笑着說。

這三年來,隨着大稻埕文創的名號被頻繁聚焦報導,也吸引愈來愈多連鎖品牌前來創置形象店,店面空間需求與供給皆不斷增加,愈來愈多房仲業者在此活動,最為繁榮的迪化街南街、中街一帶的租金也不斷上漲,為小資本經營的工作室及小店帶來隱憂。不過隨着商業挑戰與競爭日益激烈,也迫使目前仍存活的店家及新進駐的店家必須在商業模式、產品、服務上精益求精,發展出更加成熟的營運方式及差異化的價值。

「這邊店租其實沒有大家想得便宜,我們來之前也評估很久,在品牌形象與話題性的考量之下,我們認為只要不賠,就值得在這裏做。」Mikkeller台灣負責人林幼航半開玩笑地說,「否則在這邊開店,心臟要夠大。」

面對大稻埕的轉變與發展,林幼航樂觀以待,「畢竟這一區還不成氣候,還需要更多人進來將點串成面。」矛盾的是,商圈發展帶來的人流與金流,也可能會讓大稻埕逐漸失去現有的樣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就怕以後人多、雜了,味道就不對了。」

「大稻埕商圈一定會繁榮,只是未來會走向哪個方向?」周奕成認為在自由放任的市場經濟中,大稻埕可能會走向租金飆漲、商圈毀壞的方向,「我們沒辦法浪漫地期待每個屋主都會因為認同我們的理念,不隨便漲租,長遠看來,需要一種合作經濟的創新模式。」

周奕成提出「街區公司」的概念,希望以合作取代對抗,邀集主要利害相關者入股,由屋主、在地企業家、世業群及新創事業家組成利益共同體,集眾人之力來治理主導街區,當屋主也成為股東,一旦街區繁榮,屋主也能享受獲利,不見得要以漲租作為手段。

「有些屋主有意向,但還有點猶疑,我正在尋找帶頭的投資者,希望說服老一代的企業家,以社會企業的心態加入。」雖然理想與現實總是存在着落差,但周奕成仍試圖將這個創新的商業模式付諸實踐,召集具有共同願景的投資股東,讓街區得以永續經營,朝向更好的方向前進。

開發與保存的兩端

租金上漲,只是眼前大稻埕所面臨的短期問題,更為嚴峻的危機,則是在地傳統產業斷層及許多傳統老店紛紛走向凋零,這些現象並非只存在於大稻埕,而是與整個社會產業結構轉型、現代生活方式轉變有關。

當人們不再吃中藥,許多傳統中藥行紛紛關閉,以批發為主的迪化街中藥行出貨量自然減少。
當人們不再吃中藥,許多傳統中藥行紛紛關閉,以批發為主的迪化街中藥行出貨量自然減少。

2014年,邱翊曾策畫《大稻埕的100個微笑》紀錄片暨展覽計畫,訪問了農具工廠、中藥店、糕餅鋪、旗袍師傅等70位在地商家及居民,不只記錄新駐店家進駐傳統街區的影響,也呈現傳統產業如何調適與轉型。

「當初做紀錄片與展覽是怕這些老店消失得很快,希望可以幫他們做些什麼。」但是實際進行後,邱翊發現這是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大稻埕有許多因應過去產業需求而發展的商家,像是農具行,隨着人們生活的改變而失去需求,硬是留下來也只是變成文化標本,我們能做的,就是將他們記錄下來。」

當人們不再吃中藥,許多傳統中藥行紛紛關閉,以批發為主的迪化街中藥行出貨量自然減少,南北貨行則是被量販店與網路購物所取代 。人才斷層則是另一個與產業結構轉變環環相扣的問題,許多老店走入歷史,不只見得是因為經營不善,也可能是因為後代不願意接手。雖然相較於其他地區,目前迪化街後代接班的比例不算低,邱翊說,這些看似並不光鮮亮麗的老店還是有能力支撐幾好幾個家庭,但再過10年、20年,也許仍會出現人才斷層的現象。

「未來這裏會愈來愈觀光化,到有一天我們都不會想住在這裏,所以我們現在就必須要做些什麼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邱翊理性地說,很多人惋惜大稻埕獨特的文化即將消失,但這何嘗不也是一種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獵奇心態?「我們在這邊生活,這些商業模式都存在很久了,並不是大稻埕所獨有的,應該說老台北人就是這樣生活的。」

在都市更新與發展的浪潮中,70年代的「萬大計畫」將萬華與大龍峒的老街、歷史與生活社群全面破壞,當時大稻埕原本也要實施變更迪化街計畫寬度案,但是在有心人士的奔走下,迪化街得以暫時保存,而在2000年公告實施的大稻埕都市計畫案中,迪化街兩側華美的建築立面得以被保存下來,大稻埕的產業也延續至今。

但是在過去的都市計畫中,對於產業活化或轉型方面並沒有長遠的發展計畫,街區的靈魂不只在於建物,而是代代生活在此的商家及居民。近來政府正積極推動在大稻埕設立「民宿專區」的法案,希望修改民宿管理辦法,讓大稻埕的歷史建物可依法放寬變成民宿,邱翊擔憂將讓全台北的民宿業者湧入大稻埕,「我們不是反對,只是希望可以推動總量管制,否則會對當地帶來很大的衝擊。」

在經濟與文化、開發與保存的兩端, 不同利害關係方皆有自己的考量,「目前大稻埕正面臨另一波都市化的浪潮,我們能做的,就是讓它不要發生得那麼快。」而邱翊選擇的方式,便是透過「台北城市散步」推動地在深度導覽,讓大家看到大稻埕最根本的模樣,「唯有先認識大稻埕的靈魂,讀懂了歷史,才能在這個基礎上做出最合適的創新。」

讓更多深具特色的傳統商家重新被看見,是大稻埕免費地區刊物《稻相報TÀU SIO PO》的初衷。
讓更多深具特色的傳統商家重新被看見,是大稻埕免費地區刊物《稻相報TÀU SIO PO》的初衷。

老店的轉型與創新

隨着大稻埕街區氛圍的轉變,以及年輕接班人的努力之下,有些傳統商家也開始積極轉型,不論是更新店面裝潢與商品陳設方式,或是調整經營方式,在原本的批發之外,增加網路宅配的選擇,也有些商家致力於推動品牌,以現代化的方式訴說歷史悠久的品牌故事,將通路拓展至百貨及文創園區。

但是在這些轉型的亮點之外,還有什麼方式可以讓更多深具特色的傳統商家重新被看見,甚至吸引更多年輕人願意投入? 2016年創刊的大稻埕免費地區刊物《稻相報TÀU SIO PO》提供了另一種可能。

《稻相報》取其台語諧音「逗相報」,策畫者林佳儀與吳勝文皆是在地人,吳勝文說,過去許多對於大稻埕傳統產業的報導,常以夕陽產業或是文化櫥窗的角度呈現,「為什麼大家每次都把大稻埕拍得破破的?店家老闆為什麼不能當主角,讓大家看看他們平常的生活在做什麼?」

本業其實是設計師的兩人在工作之餘,自費籌畫及印製這份刊物,以動人的攝影與充滿情感的文字訴說這些店家及老闆的故事。目前發行至第六期,過去曾報導過西服訂製、大稻埕戲院、中藥行、刷具店、獨立書店及老棉成燈籠店,「我們不是要幫這些商家做品牌轉型,只是想將這些消失很可惜的東西記錄下來,也許也會讓更多年輕人注意到這些傳統的行業,進而願意來大稻埕工作。」

他們認為,大稻埕很多店家其實都還有潛力,也有心想要創新,只是被時代所侷限。例如在長安西路已營業近70年的三芳刷具行,過去紡織業興盛時,需要龐大的刷具理布,但老闆娘仍在思考如何因應現代需求發展出新的產品,店內也有因應咖啡館風潮而生的清理道具,「只是老闆娘不了解這個產業,目前只能做很簡單的產品,需要有人幫助她去了解這個產業的狀況與需求。」吳勝文說。

而三芳刷具行目前也面臨接班問題,老闆娘的侄子目前在工廠實習,先學習怎麼製做刷具,才能經營店面,在採訪時,老闆娘也提到侄子其實不想接手,但是當林佳儀將印刷完成的刊物送過去時,這個不到30歲的年輕人眼睛亮了起來,「他原本覺得這份工作很枯燥,無法想像會有什麼樣的未來,但是透過我們的報導,他發現這個工作其實也能上得了檯面。」在這個瞬間,林佳儀覺得一切的辛苦都值得了。

看似傳統守舊的大稻埕,骨子裡其實埋藏著創新的火種,面對時代洪流不間斷地沖刷淘洗,大稻埕卻總能吸引到一群擁有冒險精神的創業者前來在此落地生根,或許這正是大稻埕最獨特的魅力所在。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