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潛航器歸還了,南海卻將迎來更加難料的軍備競賽

奪走潛航器一舉看似魯莽,但這只是中國實現其島鏈戰略的序幕。

中國海軍周二向美國海軍歸還於上周五奪走的無人潛航器,這場在過去數天引起中美雙方針鋒相對的事件,表面看來自此結束。中方這個突如其來的舉動,一度令不少評論員困惑──過去兩年,中國雖然積極於南海爭議海域建造人工島與軍用設施,但其海軍一直避免與美軍展開正面衝突;再加上南海主要爭議國菲律賓在現任總統杜特地治下,一直與中方修好、同時與美國漸行漸遠,杜特地近日甚至公開表示無意就南海仲裁結果執法,中國理應沒有誘因再重新挑動南海局勢。那麼,如此貿然進犯,其背後動機究竟是甚麼?中國此舉又會否預視著中美在亞太海域更宏大的軍事部署與實力較量?

有論者一度猜測,中國海軍這次掀起軒然大波,其效果有違中國外交政策的既有考量,手段並不明智,事件似是出於偶然多於有事前計劃。

台灣前海軍副參謀長、退役中將蘭寧利接受端傳媒記者訪問時表示,不肯定這是否衝著特朗普最近發表的台海立場而來的下馬威之舉,但從表面看來,解放軍的行徑「魯莽」,似有「失控」之嫌:「特朗普不了解、也不太特別重視南海情勢。而北京外交部對特朗普的反應一直都是低調的,中美關係向來是以和為貴。現在這個舉動跟過往的態度完全相反,既不聰明,時機亦不對,讓美國右翼、好戰的輿論有了把柄,只會引起特朗普班子往負面的方向去走。」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