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宣誓風波

劉銳紹:法律包裝下的極權

其實北京不單不願意讓梁、游二人再次宣誓,還要杜絕一切可以宣示「港獨」的平台。

刊登於 2016-11-08

#立法會#香港#宣誓風波

全國人大副秘書長李飛舉行記者會回應人大常委會就《基本法》第104條釋法。
全國人大副秘書長李飛舉行記者會回應人大常委會就《基本法》第104條釋法。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不知怎的,腦海裡忽然湧出葉振棠和麥志誠的歌聲:「努力興建,盡情破壞,彼此也在捱……….難為正邪定分界。」

真巧!這些歌詞不是正合眼前光景嗎?試想,昔日鄧小平等中共領導人創造了「一國兩制」的偉大目標,其後努力興建(至少在構想上如是);可是,今天的領導人卻按照眼前的政治需要,正在對「一國兩制」盡情破壞,弄得官民也在捱──官方承受著自己製造出來的莫名恐懼,為不存在的被推翻危機擔驚受怕;香港人則承受著「一國兩制」破滅的夢魘。一邊廂,官方理直氣壯地說,保護國家安全,反對分裂,是天經地義的事。另一邊廂,香港人則高呼:國家安全不等於政權安全;為民主、為自由,抗爭到底。正邪之間,難以劃界。

趁機壓低「兩制」空間

其實,在劃界之前,不妨看看處理的方法。全國人大就《基本法》104條釋法,處處顯露的特點是,北京相信的是權力勝於一切。從《基本法》委員會主任李飛的解釋可見,北京希望一錘定音,然後壓倒一切反對聲音。而且,李飛所說的範圍不單涵蓋宣誓,還涉及更廣泛的層面。例如,他談到授權者與被授權者的關係,就是後者必須執行前者的指示,至於前者的權是誰人授予的?李飛卻置之不理。也就是說,中央授權地方政府執行它的命令,但中央政府是誰授權?或者有沒有經過人民的授權?則完全迴避過去。

其實,「宣誓風波」發展至今,已不單是「有沒有方法解決」的問題,而是「有沒有誠意妥善解決」的問題。據了解,當「宣誓風波」出現後,泛民陣營和建制陣營都有人嘗試從中協調,希望不要碰撞得玉石俱焚。按主流民意,「青年新政」兩名議員梁頌恆、游蕙禎在宣誓中的表現,的確令人氣憤。他們不單藐視了立法會,也侮辱了自己的民族,應該受到嚴厲批評。所以,泛民一方的人在兩邊溝通時建議,如果讓他們再次宣誓,他們必須正正經經地宣誓。

不過,另一方則表示,必須先行道歉,否則以後什麼人都可以隨便胡鬧,然後又繼續享受議員的待遇。可是,當道歉要求提出後,這一邊又認為,「青政」二人願意正正經經宣誓,已是用後來的行為修正第一次宣誓時的錯誤,可算是一種道歉了。有人還反問:共產黨不是都這樣做嗎?他們過去犯了那麼多錯,但從來沒有一次公開道歉。他們不是用後來的行為修正自己的錯嗎?意見來回交往,有心人努力勸說。

最後,官方認為即使道歉和正經宣誓,也不能給予第二次宣誓的機會,協調工作失敗告終。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其實北京不單不願意讓梁、游二人再次宣誓,還要杜絕一切可以宣示「港獨」的平台。於是,趁這個機會來壓低「兩制」的空間,把中央的權力無限擴大,同時也想讓香港人不要多想什麼三權分立和司法獨立了。換言之,法律和釋法只是外衣,包裝著北京的政治意圖。

「四獨合流」的杯弓蛇影

在在顯示,北京擔心「港獨」的思潮和行動愈來愈受到支持,更擔心「港獨」、「台獨」,以至「疆獨」、「藏獨」走在一起。在北京眼中,這稱之為「四獨(毒)合流」。在這種杯弓蛇影的恐懼下,北京把一些雞毛蒜皮的現象看得煞有介事,例如香港與台灣青年的交流活動,平時算不了什麼事情,但此刻卻變成了「『台獨』與『港獨』互相支持,交流經驗」。

這裡有一點非常奇怪的心理。其實建制派人士也有跟台灣交往的事例,但北京認為這是「深入敵營的摸底」,只要建制派人士事前向有關方面打招呼,事後跟有關方面匯報就行了。這種心態說明,中共要求一切在掌控之中。在它預知範圍以外的事情,都會無端蒙上神秘的薄紗,慢慢發展成為它心裡的無名恐懼。

其實,中共在「台獨」、「疆獨」等問題上,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的責任,只把責任推到分裂分子、外國勢力、敵對勢力之上。隨便拿所謂「台獨」為例,在台灣的不同民意調查中,支持「台獨」的比例一直維持在百分之十幾,但當江澤民在2005年推動通過《反分裂國家法》後,支持「台獨」的比例陡然上升近27%。其後,北京稍為收斂氣焰,「台獨」的支持度又下降至平時的水平。可見,北京的狂轟濫炸、頤指氣使、財大氣粗,正是催谷「台獨」的最大推手。

大家還記得2000年陳水扁競選總統的時候嗎?那時候,北京正舉行全國人大和全國政協會議,國家總理朱鎔基在記者會上警告台灣人不要選出有「台獨」傾向的人當總統。結果此語一出,有力地協助陳水扁進入總統府。在投票前的五天,我曾訪問陳水扁,當時他還表示「過幾天就不會再忙了」,顯示他也沒有信心當選。可是,朱鎔基的話一出,陳水扁忽然感到希望重來。結果,他就以不到百分之四十的票數成為總統,既乘連戰和宋楚瑜分裂之機,也拜共產黨批評所賜。北京有沒有吸收這些「惡形惡相的教訓」呢?

如今,北京似乎可以駕馭一切,「港獨」的氣勢被壓下去了,不聽話的人也被趕出立法會外。但是,可以預期的是,未來的抗爭只會持續下去,就像1949年之前共產黨向國民黨抗爭一樣。當然,暴力的抗爭暫時不會太強烈,因為香港暫時仍未到達暴力抗爭的臨界點,而香港的主流民意也反對暴力。不過,如果北京的壓力不斷加大,愈來愈只強調「中央權力」而不理會香港人的意願,那麼只會把不滿的情緒向臨界點推進。

目前,北京只崇拜權力、財力和武力,而它的確有能力駕馭一切,但這只是眼前的現實,並不代表永恆。北京能否從歷史中醒悟,只有看他們自己了。

(劉銳紹,香港資深時事評論員,曾任職《文匯報》駐北京記者)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