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洪秀柱當選黨主席後首度訪問大陸,連馬英九都擔心她見習近平會說什麼

刊登於 2016-10-31

國民黨主席洪秀柱到南京中山陵向國父孫中山先生獻花致意。
洪秀柱到南京的官方行程第一站就是到中山陵向國父孫中山先生獻花致意。

10月30日晚,中國國民黨黨主席洪秀柱率領國民黨訪問團抵達南京。這次為期五天四夜的訪問最受關注的是,在11月2日的「洪習會」(即洪秀柱與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會面)上,洪秀柱是否會提及「一中各表」的表述,以及洪是否會在會談中推動兩岸簽訂和平協議。行前,洪秀柱將此次訪問定調為「和平之旅」,希望能在論壇上達成具體協議,化解民進黨執政後兩岸冰封的關係。

我們要繼續當推手,讓兩岸交流不中斷,且要有好成果,不能因政府與政府間冷若冰霜,就讓兩岸人民也開始有隔閡。

國民黨主席洪秀柱

洪秀柱曾提出兩岸「一中同表」路線,遭到黨內質疑

洪秀柱曾將「九二共識,一中各表」論述改為「九二共識,一中同表」,一度在國民黨內引發爭議。在2015年洪秀柱代表國民黨參選總統時,便因兩岸政策觀點與黨內主流聲音產生分歧,被撤參選資格

洪秀柱認為,「九二共識」的階段性任務已經完成,應從「一中各表」、「一中不表」,走向「一中同表」,並倡議以「整個中國」補強「一個中國」。洪秀柱認為「一中同表」的具體含義是:主權宣示重疊、憲政治權分立,即承認「兩岸是整個中國內部的兩個憲政政府」。

一中同表

一中同表,為各種「一中X表」論述的變形之一,是處理海峽兩岸關係問題的一種主張,認為「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皆是「整個中國」的一部份,二者在各自領域有完整的管轄權,互不隸屬。同時,二者擱置對「整個中國」的主權的爭議。這個說法最早在2004年由台灣大學政治學教授張亞中所提出,希望兩岸由一中各表的立場更進一步。(資料來自維基百科,百科內容以 CC BY-SA 3.0 授權)

而在民進黨上台及洪秀柱就任黨主席後,她雖然不再提「一中同表」,但在今年9月的國民黨全國黨代會上,黨綱在涉及兩岸交流部分首次出現只提「九二共識」,不提「一中各表」的表述,亦引發外界關注。在以往,是否提及「一中各表」為國民黨和共產黨對「九二共識」表述上的最大差別。

因此,洪秀柱此次大陸之行,是否提及「一中各表」、甚至是「一中同表」,受到各界廣泛關注。

在臨行前,國民黨內還就「一中各表」的問題,要求洪秀柱在「洪習會」上清晰表述。據聯合報報導,傳出洪秀柱將在11月初與習近平會面的消息後,馬英九曾多次要求與洪秀柱會談,卻慘遭「閉門羹」。面對黨內要求在「洪習會」上清晰表述「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要求,洪秀柱則指,希望黨內不要拘泥於小節,將小句子或小字無限放大對待。

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蔡正元則在10月30日透露,洪秀柱在「洪習會」上對於「一中同表」的主張不會有「脫軌」表述。蔡正元還強調,洪秀柱就任黨主席後,已經沒有提過該說法,「一中同表」亦沒有在政綱中出現。

國民黨立委陳學聖表示,洪秀柱只需要牢牢記住「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然後公開說出來,「如果還能再說出中華民國,就是100分」。

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趙天麟則指,洪秀柱此行應彰顯台灣主流民意與看法,呼籲北京當局應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

「洪習會」:洪秀柱或推動兩岸簽訂和平協議

11月2日,洪秀柱將與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面,屆時國共雙方將各有13人出席。

行前,洪秀柱以「追求和平與繁榮才是台灣的共識」為題,投書日本時事通信社,暗示可能將在「洪習會」上談及兩岸和平協議。

兩岸和平協議的議題在第十九次國民黨全國黨代會上備受矚目,國民黨再次推動兩岸簽訂「和平協議」寫入黨綱。當時洪秀柱表示,「和平協議」是為了讓兩岸和平「制度化」和對抗民進黨「台獨黨綱」。

在中華民國憲法基礎上,深化九二共識,積極探討以和平協議結束兩岸敵對狀態可能性,扮演推動兩岸和平制度化角色,確保台灣人民福祉。

國民黨新政策綱領的兩岸交流論述

外界認為洪秀柱此行有意推動兩岸簽署和平協議,民進黨對此反應強烈。民進黨立法院黨團便呼籲洪秀柱不得與中方簽署任何協議,「不要踩國家法律的紅線,也不要踩人民容忍的紅線」。民進黨立委葉宜津則表示,雖然洪秀柱提出要簽署和平協議,但協議需要國家簽署才具有效力,沒有一個政黨具有簽署協議的權力,何況國民黨現在為在野黨。

北京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李義虎則認為,預料習近平在雙方會面上會在此強調「兩岸命運共同體」的說法,即「民意」不再指2300萬台灣人民,而是指13億中國人民,該說法旨在回應蔡英文當局時常以「民意」做擋箭牌的做法。

聲音

若是洪秀柱在洪習會中提出和平協議,這可能會使台灣內部激起新一波統獨論述大戰,這對國民黨與兩岸關係和平的未來發展不見得有利。

時代力量立法院黨團總召徐永明

來源:中央社中時電子報聯合新聞網明報香港經濟日報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