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

七部黑客電影:斯諾登並不孤獨

個人與霸權的交鋒,全在真真假假的影劇中可以找到影子。

端傳媒記者 張書瑋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16-10-21

圖為巴西聖保羅,人們戴著V煞面具遊行。
圖為巴西聖保羅,人們戴著V煞面具遊行。

Oliver Stone 多年後回歸政治人物電影,交出新作 Snowden(2016)這答卷,如他過往的政治電影一樣,極具爭議。這久違的熙熙攘攘除了讓人關注 Stone 在未來對社會及政治議題的見解,更好奇反對政府、反對公權力的黑客們,在他心裏究竟有什麼位置。就身分的特殊性,黑客充滿個人主義色彩,宅味十足,我行我素,是淹沒在人群之中的特例。而這些講述互聯網攻堅的電影,也從很多角度講述了與黑客相關的話題,同樣饒富興味。

攻殼機動隊(1995) 導演:押井守

Cyberpunk 一直在描繪各式各樣的虛擬世界,以黑色的筆觸處理邊緣階層與極權之間的戲劇發展。因此黑客與科幻彷彿天生的搭配,可以描繪狄托邦式的社會中,經不起想像的階層關係。1995年別緻的日式美學,包裝出先鋒又驚人的《攻殼機動隊》。這部動畫電影寫信息化的世界,特殊部隊——公安9課如何捕捉高科技罪犯。其中不僅以繁複詳密的設定、撲朔迷離的劇情讓觀眾陷入迷宮,更以充滿哲思的內容讓人考量信息化和人類意識等多種深刻命題。不斷在虛擬和現實間穿插的故事情節,首次開啟了人類對數字空間的想像,也把犯罪和極權描寫得更加天花亂墜。據說也是影響斯諾登本人很深的一部電影。

Freedom Downtime(2001) 導演:Emmanuel Goldstein

Kevin Mitnick 是黑客界的傳奇人物,1995年被FBI以入侵電腦為由監禁五年,不予保釋。本片以極為耐心的口吻從 Cyberpunk 說起,一路陳列 Mitnick 的經歷與傳說。一路說下去,才發現原來當局雖然以黑客行為為由而監禁了他,實則卻沒有任何實在的證據足夠起訴。在電影中,「釋放 Kevin」運動也成為敘述的一條線索,開始探索黑客行為的法律和道德界線。在國家機器面前,黑客的好奇到底是一種不可原諒的罪行,還是一種監督公權力的新力量?而電影的線索以一種荒誕的視角,串起每個人都近乎黑色幽默的話語,在莊諧之間闢出蹊徑,十幾年之後,蹊徑成為巨流了嗎?

Hacking Democracy(2006) 導演:Simon Ardizzone, Russell Michaels

黑客手法可以偷政要、名流的重要文件,可以揭露機構和企業的秘辛內幕,還可以做別的嗎?這部紀錄片告訴你,互聯網技術也可以用在竄改選票。通過多方追查,主創們在一個又一個場合發現了在美國民主選舉中的數字安全漏洞。黑客的技術不僅可以是邊緣人抗擊政府機器的方法,也可以反過來成為愚弄和控制民眾的手段。它裝滿了民主社會最壞的可能性,也裝滿了選民們最悲觀的預想。竊取與被竊取,篡改與被篡改,一切的一切都太容易了。聽說也有人把這一套HBO出品的紀錄片當作驚悚片看待。

We Are Legion: The Story of the Hacktivists(2012) 導演:Brian Knappenberger

Brian Knappenberger鍾情於反戰及互聯網題材,在這部電影裏,他用相當意氣的口吻,展現了黑客們如何行動,如何與世界溝通這些原本令世人很陌生的過程。電影內容覆蓋了早期黑客組織的活動、幾次黑客震驚世界的出擊、黑客們戴着面具的自述等等素材,似乎讓觀眾也感應到了黑客們的憤怒。公權力到底有多邪惡?民眾需要看到的威脅在這裏欠奉,不過這裏的描述卻讓每一次事件都有了生命,每一個黑客都如此鮮活,儘管很多人出鏡的時候都帶着V煞的面具。這樣的掩飾之下,現實世界與電影情節,到底哪一個更加真實?

We steal secrets:the story of wikileaks(2013) 導演: Alex Gibney

維基解密是新千年最叱吒風雲的非盈利互聯網組織。你可以說它是一種媒體,也可以說它是在全球一體化進程中誕生的民間資料庫。它號稱無視政府的任何干預,用盡全力搜集再公布各種隱密資料。在黑客們不斷攻擊政府網站時,維基解密更像是一種情報科黑客,讓如今的「信息戰」更加瞬息萬變。這一部紀錄片試圖全盤托出維基解密的前世今生,當然,其中太多的東西引人遐想。維基解密志在解開那些黑色的秘密,它自己又有些什麼秘密呢?導演 Alex Gibney 產量驚人,卻也有口皆碑,曾經獲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肯定,這一部作品推出之後也迅速獲得了傳媒一致讚好。

TPB AFK: The Pirate Bay Away from Keyboard(2013) 導演:Simon Klose

The Pirate Bay,大名鼎鼎的海盜灣,它的誕生及發展改變了民眾的娛樂生活。2003年建立,它在網絡飛速發展的時期承接了過去舊有的 p2p 傳播,盜版傳播由過去的個別行為,演變成了全民運動般的熱潮。當初依賴內部人員積極傳送文件的情形也改變了,海盜灣的存在幾乎讓娛樂文化工業失去了強盛時期的力量,他們不得不去努力適應一種不願為產品付費的習慣。這一部紀錄片在海盜灣十週年時推出,試圖全面展示海盜灣面臨的問題和發自個人與極權的交鋒,全在真真假假的影劇中可以找到影子。面對政府一次又一次制裁,他們不停地在想辦法改變自己的運營策略,這些辯論和互搏為那一個心照不宣的年代留下了翔實的注解。

Mr. Robot(2015) 監製:Sam Esmail

在電視劇行業每況愈下時,本劇是2015年少有跑出的電視網新劇集。有傳聞主創受斯諾登事件啟發,意圖講述年輕世代的故事。劇情講一位患有社交恐懼症的程序員,白天負責金融公司的數字安全,晚上則變成隨心所欲的黑客。他一面被自己的病情困擾,一面又受到神秘無政府主義者的誘惑,要他破壞自己的僱主。整個劇集當然帶着美國主流電視劇的浮誇,但拼了命的人物設定倒像是在為黑客行為找出一個內外焦慮的情境。究竟黑客行為是出於對霸權的反抗,還是對自己不安的撫慰?儘管在劇作上存在不少技術問題,多少還是因為值得玩味的文本引起了觀眾的注意。金球獎的最佳電視劇集的獎項是否實至名歸,這答案也許會在黑客文化進一步發展之後塵埃落定。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