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去年12月巴黎舉辦第21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1)後,法國政府大力推動「能源轉型法案」(Energy Transition for Green Growth),以對抗氣候變化,其中繼今年7月宣布禁用塑膠袋後,8月又通過了取締塑膠餐具的法案,成為世界上首個立法禁用塑膠餐具的國家。
取締塑膠餐具的法案最初由歐洲生態—綠黨(Europe Ecologie-Greens Party)提出,旨在降低塑膠製品在生產時損耗的能量,以及減少塑膠垃圾帶來的污染。法案在上月通過後,生產商可享有至2020年屆滿的寬限期;在2020年過後,生產商必須保證出產的即棄餐具和器皿,均由以樹木、皮革、植物油等提煉而成的「生物來源物質」製造。
不過,相關法案亦引起反對聲音。在法案獲得通過之前,生態學家原本呼籲在2017年就全面禁止生產商出品塑膠餐具,但遭業界反彈;就連法國環境部長 Segolene Royal 亦表態指,過早全面實施禁令,將令法案變成一項「反社會」措施,例如部分家庭在經濟上可能無法負擔日常使用可降解餐具。
亦有反對聲音指出,這項禁令違反了歐盟商品自由流通的法規。其中,歐洲包裝製造商的代表組織「Pack2Go Europe」的秘書長 Eamonn Bates 就敦促歐盟對法國採取法律行動,並揚言假如歐盟無動於衷,該組織會發起抗爭。
Eamonn Bates 又呼籲其他歐洲國家不要採取類似法國的禁制措施。他指出,根本沒有證據顯示生物材料對環境有益,且禁令或會導致更糟的情況:「消費者可能會認為,因為生物材料容易降解,未來就可以將包裝袋等留在郊外。這簡直是一派胡言!這將導致垃圾問題變本加厲。」
據悉,目前歐洲每年消耗的即棄塑膠袋有170億個,而一個塑膠袋需要450年才能降解。塑膠製品亦對自然環境有極大損害,有47%的塑膠廢棄品被棄於大自然中,而10%塑膠料製品最終沉積於海底。
事實上,美國紐約市、夏威夷、加州聖荷西(San Jose)等地此前早已頒布禁止或限制使用塑膠袋的法令。而總部位於加州的 World Centric、總部位於密歇根州的 Fabri-Kal 公司,已通過包括植物澱粉、生物塑膠和舊紙張等不同材料,製造可降解的即棄產品來代替塑膠製品。
聲音
法國不是完美的,但這件事的確很棒!法國在教育、食物、環保議題上都有開放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