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誰選立法會?

立選數據分析:新界東選區,誰人吸票力「過強」?

在新界東選區,各候選人名單的 Facebook 互動人口重疊度普遍很高,代表互相搶票的機會很大……

思為策略

刊登於 2016-08-31

#立法會#香港

編按:2016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將至,研究機構「思為策略」將於《端傳媒》撰寫一系列文章,以收集得來的線下和線上數據,分析各區選情,提供傳統滾動民調以外的視角。

2016年7月18日,楊岳橋在街站收集選舉提名。
2016年7月18日,公民黨楊岳橋在街站收集選舉提名。

新界東選區分為北區、大埔、沙田和西貢四個行政區,選民人數為97.5萬,共會選出9個議席。今屆選舉有22張名單競逐9個議席,名單之多為全港之最。新界東近年的選舉結果,均顯示大黨、地區組織在這區具有一定優勢。上屆泛民主派在這區創出奇跡,12張名單出選,成功取得6席。建制派在此區派5張名單出選,但因為配票策略失當,只有民建聯的兩張名單和自由黨名單當選。

上屆9名在新界東當選的議員,有7名均選擇在同區角逐連任,有兩名則選擇排第二出選,亦有過往做過立法會議員的候選人再在此區參選。外間的關注焦點,是泛民主派和本土派能否保住上屆在此區取得6席的佳績,以及本土派能否在此區取得歷史性的兩席。

線下「選民結構」分析

上圖的分類解釋如下:

深藍:若出來投票,一定會投票給建制派候選人,且投票率極高。

淺藍:若出來投票,較偏向投給建制派候選人,投票率稍低。

中間選民:不一定出來投票,且對各政黨沒有特別偏好,投票率較低。

淺黃:若出來投票,較偏向投給泛民主派或本土派候選人,投票率稍低。

深黃:若出來投票,一定會投票給泛民主派或本土派候選人,且投票率極高。

從新界東選區選民結構來看:泛黃、中間與泛藍選民分別為27.15%、50.99%與21.86%,泛黃票源比泛藍多5.29%,差距在全港來說較大。其中泛黃選民當中未決定投票意向,甚至未決定是否投票的淺黃選民(8.32%),約等於深黃(18.83%)的四成四,比例比泛藍為高。

我們再將新界東的四個行政區域黃藍選民比例分拆出來,得出以上圖示。

四區行政區中,沙田區、西貢區和大埔區呈現黃大於藍的格局,而北區則呈現藍大於黃的格局。藍黃差距最大的區域為西貢區,泛黃、中間、泛藍選民分別為29.55%、48.15%、22.3%,黃藍相差7%。藍黃差距最小的區域,則為北區:泛黃、中間、泛藍選民分別為25.47%、48.27%、26.26%,藍黃相差不足1%。

對建制派來說,首要的任務是鞏固和動員新界西選區深藍支持者的票源。而五區分區中,深藍選民大約都在15%至18%左右,尤其集中在大埔和北區,因為鄉事派票源數量較多。

至於傳統民主派,他們則要爭取更多的地區樁腳(地區勢力)支持。如要鞏固好西貢、大埔這兩個傳統民主派鐵票區,助選的區議員和地區幹事需以傳統方式,在投票日動員選民參與投票。

而整個泛民主派和本土派,亦需要透過媒體以及強化各種互動(如落區派傳單)傳遞政治訴求,動員淺黃和中間選民參與投票。沙田的中間選民最多,達55.1%,淺黃票源也近10%,因此泛民主派和本土派需要在這區刺激淺黃選民投票,同時需要就中間選民作出針對性的宣傳。而泛藍票源最多的北區,淺黃選民佔整體票源高達10.5%,泛民主派和本土派必須用盡社交媒體和現實的各項互動,以推動淺黃選民參與投票,否則劣勢會更明顯。

線上「不重複互動人口流向」分析

根據7月19日到8月20日的數據和計算,可以看到首三大候選人 Facebook 專頁的不重複互動人數(下稱互動人口)都破萬。其中公民黨的政治明星楊岳橋的專頁,有24234名互動人口,為全港最多的一名候選人。除了楊岳橋,梁國雄名單也是離群值(在同一組資料中和其他數值差異較大的數值),專頁有19202名互動人口。第三名的李梓敬名單專頁(即李梓敬與田北俊兩個專頁),則有10143名互動人口,惟當中大部分都來自田北俊的專頁。

第四名與第五名分別是工黨的張超雄名單,與民建聯的葛珮帆名單,互動人口分別為:6170人和6004人。其中,葛珮帆的互動人口為新界東眾多名單當中最紮實的,其「硬性支持」比例(平均每週互動超過一次的比例)為本區最高,有23.18%。

環顧眾多新界東候選人名單的專頁表現,可以明顯肯定,在今年二月補選取得16萬票當選的楊岳橋,為泛民主派甚至是全港的新一代政治明星;在街頭和議會抗爭多年,以及擁有12年議員經驗的梁國雄,也有為數不少的固定支持者。不過,如果對比到後面的重疊度分析,則會發現梁國雄名單有21.28%的互動人口,跟楊岳橋名單重疊,而且梁國雄名單的硬性支持比例(9.56%),亦遠較楊岳橋名單(23.18%)低。這個現象值得各政治陣營繼續研究和關注。

值得留意的是,新界東選區的建制派候選人,在硬性支持比例普遍都高於泛民主派和本土派。建制派當中,唯獨李梓敬名單的硬性支持比最低,僅4.57%。如果李的專頁互動人口在選舉最後幾天無力再上,就很難期待能從 Facebook 中吸納游離和中間選票。

另外,透過分析各名單首名候選人 Facebook 專頁的互動人口重疊度,能清楚看出候選人之間互相影響能力的差距。專頁的互動人口,通常會有部分跟其他專頁的互動人口重疊,而重疊人口佔「專頁總互動人口」的比例愈高,代表該專頁受其他專頁的影響愈大。舉例來說,名單 A 的 Facebook 有100個互動人口與名單 B 重疊,該100人佔名單 A 總互動人口的10%,但佔名單 B 的50%,即表示名單 A 在網上宣傳的效果(不論是正面還是負面),將較能影響名單 B 的選情。

我們將每張名單與其他名單的重疊互動人口比例前三名整理出來,從圖表中,我們可以觀察到泛藍跟泛黃之間雖有壁壘,但沒有像其他區那麼分明。除了楊岳橋能突破固有的藍黃分界,與建制派的自由黨李梓敬、中間派的民主思路麥嘉晉等互動人口有所重疊之外,本土派的陳云根也與李梓敬的互動人口有重疊。

建制派的部分,可以留意到較高互相重疊度的候選人名單主要是:李梓敬名單、容海恩名單、葛珮帆名單、陳克勤名單。

泛民主派與本土派,我們需要特別留意的是,同樣出身民主黨的候選人林卓廷、范國威、鄭家富,他們專頁的互動人口,都是與楊岳橋和梁國雄有高度重疊,而范國威又分別是林卓廷與鄭家富的重疊度第三名。如果以重疊度進行交叉比較,能夠觀察到如果范國威得票越多,對鄭家富與林卓廷的威脅愈大。

泛民互動人口高度重疊,楊岳橋表現一枝獨秀

按常理而言,新界西的整體泛黃票源多於泛藍,只單憑泛黃票源,理應可以取得最少五席。如果建制陣營像上屆一樣策略失誤,泛民主派與本土派加上來更可以取得六席。然而,今屆泛民主派與本土派名單具實力的名單眾多,例如鄭家富突然宣布參選,則令其上屆支持的五張名單(楊岳橋、梁國雄、陳志全、張超雄、范國威)面對更大的困難。另外,建制陣營不斷傳出,他們與中聯辦力爭建制派在此區取得四席,再加上在上屆立選取得二萬五千票左右、並在今年補選取得逾三萬票的方國珊捲土重來,泛民主派要維持上屆議席的佳績,甚為艱難。

全區深藍的比例只達16.34%,稍少於深黃的18.83%,而中間選民佔全區選民數目超過一半,代表全區存在最少一半固定不投票的選舉人口,選情相對穩定,兩邊陣營也較難突破當下的政治格局。不過,這區候選人的 Facebook 經營表現相對較佳,而楊岳橋、梁國雄的專頁經營,更可以「優秀」形容。隨這兩位外,張超雄、陳云根、陳志全、范國威的專頁表現也算不錯,因此這六名候選人都較容易藉 Facebook 專頁吸引淺黃甚至中間選民支持。

民主黨林卓廷的 Facebook 專頁成效不彰,但民主黨有過十名新界東區議員,有助動員地區組織票支持。而新民主同盟范國威亦在新界東有15名區議員,組織票也成他的主要票源,這兩名候選人選情可以看高一線。可是,楊岳橋的 Facebook 專頁表現太突出,與泛民主派和本土派名單重疊程度非常高,因此可能會出現「吸票過多」的情況,隨時會危害到其他名單,例如陳志全、范國威、林卓廷等人。而以中間派姿態參選的方國珊,除了西貢區的固定支持,Facebook 經營成效不大,其互動人口不少與楊岳橋等泛民主派候選人重疊,因此楊岳橋吸票過多的情況,也對她的選情構成影響。

而建制派方面,深藍票源雖佔全區的16.34%,跟深黃票接近,但加上淺藍,就只有21.86%,比泛黃票源少5%。如果單計深藍票源,民建聯葛珮帆和陳克勤、新民黨/公民力量容海恩和獨立的侯志強,他們在動員深藍票源方面都具有優勢。當然,地區勢力較穩固的葛珮帆和陳克勤,勝算較大。可是,陳克勤的形勢,可能受制於同樣在北區具地區勢力的侯志強;而葛珮帆表現,亦受制於容海恩所屬、在沙田區和西貢區具地區網絡的新民黨/公民力量。當然,葛珮帆的 Facebook 專頁表現較佳,較易吸納更多的淺藍和中間選民支持,勝算在眾多建制候選人當中仍然最高。至於自由黨李梓敬,地區實力不足,即使其名單第二名的田北俊專頁表現較佳,但硬性支持比率低,令他們名單的勝算稍低於容海恩。

目前安全名單:楊岳橋、葛珮帆、陳克勤

當選機率大名單:范國威、梁國雄

最後變數名單:林卓廷、方國珊、梁頌恆、張超雄 、陳云根、鄭家富、容海恩、李梓敬、陳志全

(思為策略,利用數據分析華人政治行為的研究機構)

註:由於陳玉娥跟梁金成名單沒有經營 Facebook 專頁,也沒有一個在 Facebook 上代表他們的官方社群,故不列入計算。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