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權力漩渦中,小粉紅的過火與荒誕

「小粉紅」的集體行動,極有可能導致輿論剎車失靈,衝擊整個社會的共識與底線,即使對官方來說,這也無異於火中取栗,飲鴆止渴。
戴立忍,電影《不能說的夏天》劇照。

近日,大陸網絡上以兩岸政治議題圍剿藝人趙薇、戴立忍、水原希子的事件持續發酵。伴隨着「南海仲裁案」引發的連鎖反應,批評「民族主義」浪潮的聲音也不絕於耳。

然而,「小粉紅」帶來的社會現象,絕非「反日遊行」、「抵制洋貨」般簡單的民族主義,而是在複雜合力下,對社會共識的根本挑戰。

「小粉紅」的話語模式和行動原則,從一開始就不是單純的政治論戰,而是教養不足導致的對現代社會規則的冒犯,更深層的背後,是知識分子話語權威的喪失,以及暗流湧動的權力之争。

小粉紅拉低網絡社交底線

中國互聯網中的政治論戰,自互聯網誕生以來就從未平息。多年前,人們就將其概況為「新左派」與「自由派」之爭,一方主張國家至上,以及平等的社會主義;另一方則強調自由民主與市場化。然而,這些群體基本上都以中年人為主,不僅有着成套、閉環的政治觀點,在多數問題上也有着清晰的界別。更重要的是,早期的互聯網政治論戰,不僅規模有限,而且只在知識界與特定網站(如烏有之鄉、共識網、四月青年、中國選舉與治理網)內部爆發,話題也極少觸及日常生活。

本來,不管是職業、收入,還是婚姻、性取向和政治立場,都是極私密的話題,這是現代社會共同認可的社交規則。上述網站,雖屢遭官方壓制,但基本上和其他有話題偏好類的網站一樣,只是人們自願表達和言說的特定場所。換句話說,早年的政治類網站,和情感論壇、遊戲社區一樣,多麼嚴重的辯論與攻訐,都是建立在雙方有意參與的基礎上。

然而,「小粉紅」在微博上的群體行動,大大拉低了互聯網社交的底線。在微博這樣原本無所不包的紛繁世界,政治話題的觸角不斷延伸。而今日,幾乎每個微博用戶都被捲入了這場政治圍剿,留給他們的選擇非黑即白,並且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而年初帝吧用戶集體翻牆攻佔臉書的事件,網友狂丟風景、美食圖片,乃至表情包和「八榮八恥」等政治標語,同樣適用此道理。共青團曾專門發文,自稱絕非「網絡暴力」,只是「在玩表情包」。這似乎也是「小粉紅」最引以為傲的「理性」行動準則。事實上,這無非就是底層熟人社會村夫市儈的社交信條:天然的集體歸屬感對個人有着強大約束力和號召力——「我們認同的就是全世界都要認同的」。於是,一副好為人師的姿態油然而生,強行越過社交界限,無禮冒犯私人空間,篤信「為你好」即正義。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幾十年之後,今日的「小粉紅」就是明日家裏逼婚問嫁的七大姑八大姨,無論何種心態,都難以抵消其無端騷擾與逼人表態的事實。因為,「表情包」虛假理性背後,是無知帶來的高度自信,他們對主權的認知和國家歷史的理解,就好像長輩認為年輕人25歲不結婚就是耍流氓一樣。而當這種缺乏教養的行為成為集體行動時,恪守社交規則的人也變得無處可逃。

與這種冒犯相對的,還有受害者的驚人沉默。即使網絡上有不少同情藝人的聲音,但當事人從未有一人敢站出來,用現代社會的常理,公開反駁小粉紅的圍剿。電視媒體與節目製作方,更是搶先下架、換角、毀約,逐漸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應對機制,與問題藝人及時切割。在不諳政治的娛樂界,媒體與藝人兼具受害者與共謀者的角色,這對於社會規則的破壞,幾乎是不可逆的。

知識分子何以權威掃地?

「小粉紅」面對大量指責,展現了極強的回擊能力。互聯網上知識分子的「常識」說教,幾乎無效。

「狹隘民族主義」、「文革重現」、「愛國賊」……趙薇事件一出,便有一大批學者媒體人強烈反彈,他們對此種未曾經歷又似曾相識的輿論浪潮極度蔑視,無不以最強硬語氣嚴厲批判。海外各媒體針對此事的評論文章中,上述標籤也是最常見的回應。

出乎意料的是,「小粉紅」不僅迅速自我洗白,還對知識分子的「常識」說教予以反擊。早在年初的周子瑜事件中,共青團中央就曾發布博文《讓理直氣壯地說愛國成為一種習慣》,嘗試卸掉「愛國賊」的帽子,明確表達「愛國不該被污名化」,並從正面闡明應當如何警惕西方,使愛國「如吃飯喝水般自然」。

此次,共青團中央也有所行動,將互聯網上批判狹隘民族主義、反體制的人稱為「怪蜀黍」,精準回擊學者對「小粉紅」群體低齡化、幼稚的傲慢指責。在「小粉紅」的言論中,熟練用「公知」一詞攻擊學者,也早已成為普遍現象。

混跡輿論場多年的公共知識分子,何以在今日如此權威掃地?

中國互聯網上的公共知識分子群體,崛起於2009年到2012年微博興盛、用戶流量迅速集中的時期。他們不僅在多個公共事件中扮演話筒角色,也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其高校學者、媒體人的身份,影響了一大批彼時熱衷網絡的高校學生和職場年輕人。

然而,2012年,官方開始管控互聯網輿論之後,由「造謠」引發的公共知識分子名譽危機,伴隨着網絡大V薛蠻子等人的入獄。官方也從保守的刪帖、封號,逐步走向「正面戰場」,將公知所一貫堅持的自由主義立場,與境外機構支持、經濟犯罪等捆綁,迅速導致公共知識分子被有意污名化。

另一方面,小粉紅的主力群體普遍低齡,亦是事實。當他們從遍地「反日」謠言的QQ空間開始轉戰更加開放的微博時,「公知」、「網絡大V」、「意見領袖」、「普世價值」等早已淪為髒話,黨媒逐漸拓展新媒體業務,深入到微博一線,成為輿論主力。

同時,微博上的共青團中央與諸黨媒,常發布大量有關就業、人生哲理、成功學或心靈雞湯的內容,並藉着「中國崛起的自信」,全方位消解西方政治思想的合理性。而各高校共青團對學生工作又有着絕對控制權,官方搶佔新媒體高地後,成為高校的學生會、社團唯一的思想資源,進而影響着多數大學生。

更重要的是,公共知識分子被邊緣化之後,依舊自視甚高,且慣於說教,仍遵循「常識」與「啟蒙」的話語框架,自然成為「小粉紅」鄙夷的對象。事實是,在國家機器整體布局、精心經營網絡輿論的背景下,利用互聯網管控的縫隙所崛起的網絡異見群體,從來都沒有還手之力。

下挾民意,上迎聖心的共青團

以共青團為中心的群眾運動和權力鬥爭,夾雜在民族主義巨浪之間,逐漸有了飲鴆止渴的趨勢。

在兩場針對「台獨」的輿論戰中,共青團中央的角色十分重要。在周子瑜事件中力挺黃安,乃至成為趙薇事件的直接策劃者。雖然曝光趙薇,發端於天涯論壇,然而,若無共青團中央微博精心整理的長篇材料,趙薇也不可能在微博上成為全民關注的焦點。而共青團的策劃過程,在新鮮的新媒體陣地中,卻遵循着中共群眾運動的傳統邏輯。

「製造敵人-尋找積極分子-集中批判-過火-控制」,同時「寧左勿右」,是中共群眾運動的常見模式,無論是在土改當中鬥地主,還是四清運動中的批幹部,莫不遵循這一過程。

早在北京奧運會前夕,有關「台獨藝人」的標籤便甚囂塵上。真真假假的消息中,人們對「台獨藝人」的標準評判不一,堅挺的粉絲群體也會自發捍衞藝人形象。而如今,在共青團中央先行樹立目標後,熱衷蒐集藝人資料的論壇網友,自然成為「積極分子」,在微博上轉化為民意象徵。

共青團所做的,是將這種局限在特定論壇上的爭議,擴大到整個互聯網輿論場,對藝人展開一邊倒的集中批判,並通過激烈的方式,展現本系統迎合官方民族主義立場的姿態。而新媒體上的群眾運動模式,傳播極廣,易節外生枝,更具破壞力和自主性。趙薇事件與南海仲裁案連環反應,使得始作俑者共青團也不得不呼籲「理性愛國」。但這並不能阻擋共青團在這方面繼續激進下去,畢竟,成為全國青年的超級意見領袖,下挾民意,上迎聖心,成功製造多個「政治正確」的話題,已是不可抹殺的政績。

然而,在7月6日共青團中央製造趙薇事件並掀起輿論風暴後的數天裏,《人民日報》、「央視新聞」兩大一級官媒對此幾乎無反應,也從不轉發共青團中央有關此事的任何微博。甚至一貫支持民族主義的《環球時報》也表現冷淡,只有《人民日報》曾不加任何附帶評論地,轉發了一條軍隊媒體的文章。更詭異的是,7月17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官方微信「俠客島」發文,不點名批判圍攻趙薇的「陰謀論」言行與狹隘民族主義情緒。

小粉紅無法成為紅衛兵

「小粉紅」當然不是紅衞兵,因為領導「小粉紅」的共青團中央,絕無毛澤東般的權威。在如今中共政治的權力網中,共青團幾乎什麼都不是。早在周子瑜事件時,《人民日報》就發文稱周子瑜只是無辜女孩,《人民日報海外版》更是痛批「網民討伐周子瑜是民粹的狂歡」,直指黃安與推波助瀾的共青團中央。

當共青團中央試圖為「小粉紅」正名,稱其「呆萌如初」、「堅韌自信」時,《環球時報》則批評使用該詞是「小寫的腦殘,大寫的尷尬」。隨後的2月,中紀委巡視組更是高調通報批評共青團中央「機關化、行政化、娛樂化、貴族化」。 顯然,中共高層尤其是中央宣傳系統,對共青團中央的做法並不認可。

與之相反,力挺共青團的黨刊「紫光閣」和微博賬號「思想火炬」格外突出。「紫光閣」這份國務院辦公廳下屬的「中央國家機關工作委員會」官方刊物,受國務院秘書長楊晶的直接領導。值得注意的是,楊晶作為總理李克強國務院系統的「大管家」,亦是共青團系統中,在1990年代初受到時任團中央第一書記李克強的提拔。

「思想火炬」則更加耐人尋味,這個簡介為「國家文化安全與意識形態建設研究中心」(現已遭微博管理員更名,冠上「中國社科院」字頭)的賬號,看似十分唬人,實際只是「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下自發成立的一個研究機構,牽頭者朱繼東也只是一名記者出身、掛靠在社科院名下的行政人員。朱繼東和「思想火炬」高頻度發表極左言論,並四處開辦講座,參與公共話題,也恰恰是在提倡「階級鬥爭」的王偉光新任社科院院長之後,投機姿態十分明顯。在帶頭呼籲「抵制肯德基」被人民日報痛批後,「思想火炬」的真實身份也被網友曝光,成為整個事件中的一個荒誕插曲。

在民族主義的巨浪下,過火的群眾運動,若隱若現的權力鬥爭,連同趁勢投機的利益小團體,不約而同地推波助瀾,在新威權體制下環環相扣,彼此交織,難捨難分,讓「趙薇事件」成為不斷擴展的戲中戲。在此合力下,「小粉紅」的集體行動,極有可能導致輿論剎車失靈,衝擊整個社會的共識與底線,即使對官方來說,這也無異於火中取栗,飲鴆止渴。

(三三,自由撰稿人)

讀者評論 3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好奇怪啊,为毛我感觉不到共青团的存在,难道平静的表面下,喧闹的时事下,都有身为幕后黑手的共青团在操控?!!为毛国内媒体从未提过共青团,为毛啊?!!为毛各种时事都能参一脚的共青团,却这么没存在感啊?!!肯定是由于我没关注它的微信公众号和微博,肯定是。

  2. 任何威权的瓦解都首先需要被娱乐化,共青团不自觉地承担了这一角色,有趣。

  3. 参考《乌合之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