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陆网络上以两岸政治议题围剿艺人赵薇、戴立忍、水原希子的事件持续发酵。伴随着“南海仲裁案”引发的连锁反应,批评“民族主义”浪潮的声音也不绝于耳。
然而,“小粉红”带来的社会现象,绝非“反日游行”、“抵制洋货”般简单的民族主义,而是在复杂合力下,对社会共识的根本挑战。
“小粉红”的话语模式和行动原则,从一开始就不是单纯的政治论战,而是教养不足导致的对现代社会规则的冒犯,更深层的背后,是知识分子话语权威的丧失,以及暗流涌动的权力之争。
“小粉红”的集体行动,极有可能导致舆论刹车失灵,冲击整个社会的共识与底线,即使对官方来说,这也无异于火中取栗,饮鸩止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