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8日,日本軟銀集團(Softbank)宣布斥資234億英鎊(約309億美元),以全現金方式收購英國晶片設計公司 ARM。軟銀將保留 ARM 位於英國劍橋的總部和管理團隊,並延續 ARM的商業模式。軟銀還表示,計劃在未來5年內將 ARM 總部的僱員數目加倍,並提高海外僱員數量。英國新任財政大臣夏文達(Philip Hammond)對日本軟銀收購 ARM 表示歡迎,稱「收購顯示英國對國際投資者的吸引力未有減少」。
軟銀集團計劃為每股ARM支付17英鎊,相比上週五收市前 ARM 11.89英鎊的股價,這一報價的溢價達43%。不過,受併購消息影響,英國股市7月18日開市後,ARM 股價大漲45.5%到17.32英鎊,快速突破報價並創下歷史新高。
華爾街日報引述的消息指,兩間公司的董事會均已同意這筆交易。若交易完成,這將是迄今為止歐洲規模最大的科技業併購,也是英國脱歐公投以來首例併購案。
鑒於我們正通過投資抓住『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提供的重要機會,ARM 公司在戰略上非常適合軟銀集團。這是我們進行過的最重要的收購。
ARM 公司成立於1990年,總部位於英國劍橋,目前擁有4000名僱員。ARM 並不直接生產晶片,而是通過收取設計專利費盈利。ARM 幾乎是移動智能硬件和物聯網設備的標配,目前市場上95%的智能手機晶片都由 ARM 設計,iPhone、iPad 和多數 Kindle 也是基於ARM架構。隨着智能手機領域發展放緩,ARM 近年漸漸轉向物聯網,並於今年5月斥資3.5億美元收購了英國智能相機公司 Apical。根據 ARM 財報,公司2015年第四季度共授權了51個晶片許可,主要應用方向包括移動計算、智能汽車、安全系統和物聯網等。
物聯網
脱歐公投導致英鎊暴跌及作為避險貨幣的日圓連連上漲,相比一年前,英鎊兑日圓匯價已下跌28%,因此目前也被認為是收購 ARM 的最佳時機。
就在上月,軟銀剛剛向中國騰訊集團出售了所持手遊巨頭 Supercell 73%的股份。在這筆交易中,Supercell估值高達102億美元,軟銀從中變現逾70億美元。軟銀還在6月1日宣布將出售旗下至少79億美元的阿里巴巴股份。上述交易可能是軟銀此次大手筆收購的資金來源。
收購 ARM 也是軟銀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海外併購。根據數據公司 Dealogic 的統計,軟銀集團在過去10年斥資約820億美元參與了超過140宗投資。2013年,軟銀曾斥資201億美元收購美國電訊運營商 Sprint,但這筆收購令軟銀陷入困境。為改善局面,今年3月軟銀曾宣布將公司一拆為二,分別專注日本移動通訊業務和軟銀在海外的科技領域投資。6月底,負責軟銀海外投資業務、曾被視為軟銀接班人的總裁阿羅拉(Nikesh Arora)意外辭職,創始人孫正義宣布將繼續執掌集團5到10年。
聲音
在我們看來,ARM 在科技和模式上的戰略重要性是它吸引追逐者的原因之一,而不只是因為英鎊表現疲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