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

文青怎麼穿?老文青到當代文青的風格轉變

松田優作象徵的是富貴版文青,時常穿整套麻質西裝皮鞋,平民版文青則只多半穿襯衣斜布褲布鞋,天冷時才加上外衣。

刊登於 2016-07-09

不知怎的,每逢炎夏,總會想起森田芳光導演的日本經典電影《其後》。然後我會找一個不用工作的週末下午,重看一次。看着松田優作穿着麻質西裝頂着草織帽子路上散步的閑適,聽着藤谷美和子陰柔甜潤的心聲,加上梅林茂散發淡淡哀愁的原創配樂,彷彿一切所謂夏日暑氣,都漸漸變得清涼,身心平靜到可以在三十多度高溫下喝一杯熱茶。

這也許便是一種平衡吧。可能自己是天秤座的關係,從來都在和平衡打交道,下意識或潛意識都在尋找它的蹤影。所以當因為暑熱而感到煩燥,我便想到要看一次《其後》。這部於1985年在日本上映的電影,我要到1990年代初才在香港跟它初次相逢,那時松田優作已英年早逝(1949-1989),我先是在好萊塢電影《黑雨》裏邂逅他,覺得型格鮮烈,雖然出場機會不多,但已很能壓場,渾身散發一種不可言喻的魅力。

跟着竟然給我遇上《其後》。片子裏關於松田優作的一切,由外型打扮到他優柔寡斷的性格,我都照單全收,覺得很能對號入座,說《其後》裏的松田優作是影響我最深的一個男人形象也不為過。還記得那時候我連在香港《經濟日報》副刊專欄都以「其後」命名,大家可以想像這部電影在我人生裏佔的地位。

事實上,直至今天,我還是經常拿《其後》裏的松田優作作為自己對生活上,尤其是衣着打扮的重要參考。此外,他亦是我在創作上,當遇到一些審美觀念的闡述或對比時的經典例子。

還記得之前接受香港《Milk》青年潮流周刊採訪,談這數年給炒得火熱的「文青」潮流。可能是自己早幾年出生的關係,他們把我定位為「文青」前輩,所以找我聊天,我便以《其後》裏的松田優作做例子,解釋我對「文青」的定義與看法。當然,今時今日,如果再拿松田優作來比較,大家可能會說他是「廢青」多一點了,因為電影裏的他年屆30,但依然賦閒在家,做其怡然自得的纨绔子弟。

但我自己不會以「廢青」來形容他。電影故事背景為20世紀初剛對外開放的日本,當時日本人從思想以至打扮都經歷了西方概念的洗禮,尤其是年輕一代,他們追求文化藝術上的思想解放,訴諸內而形於外,連打扮都全盤接受了西方衣着符碼,《其後》裏的松田優作便是典型例子。

當然,松田優作象徵的是富貴版的「文青」,時常穿着整套麻質西裝皮鞋,平民版「文青」則只能襯衣斜布褲布鞋的配搭,天冷的時候才加上毛衣或中山裝外衣。有趣的是,發展至今天,西裝已經平民化,不再是「文青」的制服,反而當年平民版的襯衣斜布褲布鞋儼然「文青」必然配搭,堪稱長青經典。

而今天這種經典配搭亦有平貴之分。平民版的從無印良品到COS或Christophe Lemaire為UNIQLO設計的特別系列等。富貴版則大多為設計師品牌如Raf Simons、Neil Barrett及Polo Ralph Lauren等。但無論平貴,「文青」打扮最重要的定義自然是dress down的態度了。

事實上,dress down也是近十年的打扮大趨勢,上班的人愈來愈少穿着正裝,連喜歡時裝追趕潮流的人都不會由頭到腳全套設計師品牌的穿,而是搭配一些基本款如T恤或波鞋,整體打扮自然casual了許多,也顯得愈來愈年輕;現在走在街上,你再難從打扮上分辨出一個人的實際年紀,所以一個作「文青」打扮的人有可能已經50歲,應該叫「文中」了。

關於「文青」打扮到底有甚麼必然搭配選擇,網上已經有大量資訊,這裏不再重複,但我自己反而有個有趣的觀察,便是關於「文青」都戴什麼手錶,好像很少人會觸及;而我發現,近年因為Instagram而大紅大紫的Daniel Wellington竟然亦是「文青」摯愛。這陣子先後到過兩間大學和傳媒系學生分享工作經驗,我留意到多位「文青」打扮的同學都戴DW。

當然,DW本身斯文簡潔的錶盤設計是很討人喜愛,而且價格便宜,學生都可以負擔,加上它除了皮革錶帶亦可更換顏色吸引的間條尼龍帶,方便配襯衣服。而如果你要我選擇富貴版但不是太貴的「文青」手錶,我會說是NOMOS的任何一個型號,或Georg Jensen的Koppel系列,它們都充滿文藝而現代的氣息,很適合活在城市的摩登「文青」。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