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

希拉莉的歌單,到底有什麼潛台詞?

流行音樂裝點了嚴肅的政治立場和議題,希拉莉孜孜不倦展示自己對流行文化的興趣,但她的歌單裏到底說了些什麼?

端傳媒記者 張書瑋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16-06-09

獲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的希拉莉(Hillary Clinton)。
獲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的希拉莉(Hillary Clinton)。

儘管滿天皆是大選前哨新聞,希拉莉(Hillary Clinton)獲得民主黨候選人提名,見縫插針,你還可以看到美國總統奧巴馬正式宣布6月份為「美國黑人音樂感謝月」(Africa-American Music Appreciation Month),這動作再次強調了音樂話題在他任期中的重要位置。

因為奧巴馬,美國民眾對政治新聞中的流行音樂早已司空見慣。從參選指定曲目之一——Stevie Wonder 名作《Signed, Sealed, Delivered》,到群星璀璨的就職演唱會,舉辦數之不盡的白宮致敬演出,到2012年籌款活動上清唱《Let’s Stay Together》, 2015年 Michelle Obama 為 Let's Move 活動大跳《Uptown Funk》,一路上政治活動都離不開流行音樂話題。

由此,政治人物們紛紛開始借助流行文化為自己增添親和力。6月3日,希拉莉公開了自己新一輯的 Spotify 歌單,為6月6日的籌款演出造勢。這當然不是希拉莉第一次公布自己的歌單,自從參選以來,她已經有過三份公開的音樂播放歌單。很可能是看到奧巴馬的音樂公式奏效,不只希拉莉, 她的對手桑德斯(Bernie Sanders)也曾推出 Spotify 播放歌單互別苗頭。如今的政治文藝手段,早就從單一的站台變成多方位的結合。歌單再結合現場表演,流行音樂裝點了嚴肅的政治立場和議題,使之變得鬆軟。

這張6月3日公布的歌單,與希拉莉自己的籌款活動同名,叫做「She’s With Us」。選出的三十首歌曲,大致涵蓋民主黨人的老朋友 Stevie Wonder,格林美寵兒John Legend,拉丁音樂紅星 Ricky Martin,歌唱比賽當紅評審 Christina Aguilera 以及黑人新晉女歌手 Andra Day。

因為奧巴馬,美國民眾對政治新聞中的流行音樂早已司空見慣。政治人物們紛紛開始借助流行文化為自己增添親和力。如今的政治文藝手段,早就從單一的站台變成多方位的結合。歌單再結合現場表演,流行音樂裝點了嚴肅的政治立場和議題,使之變得鬆軟。

格林美寵兒John Legend。
格林美寵兒John Legend。
民主黨人的老朋友 Stevie Wonder。
民主黨人的老朋友 Stevie Wonder。
拉丁裔男歌手Ricky Martin 。
拉丁裔男歌手Ricky Martin 。
新晉黑人女歌手 Andra Day。
新晉黑人女歌手 Andra Day。

看看選曲,言外之意值得細味。Stevie Wonder 和 John Legend 自奧巴馬參選已參與許多活動,曾支持候選人桑德斯,如今桑德斯熱度漸退,他們紛紛轉向支持希拉莉。入選歌單,並積極參加她的籌款活動,像是候選人的聲明,無形之中在宣布,她獲得了桑德斯的部分支持者。這兩位歌手自作自唱,寫過大量反應黑人生活或議題性內容。儘管創作數量龐大,實則相對很易挑選。入選的《I Wish》和《Higher Ground》充滿力量,John Legend 和 The Roots 合作的《Shine》更是直接針砭時弊,怎麼選也不會錯。

Stevie Wonder 和 John Legend 自奧巴馬參選已參與許多活動,曾支持候選人桑德斯,如今桑德斯熱度漸退,他們紛紛轉向支持希拉莉。

Christina Aguilera,Ricky Martin 和 Andra Day,都因 希拉莉 宣傳的政治主張而向她示好。希拉莉 對少數族裔,女性及 LGBT 的態度,讓這幾位歌手紛紛在社交平台上表示支持。Ricky Martin 更是大力讚揚她對拉丁裔和 LGBT 群體的關愛,認為她「生長着一顆拉丁人的心」。希拉莉也樂得順應,選入多首 Martin 演唱的拉丁文熱門單曲,持續向拉丁裔族群釋放善意。不過功虧一簣,「錯手」選上了《Nobody Wants To Be Lonely》這首英文版的拉丁風對唱,歌曲內容大可「望文生義」,你可以想像得出熱辣辣的希拉莉嗎?同理還有《Shake Your Bon-Bon》,請留意歌詞。

過去的一年,希拉莉頻繁用音樂包裝宣講或籌款節目。三月時,她還特地在國際婦女節推出過女性主題的歌單,網羅了幾乎所有時令大牌女星的金曲。反應喜憂參半,曾經有人評論過她的選曲和聽歌喜好:誰紅愛誰,越紅越愛。這的確也吻合她不斷提及的藝人和歌曲,Beyonce 和 Ariana Grande 發片她都有力讚,Madonna,Lady Gaga,Katy Perry,Sia,Ellie Goulding,等等等等,你數得出的新舊紅星一一上榜。有人笑說她的幕僚會不會太偷懶,整個榜單似乎不用動腦,直接看人氣榜照抄。

頻繁與藝人歌手互動,人們多少看到了她「努力」親民的舉動。不過,希拉莉和流行音樂的「孽緣」由來已久。早在1992年,她為支持自己的丈夫,錯誤引用了鄉村歌手 Tammy Wynette 的金曲歌詞,得罪許多鄉村音樂歌迷,歌手本人也頗有微詞,最後希拉莉不得不道歉收場。

曾經有人評論過她的選曲和聽歌喜好:誰紅愛誰,越紅越愛。希拉莉屢敗屢戰,孜孜不倦地向大眾展示自己對流行文化的興趣,可惜多數反應都是負面的。希拉莉一開始的「音樂路」比較坎坷,她的「政治面目」比較模糊。

烏龍陸續有來,擔任第一夫人時,她「不小心」公開播放過帶有性暗示的歌曲,擔任議員後,她公布過一次歌單,入選的歌全部來自上世紀70年代,直到2011年,她還沒擺脫民眾心中「品味老土」的形象。希拉莉屢敗屢戰,孜孜不倦地向大眾展示自己對流行文化的興趣,可惜多數反應都是負面的。

今年形勢或許有變。當特朗普(Donald J. Trump)行事越來越高調,大部分流行藝人都公開發聲支持希拉莉。流行天后 Cher 特地前往後台探訪做籌款表演的希拉莉,傳媒問及她支持希拉莉的理由,Cher 笑說她聽了特朗普的演講感覺自己已經瘋了,不支持希拉莉不行。

支持希拉莉的藝人名單:Ariana Grande、Beyoncé、Ellie Goulding​、Meghan Trainor、L.A. Reid、Sting、Barbara Streisand、Tony Bennett、Chris Colfer、Carole King、Cher、Stevie Wonder、John Legend、Jane Fonda、Ricky Martin、Kanye West、Pharrell Williams、Katie Perry、Christina Aguilera、Burt Bacharach、Jon Bon Jovi、Mariah Carey、Kelly Clarkson、Ice-T、Ja Rule、Elton John、Quincy Jones、Jennifer Lopez、Janelle Monae、Morrissey、Snoop Dogg、50 Cent、James Taylor、Usher、Jamie Foxx、Julianne Moore

你可以想像得出熱辣辣的希拉莉嗎?而直到2011年,她還沒擺脫民眾心中「品味老土」的形象。

希拉莉的歌單,始終仍然更像在展示手中的政治資源,而並非分享個人聽歌的品味。
希拉莉的歌單,始終仍然更像在展示手中的政治資源,而並非分享個人聽歌的品味。

這樣的政治宣傳在華人世界仍然顯得好玩又陌生。中國藝人不存在立場選擇,大家只有一個立場。香港和台灣的藝人們有些會選擇站台,可政客們幾乎不會用歌單當作自己的形象建設,歌單對他們來說不是一個宣傳自己的舞台。

有了這樣豐富的支持者名單,希拉莉的音樂品味是否比過去更好了呢?民眾或許還會記得她出的洋相,她曾公開說披頭士和滾石樂隊是她最喜歡的樂隊。這一個「污點」曾被樂迷們津津樂道:「希拉莉喜歡了兩個所有人都會喜歡的樂隊。」

與此相比,奧巴馬所展露出來的音樂口味(無論是否其真實喜好)的確鮮明得多,他頻繁褒獎靈魂樂,爵士樂和節奏藍調,不斷力挺非裔美國藝人,這些舉動和他的政治主張與身分結合的太好了。希拉莉一開始的「音樂路」比較坎坷,她的「政治面目」比較模糊。在風格變換迅速的流行音樂範疇,她小心翼翼地選擇曲風,藝人和歌曲,效果過於保守,難免被大量的年輕聽眾嘲笑。

這樣的政治宣傳在華人世界仍然顯得好玩又陌生。中國藝人不存在立場選擇,大家只有一個立場。香港和台灣的藝人們有些會選擇站台,可政客們幾乎不會用歌單當作自己的形象建設,歌單對他們來說不是一個宣傳自己的舞台。好玩的歌單政治遊戲,最後還是美國最有看點。他們藝人多,膽子大,候選人分黨派分立場分政見,加上數不勝數的名曲,有萬花筒的效果。

與桑德斯的收官階段,希拉莉終於有更多娛樂資源可用。Elton John 和 Katy Perry 都紛紛為她的籌款晚會演出。不過希拉莉的歌單,始終仍然更像在展示手中的政治資源,而並非分享個人聽歌的品味。或許她的個人習慣,真的停留在披頭士和滾石樂隊橫行的年代。藉由如今她的支持者陣容,希拉莉會不會去聽自己選出那些在排行榜大行其道的流行音樂呢?比如《Man! I Feel Like A Woman》?比如《Girl On Fire》?又比如《Bad Girls》?也許希拉莉本人不會聽任何音樂。也許假以時日,我們終會在她的秘密MP3裏面發現她私藏的最愛之歌?

收聽希拉莉最新一輯歌單,請點這裏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