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

明星傻笑、自拍搶快、淘金部落客:是誰毀了時裝周?

全球時尚編輯、採購、娛樂媒體、部落客聚集在一起,用手機搶拍明星兼自拍打卡,這就是現在時裝周的盛況與窘況。

特約撰稿人 王子喵 發自台北

刊登於 2016-05-12

2016年3月,巴黎秋冬時裝周。
2016年3月,巴黎秋冬時裝周。

1947年2月12日,巴黎蒙田大道上,50人上下,幾位媒體,些許名流貴婦,正專注欣賞淨白伸展台上的服裝,那是設計師Christian Dior闖出名聲的第一場秀。

2016年3月,巴黎秋冬時裝周,Dior、Louis Vuitton、Chanel等時尚大牌服裝秀,場內動輒數百人,全球時尚編輯、採購、娛樂媒體、部落客聚集,用相機手機搶拍明星兼自拍,上網打卡證明自己這一瞬間存在。更多沒入場券的人擠在門外湊熱鬧,這就是現在時裝周的盛況,也是窘況。

設計師面對時尚圈最爆炸的年代,媒體亦然。即時報導、社群串聯、明星效應,步調快到近似扭曲,而時裝周最令人難以忍受的,還是名人現象。

20世紀初,時裝秀還是非常小眾的聚會,80年代品牌集團化後,有了雄厚資本,時裝秀的規模與形式變得更多元有趣,明星設計師加上媒體報導,時尚慢慢擴散成了泛大眾話題。但畢竟高級時尚距離大眾的生活還是太遠,品牌們於是開始利用名人吸引注意力,名人時尚的熱潮於焉成型。

名人看秀原本不是新鮮事,例如女星凱瑟琳丹妮芙至今仍是秀上貴客,但過去她與蘇菲雅羅蘭等資深女星出席時裝秀,多半出自情誼、愛才,本身就是設計師的忠實客戶。但時下的名人,不少是品牌灑大錢高規格包吃包住包飛請來的貴客,她們穿上品牌提供的服裝,帶上公關式的笑容在秀上一晃,就像人形立牌一樣,當記者詢問看秀感想或對設計師的看法時,永遠是那些客套話術,講不出深層故事。

對媒體而言,進入數位時代,追求新聞點擊率,而明星遠比秀上服裝容易引發共鳴,更助長了名人爆炸的現象。以往只要坐在位置上好好欣賞服裝的編輯,必須起身衝鋒前線,拿着手機和一群帶着專業相機的攝影往前擠,時不時還被架個拐子、賞個「這種裝備也來拍」的白眼。為了搶拍明星,然後把幾行文字、幾張圖片搶快發佈在社群媒體,犧牲看秀也在所不惜。謝幕時,掌聲一年比一年少,因為人人手中緊握手機,深怕漏掉任何一刻。設計師Michael Kors就曾說過,他有點想念以前謝幕時的掌聲,設計師還是需要鼓勵的,現在每個人只顧着拿手機猛拍,讓他有一點傷心。

2016年3月,巴黎秋冬時裝周。
2016年3月,巴黎秋冬時裝周。

淘金客的街拍騙局

時裝周場內混亂,場外亂象也沒少過,大批擁擠的人群中,不乏許多隨着街拍文化、部落客經濟蓬勃而生的「淘金客」。

時尚部落客同樣是網路時代的產物,當早期成名的部落客Bryanboy、Susie Bubble顯示出他們的影響力與豐厚進帳,愈來愈多人渴望擠進這道窄門。再加上媒體喜歡新鮮面孔,品牌開始把大筆預算投放在部落客、社群意見領袖上,粉絲數多寡決定可得資源,縱使依序遞減,總有人願意嘗試經營,就算不能拿到品牌贊助,也能分一杯羹。

這些淘金客不會告訴網友的事實是:沒有秀票就偷偷入場,竊取別人的頭排位置,說自己是受邀貴賓;有些秀沒門票,他們也不放棄,來回在攝影陣仗中走過來又走過去,就為了等人街拍。

跟大家分享一個在時裝周絕對會被街拍的訣竅,只要請一位朋友拿着專業相機或是三五好友同時舉起手機假裝拍攝,旁邊所有的攝影師便會瞬間湧上,就算沒有人認識你。所以不乏淘金客利用這個技巧欺騙網友,刻意捕捉被搶拍的畫面,吹噓自己在時裝周多麼受到國際媒體歡迎,這已經是圈內皆知的祕密。

2016年3月,巴黎秋冬時裝周。
2016年3月,巴黎秋冬時裝周。

病入膏肓之回歸初衷

2016年3月秋冬時裝周在紐約、倫敦、米蘭、巴黎等城市陸續落幕後,許多資深時尚人心中百感交集五味雜陳,都為這兩年看秀景況感嘆;嘴上抱怨,心裏也明白時尚圈正面臨舊世界瓦解,新秩序的建立。幾年前,紐約時尚品牌Tommy Hilfiger曾經製作過一張有趣的圖表,道出時裝秀昔日與時下的差異:以往一場秀90分鐘,現今約莫15分鐘;一個系列300套服裝,現在約45套;過去入場VIP限定,現在臉書直播力求眾人親臨。而製作這張圖表的2013年,時尚網路媒體還遠不如今日發達呢!

多方的擠壓,讓時尚圈失速變形,部分設計師先知灼見,已經用秋冬女裝秀表達回歸初衷的心。Balenciaga、Saint Laurent大幅刪減入場席次,想讓服裝展示脫離喧鬧馬戲團的亂象,Chanel則是用「Front Row Only」的概念,重現昔日時裝秀人人都是頭排貴賓,可以清楚欣賞服裝的單純場景。

這時候剎車來得及嗎?馬上就能從6月男裝周、7月高級訂製服裝周審視端倪。只是,時尚圈或許也不會那麼輕易放下鎂光燈焦點、放下獲利數字,以及,也不會那麼容易,放過自己。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