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

居者無屋?來看全球流行的「完全佔屋手冊」會否幫到你

大型佔領運動過後,或許,現在是時候挑戰私有產權至上的統識,向實現「無屋住的人」,可暫用「無人住的屋」,邁出一步。

特約撰稿人 黃津珏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16-02-03

城市發生了太多事,心知肚明,百感交集,任食任做,走馬觀花。「城市放題」是個全盒,是個百子櫃,包羅了城市生活與文化的種種。本欄邀請不同的城市觀察者,對城市生活與文化指指點點,或情深敘事,或精闢分析。這期談在歐美及土耳其引起關注的「佔屋運動」,是否能鼓勵我們對於不同生活與空間使用可能性的想象。──放題者語

2016年1月24日,香港,義工於深夜在深水埗街頭向露宿者派發熱茶葉蛋。攝:Anthony Kwan/端傳媒
2016年1月24日,香港,義工於深夜在深水埗街頭向露宿者派發熱茶葉蛋。

有人拍得政府人員於夜半行人隧道內用高壓水槍清潔,旁邊十多個無家者床褥盡濕,只能用被蓋頭裝睡,不敢作聲。報導被瘋傳,冷鋒襲港期間,看得人份外冒火,大罵政府毫無人性。到底有什麼原因可以使人變得這樣殘忍?惻忍之心,人皆有之,大概我們都有一種不願意看見別人受苦的天性。但如果盲目將上級命令、法律條文、管理思維高舉,凌駕一切,把別人痛苦不幸置之不理,良知便慢慢遭到蠶食,人性也終究消耗怠盡。

那麼如果我們高舉物業私有化的權利,縱容房屋樓宇囤積空置,漠視有屋無人住、有人無屋住的狀態,是否也犯上同樣錯誤,有違人道?

惻忍之心,人皆有之,大概我們都有一種不願意看見別人受苦的天性。

數年前研究歐美佔屋運動(Squatting)時,找到一本已經更新到第十三版的《完全佔屋手冊》(The Squatter’s Handbook),內容以英國和威爾斯法例為基礎介紹正確的佔屋程序。只要選擇至少空置一年的單位,和佔屋後不破壞屋內物品,政府便只能從民事訴訟處理佔屋者。

《完全佔屋手冊》作者是一班來自英國佔屋者顧問服務中心(Advisory Service for Squatters,簡稱ASS)的成員,專門為露宿者與其他有意佔屋人士提供免費法律意見。這班(BAD)ASS大多數是聖阿尼斯廣場(St. Agnes Place)最早期的佔屋行動者,他們於1969年開始佔用第一間政府準備拆卸的舊屋,自行維修後開始居住留守。直至到1977年政府清拆行動升級,大量年輕人加入佔領其餘空屋作出聲援;由於有行動者跑到屋頂對抗大型清拆機器,加上律師成功申請禁止清拆令,事件躍升全國焦點。部份佔屋者反攻市政廳,衝入內部抗議政府不合法清拆,最終令當時的保育議會(Conservative Council)瓦解,會長 Stimpson 辭職。佔領者嘗試申請逆權侵佔,可惜於2003年被駁回;一直拉鋸到2005年尾,警方出動約200名防暴警察清場,大部份佔屋者始離去。最後一戶佔屋者終於在2007年被趕走,所有人最終無罪釋放。

談論佔屋運動時我們常引用英國、法國、德國與荷蘭的豐富經驗和背景脈絡,但真正受到佔領運動啟發的「佔屋新貴」,必定有土耳其的份兒。

網上查看,《完全佔屋手冊》快將更新至第十四版。除了因為法例改動過後2012年英國與威爾斯收緊了佔用空置住宅條例,內容必須作出調整,筆者懷疑,另外一個改版原因好可能與全球佔領運動有關。佔領的直接行動意識,或多或少刺激到參與者,甚至觀察者產生到不同的空間權力想像。談論佔屋運動時我們常引用英國、法國、德國與荷蘭的豐富經驗和背景脈絡,但真正受到佔領運動啟發的「佔屋新貴」,必定有土耳其的份兒。社會學家 Helga Rittersberger-Tılıç 在 《21世紀社運動流》(Waves of Social Movement Mobilizations in Twenty-First Century)裏面,提供一篇以土耳其佔屋運動作背景的重要文章。過去三十年,土耳其依賴地產發展作為經濟增長支柱,大幅度的都市化項目為社會弱勢帶來負面影響。在這樣的傾斜經濟狀態下爆發2013年加濟公園(Gezi Park)的大型佔領行動,後來因遭受暴力清場借機轉化成全國性抗爭運動。空置房屋成為佔領的新場域──行動者主動翻新單位,並開放給與大眾或有需要人士,主動開拓暫時性的公共空間。引用學者 Hardt 與 Negri 的講法,就是「公有化」(Commoning)的過程。

雖然佔屋運動通常只能作短暫的調整,但重點在於展示不同生活與空間使用的可能性,令生活價值充斥着矛盾的都市人,情感與心理上得到轉移的機會。

大衛哈維(David Harvey)形容我們必須按公共目的不斷調整城市內的公共空間與公共財產,透過重建「共享都市」 才能彰顯空間正義。雖然佔屋運動通常只能作短暫的調整,但重點在於展示不同生活與空間使用的可能性,令生活價值充斥着矛盾的都市人,情感與心理上得到轉移的機會。

本土研究社去年嘗試統計香港的空置大廈、公營機構宿舍及服務式住宅等項目,發現私樓空置率竟然高達9.7%。加上多年殺校後增加的空置校舍等等空間,如果香港真的有土地供應問題,那麼佔屋運動更加合情合理。大型佔領運動過後,我們對空間、人權、公民抗命等等的想像作了進一步加深。或許,現在是時候挑戰私有產權至上的統識,向實現「無屋住的人」,可暫用「無人住的屋」,邁出一步。

(題目為編者所擬,原題為《重讀<完全佔屋手冊>》)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